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業務筆記(3)——國外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

國外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不是重點內容,只做瞭解就可以。

個人理財業務最先在美國興起,從20世紀30年代到90年代,美國的個人理財業務大致經歷以下三個階段:

  • 個人理財業務的萌芽期

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這個時期通常被認為是個人理財業務的萌芽期。在這個時期,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個人理財業務,金融服務的重心放在了保險產品的銷售上,金融機構還尚未形成要建立規範化流程、收集數據進行財務規劃的觀念。

個人理財業務筆記(3)——國外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

關鍵詞:銷售產品;未形成系統性觀念

  • 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期

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隨著社會對專業理財人士需求的增加,個人理財業務逐步發展。1969年,國際理財規劃師協會(ICFP)成立,標誌著個人理財業務開始向專業化發展。ICFP還成立了自己的金融理財學院,在金融理財學院中,學員們需要通過考試,才能獲得註冊理財規劃師資格證書,這也標誌著專業理財師的誕生。

個人理財業務筆記(3)——國外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

但這一時段的個人理財業務主要內容還是銷售產品,外加幫助客戶合理避稅,直到1986年,發達國家的金融業務才強調與客戶建立“全面長期”的關係,個人理財業務也從以銷售產品,逐漸轉變成分析客戶財務狀況、財務需求,並結合資產負債管理、現金流管理等,為客戶提供專業化的投資顧問服務。

個人理財業務筆記(3)——國外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


關鍵詞:專業化;客戶關係;投資顧問服務

  • 個人理財業務成熟時期

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各個國家相繼打開對金融市場的管制,商業銀行、保險公司、投資銀行可以互相進入對方領域,商業銀行可以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綜合性金融服務,個人理財業務成為相對獨立的金融服務行業,並且成為商業銀行的核心業務,由個人理財業務產生的收入給商業銀行帶來了巨大的利潤。

這個時期的個人理財業務,主要是為客戶提供專業的財務分析和投資建議,並向客戶收取諮詢佣金。

個人理財業務筆記(3)——國外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

與此同時,理財師逐步成為社會認可的新興職業,各高校紛紛開展理財專業,一些專業協會、資格認證組織也應運而生,這些都說明個人理財業務慢慢成熟,正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關鍵詞:諮詢服務;綜合性金融服務;商業銀行

總體來說,國外的個人理財業務,從一開始的銷售保險產品為主,逐步向專業化的諮詢服務發展,這和各國放開對金融市場的管制是分不開的。特別是商業銀行,隨著衍生金融產品的創新和擴大,它可以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個人理財服務,滿足各種客戶的需求,個人理財業務也成為許多銀行的利潤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