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開始癌變,有4個信號,醫生:春天堅持3步走,胃癌離你遠

日常生活中胃不舒服的人很常見,而面對胃病不適,57%的人表示只有在嚴重的情況下才去醫院檢查,定期檢查的人僅有13%。醫生們建議,在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規範作息和飲食的同時,在發現胃不舒服時及時檢查,同時,最好每年定期做相應的胃檢查,以防產生癌變。

胃部開始癌變,有4個信號,醫生:春天堅持3步走,胃癌離你遠

胃部開始癌變,身體會出現以下4個信號

信號一:突然出現頑固性上腹部飽脹感,食慾不振,或消化道出血

信號二:上腹部疼痛,且無規律性,或者餐後加重,服用抗酸、解痙劑無效

信號三:大便潛血實驗持續陽性,或者進行性貧血。

信號四:體重減輕,大約40%左右病人進行性消瘦,晚期尤其明顯。

胃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居我國惡性腫瘤的首位。男性多於女性,比例大約為2.3~3.6:1。任何年齡都可發生,而以中老年人居多,約70%的病歷發生在40~60歲之間,尤其以50-60歲最多,一般認為年輕人的胃癌細胞分化不良,生長快,轉移機會也較多,每年死於胃癌的患者超過16萬,佔消化道腫瘤的1/2,佔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1/5。

胃部開始癌變,有4個信號,醫生:春天堅持3步走,胃癌離你遠

三件事,加速胃病癌變,要儘量避免:

常吃冰凍食物

中醫認為,“胃喜暖而惡溼寒”。要保護好脾胃,就要在食物上注意保暖,少吃冰凍的食品和涼的飯菜。

貪吃冷飲、涼性的瓜果等,長期過量的冷食物進人胃,會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縮,黏膜層變薄,使保護胃的“天然屏障”一黏液層受到破壞,導致胃的防衛能力下降,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襲力增加,出現黏膜水腫和糜爛,最終形成慢性胃炎,時間一久就容易產生癌變。


長期食用含高濃度硝酸鹽的食物

(煙薰和醃製魚肉、鹹菜等)可以增加胃癌發生的危險性。

硝酸鹽被攝入後很快被吸收,經唾液分泌,再回到胃裡。硝酸鹽在胃內被細菌轉化為亞硝酸鹽,再變為能致癌的亞硝胺。細菌來源於不新鮮的食物,另外慢性胃炎、老年人胃酸分泌腺體菱縮、胃部分切除等原因導致胃酸分泌減少而有細菌大量繁殖。正常人胃內細菌小於10*/ml,在上述情況下細菌可增殖至正常的2倍以上,這樣就會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類致癌物質,長期作用於胃粘膜可至癌變。


幽門螺桿菌不根除

近年來的研究資料表明,幽門螺桿菌與胃癌有密切關係.胃癌高發區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顯著高於胃癌低發區。還有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幽門螺桿菌陽性患者胃癌的可能性是幽門螺桿菌陰性者的3.8倍,幽門螺桿菌感染15年以上者則要增高到8.7倍,並隨著時間延長有進-步增加的趨勢。

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幽門螺桿菌是致胃癌的因素之一,當然這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可能是首先引起胃炎以及其他各種癌前病變,然後逐步發展成為胃癌。

胃部開始癌變,有4個信號,醫生:春天堅持3步走,胃癌離你遠

醫生:春天堅持3步走,胃癌離你遠

第一步:謹慎用藥

藥物對身體的毒性不言而喻,尤其是西藥,對胃刺激較大,久服會損傷胃黏膜,導致糜爛性胃炎、出血性胃炎以及潰瘍的發生。所以一定要遵醫囑用藥,切勿擅自服藥。同時,還應注意藥物與食物的食用時間、順序和用量,選擇在飯後服藥或同時加用保護胃的藥物,以防刺激胃黏膜而導致病情惡化。

第二步:春季飲食要注意

春季是發散的季節,而酸性食物有收斂的功能,如果繼續多食酸,則不利於身體的吐故納新,會有損脾胃。在春季建議多吃點甘味的食品,以補益人體的脾胃之氣。甘味食物能滋補脾胃,中醫所說的甘味食物,不僅指食物的口感有點甜,更重要的是要有補益脾胃的作用,多食用綠葉菜,幫助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蔬菜可以涼拌,炒時應急火快炒。

胃部開始癌變,有4個信號,醫生:春天堅持3步走,胃癌離你遠

第三步:補多糖物質養胃

根據臨床研究表明,胃病患者檢查時,都存在體內多糖含量不足等現象。所以,平時通過吃含有多糖物質的繡球菌粉進行補,能夠幫助增強腸胃蠕動,並且它含有的β-葡聚糖和維生素C結合還能修復受損的胃部細胞,保護胃粘膜受損的細胞。

以上就是胃病癌變過程中的信號以及傷胃的行為,和養護胃部的方式,希望對你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