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孩子的一些事

和朋友小聚,說到孩子,朋友就一肚子的苦水與苦惱!

今年,朋友接兒子來城裡上小學,原本打算好好的盡父親的責任,但是,才和兒子相處了幾天,就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自己明明是好心好意的,結果,兒子不但不理情,還各種牴觸與不屑一顧,讓他一次次抓狂,一二再而三,有一次控制不住,火氣一上來,忍不住吼了幾句,之後對他無話可說,什麼事都只找他媽,他也樂於清淨,不過,心裡可不是滋味,原本從來沒有吵過架的夫妻,也三天兩頭為孩子的事情吵架!

其實,朋友的問題就是很多從小不管孩子的父母,突然接手管孩子之後遇到的普遍問題;朋友的孩子斷奶之後,一直都是爺爺奶奶在農村帶孩子,睡覺吃飯一切全權負責,朋友兩口子就一心負責賺錢,除了時不時買點玩具讓兒子開心,基本上撒手不管;我和他經常聚餐,但是,除了滿月的時候見過他兒子,到現在上小學了也沒再見過一面,也至於有時候,都忘記了他是有孩子的人!

孩子從小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突然,被接到熟悉而又陌生的父母身邊,難免會有一些情緒,七八歲的孩子已經是小大人了,這個時候已經有自己的小脾氣,可不是隨便就能哄住時候,而作為父母的你的思想可能還停留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給什麼就是什麼的好哄的年紀,應對的方法不對,再用心也沒用,不是他想要的,你付出再多也無濟於事!

對此,父母覺得很受傷,無計可施了,但是,孩子依舊這樣的任性,覺得不可理喻,但是,既然要好好和孩子相處,那就要改變自己的觀念,否則強硬手段只會引起孩子更大的牴觸。

對於孩子的脾氣,可以虛心向爺爺奶奶瞭解,只要瞭解清楚了,就好知道該怎麼辦了,不會覺得孩子無理取鬧了;而孩子身上的各種毛病,也別一味地抱怨是爺爺奶奶慣出來的,對於隔代親的孫子,沒有把孩子慣到無法無天地步就不錯了,能很好的教育孫子的爺爺奶奶沒有幾個,更何況,是農村裡面文化不高的爺爺奶奶;老人幫你帶孩子,已經是非常的辛苦了;孩子身上的毛病自己慢慢讓他改正過來就行。

總之,這樣從小不管孩子,突然把孩子接到身邊的父母,孩子越大越要注意,別動不動就發脾氣,自己覺得對就是對的,這樣只會惡性循環;要學會把孩子當做獨立的人,這個小人已經在你不注意的時候悄悄地長大了,多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尊重他的選擇,你會發現其實於孩子相處也沒有什麼困難的!

建議所有的父母從小多和孩子相處,現在,大多數是爺爺奶奶看孩子,爸爸媽媽就算有時間,也習慣性的玩手機,根本意識不到,孩子需要自己陪伴,孩子到了需要父母來管的時候,一點耐心都沒有,不是動嘴就是動手。

比如,有一次回家路上,看到一個爸爸坐在路邊愉快地玩遊戲,附近自娛自樂的兒子發現什麼有趣的東西,小心拿在手裡,跑到爸爸身邊,突然興奮地大聲喊了聲,爸爸快看我發現了什麼,結果,把他爸爸嚇了一大跳,手機掉在地上,他爸爸第一反應就是,踢了孩子一腳屁股,接著劈頭蓋臉地罵了一頓小男孩,然後撿起手機看了看,又接著教育了一頓小男孩,最後,頭也不回的走了,自始至終小男孩只是默默承受著這一切,看到爸爸走了,只好膽怯地跟在邊走邊玩手機的爸爸身後,自始至終,可能他都不知道爸爸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反應!

我們小時候最開心的是有爸爸媽媽的陪伴,這個是誰也代替不了的,沒有父母陪伴的遺憾一直在我們的心中久久不能釋懷,但是,現在輪到我們做了父母,我們卻習慣性的找各種合理的藉口來拒絕和孩子的相處時間,真的忙到一點陪伴孩子的時間都沒有又有幾個!

孩子成長都是一段一段的,如果錯過了孩子需要陪伴的階段,就算你有再多的時間也是於事無補,孩子已經不需要了!因此,孩子動不動找你的時候,值得你擠出一點時間陪陪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