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終於說話了


袁隆平終於說話了


前幾天,中國突然冒出一股搶米風潮,

很多人都在傳:"米價要漲了,快囤”、

“可能往後買不到大米了”......

而就在剛剛,

針對這股風潮中央終於定調了!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明確指出:我國農業連年豐收,糧食儲備充裕,完全有能力保證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

而不僅中央明確指出,

90歲的他也站出來,

向全國公開喊話:

中國完全有實現糧食生產自給自足的能力,不會出現“糧荒”,希望大家不要擔心。

雙管齊下的發聲,

這下老百姓的心可以定了,

而這個他是誰?為啥老百姓都信他?

因為他曾發明了一項又一項的重大技術,

不僅解決了千千萬萬中國人的飯碗問題,

更是一次次震驚全世界,

改變了全人類的命運,

可這樣偉大的他卻屢受質疑,

而我們只有看過他的故事,

才能真正懂他一生的悲喜!

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終於說話了


1930年,他出生於北京,

23歲時從西南農學院畢業後,

被分配到了偏僻的安江農業學校當老師。

而他一邊教書育人,一邊做農業科研。

正是在這裡,

他度過了自己人生中最難忘的18個年頭。

袁隆平終於說話了


1959年—1961年,

三年饑荒像一陣龍捲風似的,

掠過中華大地,

年輕的他看到哀鴻遍野,民不聊生,

下定決心:研究出高產水稻,

讓自己的同胞們免受飢餓之苦!

袁隆平終於說話了


他把目光放在了雜交水稻上,

即使當時的科學家都判定,

這一領域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但倔強的袁隆平依舊相信,

自己的判斷沒有錯!

無數次實驗,無數次失敗,

他依然沒有放棄,

一想到那路邊、田埂,

到處餓得骨瘦如柴的同胞們,

心中的激情就一次次取代了失落。

袁隆平終於說話了


1970年6月,

湖南農業科技經驗交流會上,

人們對他這幾年來,

數千次雜交實驗不夠理想的結果,

產生了懷疑,

“水稻雜交無先天優勢”的論斷,

被更多人相信,

這時候,對他的質疑不絕於耳。

他甚至成了“農學院最出名的神經病”。

而當時華國鋒的一句話:

“周恩來總理,

經常過問雜交水稻科研的事,

希望能繼續研究下去。”

給了他雪中送炭般的鼓舞和支持,

使他堅定了自己科研預言的方向。

袁隆平終於說話了


可就在他拿著放大鏡,

對著試驗田裡的萬千株稻穗,

大海撈針般好不容易找到合適的育種,

卻撞上十年運動,

他的那些像盼孩子一樣,

盼出來的秧苗,

就那樣輕而易舉地被人扒光了。

他怕看不住苗,

乾脆把種子綁在身上,用體溫催芽,

在那個年代,

他只能躲得人群遠遠的專心做科研。

皇天不負有心人,

他的默默研究終於有了轉機,

1973年,全國水稻科研會議上,

他正式對外宣佈:

中國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預言成功。

但成功的喜悅並沒持續多久。

袁隆平終於說話了


雜交稻遭遇過一次重大危機,

當時長江流域出現罕見盛夏低溫,

導致兩系雜交稻出現嚴重問題,

專家們再一次發出質疑:

兩系雜交稻已經走到窮途末路,

中國糧食,要靠進口。

但他卻始終堅持,

終於1975年攻克難關,

研製成功雜交水稻制種技術!

之後,

中國民間就普遍有這樣的說法:

“我們吃飽飯,靠的是兩‘平’:

鄧小平和袁隆平”。

袁隆平終於說話了


因為他的堅持和引領,

兩系雜交稻在中國大面積推廣。

水稻產量非常大,

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

但這些又給他招來質疑,

有些人懷疑他用了轉基因技術。

他坦然回答:對待轉基因,

要積極研究,謹慎應用,

只有科學證明沒有問題後,

糧食才能投放到市場中去。

人民不是小白鼠,

不能用那麼多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來做實驗,來冒險。

外界一次次批判曲解他,

他卻毫不在意,

繼續從容行走田間。

袁隆平終於說話了


作為雜交水稻之父,

外界權威機構評估,他的身價值1008億,

對此,他只是哈哈大笑,

因為他的日常生活比普通人還節儉,

他依舊住幾十年的老房子,

到超市買最便宜的衣服,

每個月他大部分支出,

都用於資助窮苦的農民和學生。

在他看來,錢夠用就行了,

一天到晚都是金錢的世界,沒什麼意思,

他笑稱自己是“精神首富”。

閒暇時他最大的樂趣,

就是和老伴兒遊游泳。

袁隆平終於說話了

袁隆平和妻子鄧哲

興致來時,

還會對著自己心愛的稻田,

拉一首動聽的小提琴曲。

袁隆平終於說話了


在浩蕩的稻田裡,他一次又一次,

突破了人類糧食生產的新高度,

本可以安詳晚年的他,

依舊在田間地頭奔波,

在他眼裡,

去田裡看水稻就跟看兒子似的,

一天不見就想得慌。

每日親自下田觀察,

為節省時間,還坐在田埂上吃飯。

袁隆平終於說話了


八十幾歲高齡了,

看到稻田還是會趁眾人不注意,

直愣愣跳下去,一株一株扒開看。

袁隆平終於說話了


他身體硬朗,不肯認老,

上樓梯不要人扶,吃飯不用別人夾菜,

每天打排球游泳,睡前要看書,

除了很少用手機,也很少上網。

他不喜歡人家叫他袁老,

幽默地自稱“80後”,

現在過了85歲了,則改成“90前”。

袁隆平終於說話了

袁隆平和孫輩在一起80歲大壽

而去年,年近90歲的他仍沒有退休,

還在替所有中國人擔憂著,

怕糧食不夠吃,而他的目光,

放在了無人問津的鹽鹼地。

而業界的人認為,鹽鹼地,

幾乎沒有植物能夠倖存。

袁隆平終於說話了

寸草不生的鹽鹼地

可他卻覺得,這事兒可以試試,

而89歲的他這一試竟成功了,

突破了人類認知的極限!

就在去年5月份,

華為被美“無理由封殺”之時,

一隻命運的蝴蝶悄悄展開了顛覆之翅!

一個令國人振奮的消息傳來:

袁隆平團隊成功完成了一項很多人,

想都不敢想的試驗:

鹽鹼地裡種水稻!

(簡稱“海水稻”)

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真的在一個,

幾乎沒法種出莊稼的地方,

種出了中國最頂級的大米!

將寸草不生的灘塗荒地,

變成了綠油油的萬畝良田。

袁隆平終於說話了

袁老手中的鹽鹼地

據報道:

目前全世界約有8億飢餓人口,

而全球有9.5億公頃鹽鹼地,

那麼如果海水稻推廣成功,

按每畝鹽鹼地產值200-300公斤計算,

便可增產糧食500億公斤!

這意味著:

他不光能造福中國,

更是能造福人類,

改變全人類的命運!

而不僅如此,

他還宣佈了一項重大成果:

我們在水稻育種上,

有了一個突破性技術,

可以把親本中的含鎘,

或者吸鎘的基因‘敲掉’,

親本乾淨了,種子自然就乾淨了。

鎘是什麼?

是一種十分危險的環境汙染元素,

如果在人體中積存會導致軟骨症,

甚至癌症,

而水稻是對鎘吸收最強的穀類作物。

如果水稻親本去鎘技術取得突破,

那麼,他不僅解決了“吃的飽”問題,

還解決了“吃的安全”這一大難題!

袁隆平終於說話了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不僅專注於祖國的田疇,

更慷慨地在全世界播撒智慧。

他畢生的夢想就是:

儘可能地讓人類遠離飢餓。

他在發展祖國水稻事業的同時,

也幫助其他發展國家解決飢餓問題。

30多次赴國際水稻所,

開展合作研究和技術交流。

袁隆平終於說話了


為表彰他對世界做出的巨大貢獻,

許多國家都為他頒發獎項,

在浩瀚無際的宇宙中,

還有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袁隆平星”。

袁隆平終於說話了


他這一輩子,就做好了一件事:

培育優良的雜交稻,

讓全中國乃至全世界人民有飯吃。

而今天,看看疫情下,

老百姓最實實在在的剛需是什麼?

一次次的歷史經驗又告訴了我們什麼?

那就是一旦發生大危機,

什麼都沒用,

手中有糧,心中才不慌!

就如他曾經說過的一句話:

“一粒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要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地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裡。”

是啊!

世界上最重視糧食問題的國家,

一定是中國;

因為我們有13億人口,

保障糧食的充足和安全,

對我們每一個老百姓都至關重要,

而我們正是有了袁老,

這樣的國民科學家,

才有了國家最堅實的後盾,

也有了打破,

“中國糧食靠進口”的實力和底氣!

袁隆平終於說話了


大道之行兮,安民以食為天,

五穀雜糧兮,備則終歲無患。

鍋碗瓢盆兮,空則一日不安。

中國,

決不能指望“嗟來之食”發展產業,

中國人的飯碗,

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落後就要捱打,

芯片是這樣,糧食更得是這樣!

自力更生,科技興國,

命脈重器,必抓手裡,

功在當代,惠澤千秋。

水稻雜交之父袁隆平,

絕對值得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