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思宗朱由检刚愎多疑,在位期间虽精明强干,却误杀许多功臣名将

明思宗朱由检比起在他之前的几个皇帝,还算是精明强干的。但是,在他登基时,明王朝已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农民起义和后金的进攻使他忙得焦头烂额。另外,虽然贬窜了

魏忠贤,杀了一些奸臣,却没有尽融陶党,加上他本人性格刚愎自用,性情多疑,在位期间,误杀许多功臣名将,终于没能挽救明王朝命运。而袁崇焕的被杀,更是他的一个大失误。袁崇焕字元素,广东东莞人,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进士,任邵武知县。袁崇焕所处的时代,明朝的各种弊端已经开始结出恶果,魏忠贤的阉党包揽朝政,打击东林志士,农民起义全面爆发,东北的后金满族政权也已显露出野心。这些都使为人慷慨负胆略的袁崇焕注意兵事,以边才自许。

明思宗朱由检刚愎多疑,在位期间虽精明强干,却误杀许多功臣名将

明思宗

明熹宗天启二年中历2月,袁崇焕朝觐入京,被授予兵部职方主事。没多久,他私自单骑出关考察,回来后说:“子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在满朝文武惧谈兵事的情况下,他的这番豪言壮语使他在朝廷上声誉日高,所以又被擢升。天启七年中历5月锦州之战又告捷于京师,振奋了疲弊的明政府,袁崇焕由此被任命为辽东巡抚。接着,由于他与另一个大将满桂不合,朝廷进一步将辽东让他一人全权管理。袁崇焕虽然得到了中央的信任,但功高必有人妒,而他在天启六年中历3月任巡抚后,拒绝任用魏忠贤委派的刘应坤、纪用等人,更使他得罪了阉党。在天启七年中历7月由于阉党的弹勃只好告病退职。三年后他被诬陷构狱也是在这时种下一个祸根。

明思宗朱由检刚愎多疑,在位期间虽精明强干,却误杀许多功臣名将

明熹宗

第二年,朱由检登基,这就是崇械帝。他满怀壮志,要改变明王朝的积弱形势,除掉了魏忠贤,重新起用袁崇焕。但袁崇焕虽然只退职一年,而边疆形势却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是明军内部矛盾激化,兵变不止;而后金则因皇太极整顿军事经济,战斗力增强;同明军一直保持友好关系的蒙古各部分裂倾轧,一部分被皇太极收买而投靠了后金。这一系列的变化使袁崇焕几年来的努力化为流水,新登基的明朝皇帝朱由检却不顾形势,对他催通过急,以致他只好用五年平辽东的空话来安慰朱由检。崇祯元年中历4月9日,袁崇焕被提升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中历7月,袁崇焕入京觐见崇祯帝。他已预见到必将有人嫉妒陷害自己,所以向崇祯提出这些优虑,并重提“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的策略。

明思宗朱由检刚愎多疑,在位期间虽精明强干,却误杀许多功臣名将

魏忠贤

崇祯正是满怀大志要用袁崇焕一举平定辽东的时候,马上就轻率地许下诺言,让他不要顾虑这些,并将王元臣、满桂的尚方剑收回转赐给他。崇祯的做法不但未能平息廷臣的嫉妒心,反而又让袁崇焕招来边将的怨恨。袁崇焕中历8月初出关,之后便锐意养兵建镇,崇祯对他也是有求必允。袁崇焕因为边镇疲弊已极,想用同后金谈和的办法来拖延时日养兵蓄锐,这时就又出现了一件不利于他的事。后金几次出兵都因皮岛总兵毛文龙的牵制而感到不便,很想借他人之手除掉毛文龙。袁崇焕对毛文龙为非作歹,广敛钱财,冒领军饷而又不尽力作战等事早存不满,便在崇祯二年中历6月5日宣布“十二斩罪”杀了毛文龙。毛文龙虽然战功不多,却也起到了对后金兵的牵制作用,而且军中将领大多是他的亲友,杀了他,对袁崇焕对明王朝都只有害处。

明思宗朱由检刚愎多疑,在位期间虽精明强干,却误杀许多功臣名将

袁崇焕

而对袁崇焕最为不利的是他没有得到崇祯同意就擅杀大将,并且因为要笼络毛的部下,又裁军增饷,引起崇祯疑虑和不满。中历11月10日,后金既已去了牵制,便大举南侵。袁崇焕一路分兵追赶,因分兵于抚宁、永平、迁安、丰涧、玉田诸镇防守,到蓟州镇时兵已不多。后金兵见袁崇焕带兵赶到,就绕过蓟州进通京师。袁崇焕也跟踪而至,驻扎在北京广渠门外。经过二十多天千里奔波,到北京时兵马已疲弊不堪,他提出要进驻城中休整队伍,被崇桢拒绝,只好匆忙与后金兵交战。京城骤遭进攻,城中民心惶恐,对袁崇焕“怨谤纷起”,而他却因千里赴援及时赶到北京,自谓有功,不知已大祸临头了。袁崇焕刚到京师的时候,崇祯帝亲自召见他并赏赐酒食衣物。但当廷臣百姓都说袁崇焕“纵敌拥兵”、“引敌协和,将为城下之盟”时,崇祯也不禁起疑了。

明思宗朱由检刚愎多疑,在位期间虽精明强干,却误杀许多功臣名将

而后金几次败在袁崇焕的手下,已结下深仇,这时又不能战胜疲弊不堪的袁崇焕军,便拿出他们惯用的反间计来除掉衰崇焕。后金将一个被俘虏的杨太监关在帐篷内,让人在帐外说同袁崇焕有密约,然后设法让这个太监逃回城中。这一来,崇祯便完全相信谣言了。崇械二年中历12月1日,将袁崇焕速捕下锦衣卫狱。同袁崇焕一同入宫的大将祖大寿见状,非常害怕,出城后立即带领人马直回辽东。祖大寿曾犯法当死,主帅孙承宗很爱惜他的勇猛,又不能不按军法办理,就暗地里让袁崇焕出面求情而赦免了他,所以祖大寿非常感激袁崇焕的救命之恩。及至祖大寿逃回辽东,崇祯怕他就此反叛,便让袁崇焕在狱中写信招他回来。袁崇焕以国事为重,不计较自己的冤情,写了一封信给祖大寿,祖大寿这才率领江军投到孙承宗手下。

明思宗朱由检刚愎多疑,在位期间虽精明强干,却误杀许多功臣名将

然而到了这时,崇祯还没醒悟过来,仍深信袁崇焕要反叛的说法。袁崇焕曾再三得罪阉党,而与他有来往的大学士钱龙锡,又是定魏忠贤逆案的为首之人,所以阉党的余孽想借崇祯怒袁崇焕的机会除掉钱龙锡,于是竞相弹劾二人,定袁崇焕为谋叛罪。袁崇焕的死,虽然是后金的反间计和阉党报复所直接造成的,而当时的社会矛盾与崇祯皇帝的性格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明廷内外交困,从皇帝到百姓都对袁崇焕寄予了极大的希望,-旦京师受困,则带来更大的失望,并转而成为怨恨。崇祯为人刚愎多疑,急于求成,在位期间,连年杀督抚大臣,有能力的大臣稍有错误就被杀,造成了廷臣边将都不敢有所行动的局面。这些原因加在一起,促成了袁崇焕千里入援反遭枉杀的悲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