真正的善良,在於收錢辦事


真正的善良,在於收錢辦事


表姐強烈推薦日劇《legal high》……

最愛的日劇沒有之一……


01

壽光開鎖有風險,開一次倒賠5000元


最近發生了這樣一件小事:

一臺越野救援車在經過壽光市紀臺鎮一處積水路段時,為避讓行人,左前輪不慎駛入排水溝,造成部分車身泡水。車上人員轉移消防器材的過程中,車門意外落鎖,鑰匙被鎖在車中。

當事消防員通過撥打開鎖電話,聯繫上了28歲的開鎖師馬小濤。驅車三四十分鐘到達現場後,馬小濤嘗試了兩種工具,七八分鐘後,成功將車門打開。

“正常應該收費四五百元,但是你們也不容易,我就收300吧。”

到此為止,一切都很正常,看上去沒有什麼問題,對不對?

但是麻煩也就隨之而來,旁邊的“群眾”開始用手機拍攝視頻:“七個五開鎖的,收子弟兵錢,我馬上叫你火火”!


真正的善良,在於收錢辦事



你別說,還真火了……

新京報、頭條新聞、第一財經紛紛以 #壽光救援車進水維修被索費# 為話題進行報道,甚至中國消防官微也對此發文,言辭中可以感受到其中的譴責之意。


真正的善良,在於收錢辦事



評論自然也是一邊倒的謾罵,“發國難財”“喪心病狂”“良心被水沖走了”……

真正的善良,在於收錢辦事


真正的善良,在於收錢辦事


真正的善良,在於收錢辦事


然而這件事還沒完,不知道是因為流量大了還是民意滔滔不可違,壽光市市場監督局決定對七個五進行處罰,想了想觸犯了哪條法規呢:“經營者不明碼標價的,由價格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並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擬對當事人頂格處罰”,“當事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表示完全接受我局的處理決定”。

開鎖的馬師傅,為此向全市人民道歉,並且做出承諾:

1. 立即退還開鎖服務費300元;

2. 免費為所有參與抗災救災車輛提供開鎖服務;

3. 免費為所有受災群眾提供開鎖服務;

4. 免費為壽光市60歲以上老人提供開鎖服務

……

02

馬師傅做錯了什麼?


看完新聞,我決定反思一下馬師傅錯在什麼地方,為什麼開個鎖倒賠5000。


真正的善良,在於收錢辦事



颱風天,別人家都拒絕了開鎖,只有馬師傅涉水幾十公里,來到郊區,這算敬業吧?

車身高,整個車還陷進去一半,高危情況作業,兩次折返嘗試了七八分鐘才打開,這算用心盡力了吧?

開鎖的行情一般是幾十萬的車就收幾百塊錢,一輛豐田越野收500不過分吧,看在是消防官兵的份上,給打個折才收300,這算是良心價了吧?

情況危急,馬師傅並沒有先討價還價,聊聊來回路費油錢,而是二話不說先開鎖,結果就說人家不“明碼標價”?那你去醫院送急診的時候,大夫是不是得先把藥物費、住院費、麻醉針、手術費都算清楚再給你止血?

而且我擔心開鎖前先談價格,會被罵一個“挾屍要價”

一個敬業、樂於助人、技術過硬、價格合理的開鎖師傅,憑什麼就要被扣上“發國難財”這麼大個帽子?消防官兵都沒有覺得人家過分,還對馬師傅的遭遇感到同情,一群“聖母X”們在這樹立什麼道德標杆呢?

救援車輛加油要收費,開鎖為什麼就不能正常收費?

慷他人之慨,自己站在道德制高點,要是真心支持賑災官兵,現場的“群眾”完全可以替官兵掏這300塊錢啊,怎麼也沒見誰來送水送糧送溫暖呢?套用郭老師的一句話:這邊辛辛苦苦上門服務,然後大家看了半天熱鬧,就讓人不要收錢了…你死不死啊?


真正的善良,在於收錢辦事



03

發國難財不等於攔路搶劫


不要說馬師傅的價格公道合理,實際上即使真的是“發國難財”,其實也不都是壞事。著名經濟學教授薛兆豐講過這樣一個觀點:乘人之危發財有別於攔路搶劫。他舉了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下班回家,衝出一個人,手裡拿著刀問你要錢要命?我當然是要命了,他說:“行啊,要命就給我1萬塊錢”,我說“1萬塊錢我沒有,你給我去取吧”。結果到了人多的地方我跑了,這時強盜追上來說:“你違約了”。

第二個例子:沙漠裡我要渴死了,有人跟我說一瓶水賣我1萬塊錢,我說“好啊,但是1萬塊錢我沒有,你等我回家了給你”。我喝了水保住了性命,結果到家以後我沒有給這個人1萬塊,我覺得這太貴了,這就是乘人之危。於是他控告我:“你違約了”。


真正的善良,在於收錢辦事



一個是攔路搶劫,一個是乘人之危,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麼?第一個案子裡,要錢還是要命的選擇,是強盜製造出來的,而第二個口渴的情況,不是提供水的人制造出來的,提供水的人只是給了你多一個選擇。

你問“發國難財對不對?”大概所有人都會告訴你這是不對的,但是三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卻告訴我們,發國難財是增加供給的最好辦法。

災難發生的地方,因為剛剛經歷災難,商人要發這個國難財,他就要從別的地方買入,然後冒險去受災的地方賣出。路途很遠,路上可能有風險等。而商人把東西放到市場上發國難財這個行為本身就是增加了供給。供給多了,價格自然下降。一旦大量商人都去發“國難財”供給太多,商品才可能恢復正常的價格。

如果大家都不發國難財,靠什麼增加供給?靠那些“聖母X”的鍵盤嗎?


真正的善良,在於收錢辦事



要知道,商業本身就是最大的慈善。

04

子貢贖人,子路拯溺


再講個《論語》裡的故事:

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自由,就可以從國家獲得補償和獎勵。 孔子的學生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拒絕了國家的補償。孔子說:“子貢,你錯了!向國家領取補償金,不會損傷到你的品行;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真正的善良,在於收錢辦事



子貢的行為確實可以樹立為道德典範,但是孔夫子為什麼說他錯了?因為子貢把一個人人都可以遵守的道德標準生生的拔高到了大多數人無法企及的高度,使得別人無法自處:救人以後如果領取了賞金,可能會被當做貪財之人,受到別人的嘲笑,如果不領取賞金則自己蒙受損失,長此以往,大家索性眼不見為淨,乾脆不救人,也就可以避免這些風言風語了。

孔子所弘揚的,實際上是遵循“善有善報”的社會規則,無論何人何事,規則一旦被打破,則必將陷入混亂。

至於怎樣才是善的?《了凡四訓》說的很清楚:“人之為善,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


真正的善良,在於收錢辦事



真正的善,真正的道德,應該是人人都能夠做到、無損於己而又有利於人的。

我們讚美並敬重這些私德高尚的人,但是大家切不要將私德當做公德,這樣做只會讓人面對道德的時候望而卻步。每當我看到新聞報道中的那些讚頌,都難免會多一分擔心:

一直讚揚不求回報的最美鄉村教師,大家可能都不去鄉村支教了;

一直讚揚苦守清貧的偉大科學家,可能大家都不再醉心學術了;

都在抨擊網紅怎樣怎樣,但貌似,已經有很多青少年,開始走上網紅的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