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大同獨家:解析大同市建國以來最大六起礦井事故原因

大同身為“中國煤都”煤炭資源當然是

數一數二的,與此同時煤礦事故也是隨之而來。今天閒話大同為大家帶來獨家解析,你所不知道的大同市建國以來最大六起礦井事故原因

閒話大同獨家:解析大同市建國以來最大六起礦井事故原因

一、大同礦務局老白洞礦煤塵爆炸事故

1960年5月9日13時15分,老白洞礦井底車場14號井翻籠附近發生特大煤塵爆炸事故,礦井全部毀壞,死亡684人,受傷228人。

該礦是1955年恢復擴建的礦井,可採煤層6層,設計能力90萬噸/年,屬低沼氣礦井。煤層均為煙煤,有自燃傾向,煤塵有爆炸危險,爆炸指數為34.34%。

14號井翻籠連續翻煤時,煤塵飛揚,3米內對面不見人。翻籠左右巷道塵埃瀰漫,附近棚架上煤塵積存厚達3-4釐米。5月9日,15號井筒因清理煤渣,翻籠暫時停止工作,將60~ 80個重煤車集中於14號井翻籠附近,工人加速連續翻煤。由於絕大部分是上山煤,煤質乾燥,翻籠灑水設備未使用,煤塵飛揚嚴重。加之有架線式電機車通過14號井翻籠,帶動翻籠運轉的1344型防爆開關未蓋蓋子,消弧罩被取下,操作時產生弧光,機電明火導致重大煤塵爆炸,並引起火災。頓時,15號井筒的部分碹頭和並口房屋被震塌,並口噴出火焰,井底車場多處著火,濃煙瀰漫,主要巷道棚子大部分震垮,頂板塌落,井下電源切斷,電話中斷,整個礦井遭到嚴重破壞。當時正值交接班,並下共有職工912人。

事故發生後,局、地、市、省、中央有關部門採取緊急措施,組織救護隊伍。經過6晝夜的奮力搶救,有228人脫險,684人遇難。參加搶救的有全國15個礦務局(礦)的414名救護人員,解放軍化學部隊的1096名指戰員,31個醫療單位的376名醫護人員,空軍部隊和民航派出飛機60多架次,省政府在大同區的財務檢查團以及鐵道部門和商業部門都為搶險救災做出貢獻。

閒話大同獨家:解析大同市建國以來最大六起礦井事故原因

二、大同礦務局忻州窯礦輔助水平瓦斯爆炸事故

1961年5月12日18時50分忻州窯煤礦大北溝區(E層輔助水平)由於擅 改風,造成瓦斯積聚,非防爆絞車啟動時產生火花,引起瓦斯燃燒,隨即引起一起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8人死亡,42人受傷。

忻州窯礦多次鑑定為級瓦斯礦井,瓦斯不穩定並有煤塵爆炸危險。自1937年以來,在局部地區曾發生過11次瓦斯燃燒和爆炸事故。為解決現有水平的生產接續,決定從B層大巷開鑿B至E層暗斜井,開拓E層輔助水平,再沿煤層與大北溝區貫通。同時再打一新井,以利提升。兩井筒於1961年3月相繼完工。

共大北溝區原自成通風系統,新井人風,舊井出風。1961年4月301巷道貫通後,在208巷上邊10米處安裝4臺並聯局扇,先後進行兩次改風試驗,均未成功。在第三次改風試驗中,5月12日16時40分發現208巷口瓦斯濃度達1%,遂釘上208巷正副巷間的風簾,抽出208巷內的大量瓦斯,瓦斯隨風經流30馬力絞車時,絞車啟動發生火花,引起瓦斯燃燒,燃至4臺並聯局扇處,發生爆炸。

事故原因:局扇管理混亂,局扇安裝在迴風道內,且經常停止運轉;隨意拆除風門、風牆,使絞車房內經常產生循環風,造成瓦斯大量積聚非防爆絞車頻繁起動,產生火源;瓦斯檢查制度不嚴,自2月份至事故前未對208巷瓦斯積聚情況進行檢查,對改變通風系統採取輕率態度,在3次改風中都未對通風系統進行全面檢查,盲目指揮抽出208巷積存的大量瓦斯。

閒話大同獨家:解析大同市建國以來最大六起礦井事故原因

三,大同礦務局挖金灣礦青羊灣井大面積冒頂事故

1961年10月22日11時25分,挖金灣礦青羊灣井832盤區發生大面積冒頂事故,冒頂面積達12.85萬平方米,死亡18人,重傷1人,輕傷18人,全井停產16天,影響產量8000餘噸。

802盤區開採E煤層,煤層傾角20~49,煤層頂板為4.5米細砂岩,其上為9米粗砂岩。盤區東部有落差2-5米的斷層5道,南部有落差3 ~4米的斷層1道。盤區沒有正規的開採部署,採用前進式房柱採煤法。盤區總面積15.13萬平方米,回採煤柱前採空面積9.8萬平方米,斷層煤柱面積0.5萬平方米,殘留煤柱面積4.81萬平方米。回收煤柱後採空面積10.66萬平方米,斷層煤柱面積同前,殘留煤柱面積3.97萬平方米。

1961平9月中旬,該區的835後退工作面裡,頂板曾斷斷續續地響了5天,局部發生過冒落,塌頂面積為100平方米。10月19日,頂板再次發生響動,幾乎遍及832整個盤區,形成一個環形。21日零點,頂板又出現局部間歇響動,斷層附近出現底鼓現象。22日11時頂板響動加劇,響聲異常,有嚴重塌落徵兆。此時,安全區長和安全監察員令隊長和工人全部撤出,隊長帶領30名工人撤至第一部皮帶輸送機機頭時,頂板開始大面積塌落。不到三分鐘時間連續吹出3次暴風,撤出的30名工人安全脫險,安全區長等4人被封閉在冒頂區內死亡。暴風將東部工作面全部吹垮,並吹垮大巷棚子90架、風橋2座、密閉3道,井下總變電所被毀,風井防爆門被吹開,主扇檢查孔水泥頂板移位,井口棚被吹斜,當時在大巷及附近車場工作的33名工人被衝擊波吹倒,死亡14人。

事故原因:沒有盤區設計,盲目亂採濫掘,832盤區周圍一半以上被斷層圍繞,未留區域隔離煤柱,斷層保護煤柱留得不夠,個別地方竟把斷層煤柱採掉;對採區頂板特性及來壓規律缺乏應有的認識,未採取有效措施;對頂板不斷響動等冒頂預兆未引起足夠重視,未及時採取預防對策。

閒話大同獨家:解析大同市建國以來最大六起礦井事故原因

四、大同礦務局挖金灣礦煤塵爆炸事件

1976年11月1日23時40分,挖金灣礦挖金灣井301盤區第六皮帶運輸送機的1344型開關,因發生弧光,引起火災送機的搶救人員23人死亡(其中救護隊員10人),22人重傷,3人輕傷,直接經濟損失5萬元。

挖金灣井為低沼氣礦井,煤塵爆炸指數38%。301盤區運輸巷鋪設皮帶6部,為8116、8114兩個回採工作面的集中運輸巷,裸體巷道,斷面6平方米,是該區主要人風巷。皮帶運輸機各裝截點均無灑水設施,造成煤塵大量飛揚和沉積,局部地點積塵厚度在10釐米以上。無定期沖洗清掃制度,未建立完整的防塵消防灑水系統。

1976年11月1日,中班先後5次發現1344開關冒煙冒火,檢修人員雖更換了開關,但未檢查現場,也未向下班交待便離去。開關安裝在木板房內,木板房近旁放有油桶及油棉紗等易燃物品。夜班工人在23時40分進入301巷時,發現第五部皮帶運輸機尾部發生火災,即向礦調度室彙報,採取撤出人員、切斷電源、打開防爆門的人行門等措施,並通知礦務局礦山救護隊。10名救護隊員立即趕赴火區進行偵察,因火勢猛、煙霧大,附近既無消防滅火器材,又無灑水管路,決定進行封閉。正等待送封閉材料時,礦組織人員攜帶滅火器趕赴現場。這些人進人巷道時,踏起的煤塵順風流進區,同時火區內的頂板不斷冒落,在滅火過程中,煤塵發生爆炸。

事故發生後,礦務局教護隊全體隊員即時趕赴現場,經過3個小時的奮力搶教,除因火勢猛3名死者屍體無法接近外,其餘人員被搶致出井。在火勢蔓延的情況下,,採取封閉處理,向火區注水。至11月24日將火撲滅,尋出3名死者遺體。

五、青磁窯煤礦立井一盤區 1220切眼巷瓦斯爆炸事故

1979年9月7日16時40分左右,青磁產立井一盤區 7731大巷1222順槽1220切眼巷工作面發生局部瓦斯爆炸事故,死亡7人,摧毀部分設備,損失3萬元。

1979年9月6日11時,該切眼巷TBT52一211 千瓦風機燒壞,到12時40分瓦斯濃度達到1%,瓦斯員當即命令撤出人員,停止作業,切斷電源。7日早班調度會上,生產礦長郎元生指示調度員王世和“通知通風隊下臺新風機,要求二班接好,吹散瓦斯再生產”。13時左右,將風機運到1220巷口。14時20分,早班瓦斯員馬成白檢測該切眼巷瓦斯濃度達到6.4%。15時左右,將瓦斯報表送交調度室,並口頭向生產礦長郎元生作了彙報,說明瓦斯超限,嚴禁作業。郎指示調度員閻光榮“通知掘進區二班不能進1220巷生產,把風機接好吹一吹”,之後離開調度室去開會。閻通知掘進區時,區長趙成喝醉了酒,該區辦事員蔚瑞叫副小隊長劉萬千帶上工具接風機,劉說不懂電氣而拒絕,後派檢查組長李貴成去接,李在16時20分左右接好風機,還未擰上接線盒,劉萬千便與小隊長邊禹商量:“李貴成給接風機,這裡人多擺不開(指1224和1226巷工作面),是否派人進1220巷(切眼)出煤”。於是,邊就安排副小隊長郭啟成帶6人去這個巷打眼,因明火作業,引起瓦斯爆炸,造成嚴重損失。

六、南郊區石頭溝煤礦煤塵爆炸事故

1983年11月25日時許南郊區平旺公社拖皮大隊石頭溝煤礦掘進工作面,因放明炮,與起煤塵爆炸,死亡21人,輕傷2人,直接經濟損失10萬元。

石頭溝礦是拖皮大隊在無地質資料、無設計圖紙、未經有關部門批准的情況下,於1981年9月開始建井,1982年8月主副井貫通,木棚支護,巷道寬面掘進,以掘代採,自然通風。全礦有4個工作面,兩臺局扇交替送風。礦井位於老火區邊緣,為低沼氣礦井。煤塵爆炸指數38.5%,井下溫度高達50C左右,煤層乾燥,煤塵飛揚,巷道積塵厚度普遍在1釐米以上。井下無灑水設備,浮塵極易自燃。工作面使用煤電鑽打眼,爆破落煤,人工裝煤,軌道礦車運輸。

該礦管理混亂,規章制度不健全,機電設備普遍失修,用安全燈和手電筒照明,井下工人時有抽菸現象。11月25日5時2分,兩名打眼放炮工在三巷工作面放掏槽炮時,由於不裝炮泥,放明炮產生明火,引起煤塵爆炸。爆炸衝擊波將巷道中的積塵揚起,加之一二巷道工人正在裝煤,煤塵飛揚嚴重,隨即引起一、二巷連續煤塵爆炸,造成重大傷亡事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