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背后的疑点,杀神白起真的坑杀了赵军40万吗?

战国时期起决定性作用的一战——长平之战,一直以来都受到世人的关注。这场秦国一代名将,被称之为杀神白起指挥的战斗,现在我们来大致的介绍一下这场战斗。

长平之战背后的疑点,杀神白起真的坑杀了赵军40万吗?

周赧王53年至周赧王55年(一说是周赧王55年农历4月至9月间,又一说是周赧王54年年初至55年9月),秦国军队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惨败,秦国获胜占领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

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战争中的赵国由于连年的战争,国内粮草消耗严重。秦国方面虽然战线更长,但国力远胜于赵,赵王怕再拖下去对赵更加不利,于是弃用偏于防守的名将廉颇,而起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领,组织进攻。秦国暗中换上白起,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以赵“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封号)”,白起“乃挟诈而尽坑杀之”结束。史料主要源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的记载。

长平之战背后的疑点,杀神白起真的坑杀了赵军40万吗?

然而,这场著名的战役背后却隐藏着非常多的疑点值得我们去探究和思考。

首先,长平之战参战人数问题。按照司马迁的记载,这场战斗秦国和赵国各投入50余万战士。而实际上,受制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动员能力等,秦赵两国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士兵投入战斗。正如后世军队出征经常称百万大军,其实只有十余万人是一个道理,长平之战双方军力也有虚假成分。按照白起自己的说法,长平之战秦军伤亡过半:“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那么按照秦军也投入军队50万人来算,当时秦国军队仅剩20多万,那么赵军被坑杀的45万降军,没有理由会向只有20余万的秦军投降。另一方面,秦国以50多万兵力远征作战长达3年之久,按照每个士兵平均每天吃两斤粮食来计算,每天要消耗100多万斤粮食,还不包括马匹的消耗,这样的供应在当时的生产力来说,无疑是天方夜谭。

长平之战背后的疑点,杀神白起真的坑杀了赵军40万吗?

其次,作战双方用兵战术上的疑点。以《史记》描述,当赵括率50万赵军迎敌之时,白起敢于仅用2.5万人去堵截赵军撤退,以5千骑分割穿插赵军中路。以冷兵器时代作战原则而言,这样的兵力运用无异于以卵击石。而且,在当时,赵军一旦投降就意味着被斩首(按秦律,士兵只有斩首敌军才能获得爵位,因此秦军勇于杀敌,不尚受降)。40万“燕赵慷慨悲歌之士”在主帅赵括英勇战死的情况下投降的可能性很小。

再次,作战结果和现代考古学之间存在疑点。今天的考古发现证明,埋藏于长平古战场上的尸体大多是在身着甲衣、手持武器状态下被埋藏于地下,可以证实是“战死”而非“坑杀”,且数量仅有数百上千人,绝无“四十万”之多。长平之战无疑是一场带有文学描述和充满“丰富想象”之战。

长平之战背后的疑点,杀神白起真的坑杀了赵军40万吗?

对照其他史料发现,赵军的主帅赵括其实并非如《史记》所记载的只会“纸上谈兵”,他在长平之战中选择主动出击其实是有原因的:一是赵军粮饷不足、后勤供应中断,必须采取速战速决的策略;二是赵王怕拖下去对战局不利,急于与秦军决战,不惜临阵换将,而换赵括的目的,就是尽快决战;三是廉颇在战争前期屡战屡败,但赵军自赵武灵王时期建立了擅长于主动进攻的骑兵,而非防守,因此军心士气低落。

事实上,作为儒家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史记》作者司马迁对把“法治”作为立国精神的秦国一向持强烈的“文化对立”立场,所以在著史时有意识通过“长平之战”的夸大其词来强化后世对秦国的“残暴”和“恶政”印象,并为继之而起的大汉王朝“背书”。另据史料记载,司马迁六世祖司马靳曾作为白起副将参与长平之战,后因秦王猜忌白起而和白起一起被赐死,国仇家恨集于一身,司马公又怎能不添油加醋以抹黑秦军“暴行”?因而,深入研究诸如“长平之战”一样的所有被历史烟云掩盖的著名战例,正是现代军人科学引鉴历史、汲取古人智慧、探索未来制胜之道的重要使命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