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不知身是客,诗人的魂牵梦绕之地—扬州

如果在中国古地名里寻找一些知名度很高的城市,除了北京、南京、西安、洛阳这些历朝历代的古都之外,那么扬州便是诗人梦中都想去的地方。李白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伟大构想,有“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情结,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梦里不知身是客,诗人的魂牵梦绕之地—扬州

扬州瘦西湖

扬州自古经济发达,文化昌盛。也是南北交汇之地,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吴王修建邗沟,拉开了中国运河的序幕。此后,越王北上争霸,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两汉南北朝时期,扬州是中国最繁荣的州郡之地,出镇这里无一不是名噪一时的皇亲国戚、能臣武将。隋炀帝时期,开凿大运河,扬州一跃成为大运河的枢纽,沟通了南北,各路商人纷纷在这里设立商会,这一繁荣就是上千年的独领风骚。

梦里不知身是客,诗人的魂牵梦绕之地—扬州

扬州何园

明清时代,中国进入了封建王朝的顶端,扬州迎来了最后的荣光。盐商们修建的私家园林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样板,“扬州八怪”代表了扬州文化圈的最高水平。可惜,随着西方一声炮响,轰开国门,清政府入不敷出,无力疏浚日益堵塞的大运河,海运成为了河运的替代品,铁路、公路的繁忙开工让运河日益萧条,扬州的经济也随之一落千丈,名声不振。

梦里不知身是客,诗人的魂牵梦绕之地—扬州

扬州东关街

今日的扬州,更像是一座休闲、养老之城,生活节奏之慢,休闲方式之多,都是繁华殆尽后的慢生活。早上约上三五好友去茶楼喝早茶,一份蟹黄汤包,一份鱼汤面,一份烫干丝,一天的元气满满由此而来。扬州早茶丝毫不逊于广州早茶,比之历史更加悠久。白天聊聊天,打打麻将,听听曲儿,喝喝清茶,时不时抚琴、弹古筝,生活中带着优雅的味道。晚上,淮扬菜馆走上一圈,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文思豆腐等等淮扬名擦让你见识一下淮扬菜为何成国宴的主角。晚饭完毕,扬州足浴、修脚走起,排去身体内种种不安分的因素,让人更加轻盈、舒适。

梦里不知身是客,诗人的魂牵梦绕之地—扬州

梦里不知身是客,诗人的魂牵梦绕之地—扬州

扬州大明寺

扬州的园子大抵都是那些盐商和能工巧匠的杰作,他们个个都是富甲一方,名噪一时的巨鳄。传说,瘦西湖内的白塔就是盐商们为讨乾隆爷的欢心,一夜之间动工建成。他们的富有、效率让乾隆爷大惊失色,感慨不已。这也是盐商走向没落的导火索。盐商们手握国之重器—盐,将赚来的钱全都花在豪宅上。不过,盐商们不是那种一夜暴富的土鳖,更懂得精致与典雅,摒弃了那俗气的富丽堂皇,使整个庄园古朴、典雅、自然。

梦里不知身是客,诗人的魂牵梦绕之地—扬州

梦里不知身是客,诗人的魂牵梦绕之地—扬州

扬州个园

一般都是前院后园的结构。住宅区不是我们最关注的点,园子才是真正的别有洞天。比如个园的四季假山,造园者的规划令人叹服,用四种不同的意境让主人足不出户即可领略四季的变化。比如何园的空中走廊,全长1公里,贯穿整个住宅区,在中国古典园林中都是少见的。

梦里不知身是客,诗人的魂牵梦绕之地—扬州

扬州何园

扬州濒临扬子江,古有“瓜洲渡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就是停泊于此。至今和镇江依旧有过江轮渡,只不过由人工的转为油气的。京杭大运河贯穿扬州城中,东关街的东门古渡从昔日的码头,摇身一变画舫夜游。

东关街是扬州昔日最繁荣的街道,各大商行、老字号云集于此,造就了扬州繁荣的传奇。斯人已去,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和古城格局依旧完整地矗立着。在古典的世界里,更多的是现代化的因素。白天的扬州太热,晚上更像是一场穿越。相对于东关街的熙熙攘攘,东圈门更像是养在闺中的少女,与东关街只有数墙之隔,这里保留了扬州的文化因子,等待更多的人看见。

梦里不知身是客,诗人的魂牵梦绕之地—扬州

扬州东关街

如果你沿着大运河走,会发现很多惊喜。瘦西湖、大明寺、汉陵苑、扬州八怪纪念馆、宋夹城公园、天宁寺、御马头等等,都是证明扬州历史的遗迹。咋眼一看大明寺,你会以为这是日本寺庙的翻版,典型的唐宋风格,其实它才是原装的,是日本寺庙的祖宗。因为鉴真大师在此修行,并从扬州出发,六渡日本,传播佛法。寺内还有欧阳修等名人驻足过的地方,并有“天下第七泉”的泉水(陆羽《茶经》)。

梦里不知身是客,诗人的魂牵梦绕之地—扬州

扬州荷花池

汉陵苑是西汉广陵王的墓葬,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国,促进了大汉王朝与西域的交流,是西汉丝绸之路上真正的第一人。天宁寺、御码头那是康熙、乾隆爷下船停留之地。琼花观其实是一座道观,因为生长琼花而得名。传说隋炀帝就是为了目睹琼花,凿运河,修龙舟,浩浩荡荡地来,这一来再也乐不思洛,最终死在了扬州。

梦里不知身是客,诗人的魂牵梦绕之地—扬州

扬州广陵王墓

最喜欢逛的便是扬州的古巷子,明清时期的风格,用灰砖修建而成,并且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在中国这么多城市中只此一家。不怀着追问历史的心情,往往能发现一些有趣而沧桑的地方。那些镌刻在门墙上的文字和图案,好像在低声吟唱着某一段过往。往事不堪回首,历史早已随风飘散。某某故地、某某故址之类,已经撬动不了那颗随遇而安的心。

梦里不知身是客,诗人的魂牵梦绕之地—扬州

扬州古巷子

走到螺丝顶巷,一段痛苦的故事让我遍体鳞伤,这是清军对扬州百姓的十日屠杀。那些反清复明的义士或许已经英勇就义,或是带着薪火逃走,战争只会让平民遭殃。传说这条巷子就是当年堆尸的地方,漫过了巷顶。也有传言,这里晚上没有路灯,一装就坏,似乎是一个解不开的魔咒。

梦里不知身是客,诗人的魂牵梦绕之地—扬州

扬州古巷子

我曾经苦苦追寻杜牧诗歌的意境,从早期的“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到扬州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可惜,二十四桥不是我梦里的那样,也曾到过“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在这座“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城市里,不要着急地去寻找答案,慢下来才是最重要的事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