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熬夜族的通行證, 996是加班者的墓誌銘

失眠是熬夜族的通行證,  996是加班者的墓誌銘

--文章引自杭州有寢科技有限公司睡眠產品部經理訪談實錄

(圖表已獲創作者本人授權轉載,未經允許,禁止使用)

我從96年起參加工作就在睡眠行業,這個行業一個很有趣的普遍現象是,研究睡眠健康的人,都是長期睡眠不足的人。我當然不是說一堆失眠患者久病成醫,跑來研究睡眠健康,而是我們做睡眠研究,這本身是個稀缺領域,沒有現成的資源——我們幾乎從零起步。現在大家對“996”工作模式口誅筆伐,但對於我們來說,它算是幸福的了。九點就能下班了?週末可以只上一天班?我曾就職於多家互聯網睡眠健康管理公司,包括上市公司喜臨門子公司,知名互聯網枕頭品牌“睡眠博士”子公司。這些都是我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福利”。

所以我前面說,研究睡眠健康的人,都是長期睡眠不足的人。而睡眠不足人群中,一定包含“996”群體。大家都關心“996”這個話題,這與每個人的健康利益迫切相關。可之前它的話題度從沒爆棚至現階段這樣的白熱化——“996”工作模式在北上廣深等一二線城市的互聯網企業早就大行其道,大家也沒群情激奮、一哄而上啊。為什麼現在一飛沖天成了最熱的話題點呢?你們說因為馬雲。我覺得不是,馬老師算是個代表吧。因為不是他,也會有別的大佬。總之“996”群體在等,等一個說話足夠有分量的人帶起輿論,救大家於水火。

“996”在大家心目中是煉獄,是摧毀健康的元兇。但那些呼喊著“拒絕996,還我健康”的人裡,我只相信那些從自身身體健康角度出發的人。你可能會有疑惑,誰會不從自身健康角度出發嗎?健康多重要啊!我告訴你,真有不少人,不願承受加班帶來的勞苦,卻情願栽進熬夜娛玩的樂土。有多少人,辦公室的燈關得利索,手機側邊的息屏按鍵卻遲遲下不去手。

失眠是熬夜族的通行證,  996是加班者的墓誌銘

我喜歡從對比置換的角度考量每件事情的得失。熬夜加班大家認為是侵犯了健康權益,怨聲載道。可是熬夜蹦迪、熬夜擼串、熬夜玩手機大家卻樂此不疲,殊不知這也是在侵犯健康權益啊!從健康角度我們看待前後者是沒什麼區別的,畢竟都傷身嘛!那這麼一對比的話,都是“失”啊,失掉了健康、失去了好身體。都說這屆網友最“嚴格”,反駁嘛,我們也要反駁地有理有據。上學的時候老師說,考試做題要學會從出題者的思路考慮問題。那麼這些互聯網電商大佬齊齊發聲,為“996”站臺,核心理由是什麼?

假設一個人從22歲大學畢業工作20年,42歲因健康原因退休,那麼他工作時間為多少呢?按照996的工作模式計算,一年按52周計算,工作時間長度為3744小時,20年一共工作74880小時。

那麼一個人按健康生活模式生活,每天工作8小時,則一年工作時間長度為2080小時,20年工作總時長為41600小時,也就是說這個人大約需要工作36年,也就是58歲時才能達到996工作制度下的人42歲時的工作量。

結論:從老闆和投資人的角度看:

1) 從工作效率上分析,一個42歲人的工作效率顯然明顯高於58歲的人;

2) 從用工成本來分析,為一個工作到42歲的人付出的“5險1金”,應該明顯少於工作到58歲的人;同樣,假設一個員工一直在一個企業工作,正常情況58歲的員工收入應高於42歲的員工;

3) 從風險控制分析,一個企業活20年比活36年的概率要大,風險要低;一個市場20年變化一般來說會比36年來得小;

因此,從老闆和投資人角度看,他們喜歡哪種工作模式是顯而易見的。

失眠是熬夜族的通行證,  996是加班者的墓誌銘

前面說到反駁要有理有據,那麼我們就來分析“996”的實際危害。

根據大眾對健康生活普遍認知,可以定義如下的生活模式為健康生活模式:每天工作8小時,每天就餐時間30分鐘,每週運動3次每次30分鐘,每週休息2天。

假設,每天睡眠7小時左右;用餐時間每餐30分鐘,一天用餐時長為1.5小時;每天用於交通的時間2小時;每週運動三次,每次30分鐘,運動時間總計1.5小時。一年總時長為8760小時,進行分類統計後,健康生活模式和996模式的用時進行對比,如下圖

失眠是熬夜族的通行證,  996是加班者的墓誌銘

996和健康生活模式時間佔比

分析:

1、 剛需佔據了約47%的時間;

2、 工作和娛樂合計佔據了約53%的時間;996模式下工作時長達到43%,可供娛樂、業餘學習和運動的時間僅僅為10%;而健康模式下工作時長僅有24%,可供娛樂、業餘學習和運動的時間則為近30%;

3、 依據馬斯洛需求理論,我們可以認為,當下的大型互聯網公司的互聯網人,已經將娛樂、業餘學習和運動,也作為剛需的一部分,這部分剛需和正常的普通人一樣,甚至要超出,那麼顯然996模式下的人群就無法保證健康的睡眠時間,他們往往會擠佔超過10%以上的睡眠時間,去滿足對生活品質的需求,從而導致健康狀況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急劇惡化;

結論:長期處於996模式下工作和生活,發生嚴重健康問題乃至猝死就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結局。

(敬請期待後續的睡眠健康管理新知識)


深一度睡眠研究院

專家科普|好物評鑑|諮詢服務|患者交流

這裡有一群睡眠健康的不懈追求者

共同搭建了一個深度睡眠交流平臺

加入我們!一起探討適合自己的那份“良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