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安倍宣佈緊急狀態,卻不封城、全憑國民自覺,會奏效嗎?

日本安倍宣佈緊急狀態,卻不封城、全憑國民自覺,會奏效嗎?

最近,日本的疫情逐漸加重,為此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開始宣佈日本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對於日本,我們的問題是,日本為何採取的是不封城,靠國民自覺的這樣一種緊急狀態?通過新聞報道,我們瞭解到,日本的安倍政府對這7個疫情比較嚴重的地區給出的緊急狀態,是一種“要求”。根據日本的相關法律法規,安倍政府的這種“要求”沒有強制性,因此一些經濟主體,如一些商店、書店、餐館等,他們都可以可以接受安倍政府給出的這種關門的“要求”,同時也可以拒絕接受這種“要求”。據悉,除了“要求”之外,安倍政府的進一步的強制措施就是“指示”。是無論是“要求”還是“指示”,都沒有強制性,那麼問題來了,日本政府為什麼採取的是一種非常強制性的措施,而不是政府強制性的封城呢?

日本安倍宣佈緊急狀態,卻不封城、全憑國民自覺,會奏效嗎?

本號認為,首先,安倍政府宣佈日本這七個地區進入緊急狀態,實際上就是一種示警。它就是一種警告,為的是告訴世人,日本的疫情已經嚴重了。畢竟,緊急狀態的是有法律依據的:據日本NHK電視臺報道,3月13日,日本參議院以多數贊成票,表決通過了《新型流感等對策特別措施法》修正案。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這一修正案讓日本政府為防控疫情而採取“發佈緊急事態宣言”具備了法律基礎。

第二方面,日本政府的這種非強制性的措施,實際上是對“不麻煩別人”的國民自覺性的一種高度信任。我們知道,日本國民的文明程度是比較高的,個人素質是比較高的。在日本文化中,“不麻煩別人”,這是一種常識性的文明和文化。在疫情面前如何才能不“不麻煩別人”?當然是自己不感染疫情,如果自己感染,那麼,就要自我隔離,做好隔離不去傳染別人。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國民會做好自我防護,而這些商店這些商家也會進行關閉店門,避免傳染或者成為傳染源。

問題來了,日本的國民文化程度真的這麼高嗎?

我們知道,日本是一個島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因為地震,所以導致國民的憂患意識、危機意識都是比較強的,而且,在大地震這種危機面前,日本人形成了聽從命令,服從指令的一種常態化意識。所以,當安倍政府提出這些“要求”的時候,廣大國民大部分是會去主動遵守的。如果不去遵守會怎麼樣?日本人很難接受別人的白眼,特別是自己做的不對的時候。這時候別人的這種白眼就相當於戳他的脊樑骨,他們無法做到問心無愧。

日本安倍宣佈緊急狀態,卻不封城、全憑國民自覺,會奏效嗎?

第三個方面,日本採取的這些措施,也反映了安倍政府對於疫情相對而言還算比較樂觀。如果疫情進一步加重,而一些商家、一些人員沒有真正去服從命令,那麼,除了道德上的民眾譴責之外,政府估計也會進一步採取相應的措施。也就是說,隨著日本疫情的逐步加深,日本會採取的相應措施就會越發強有力。這種靠國民自覺性的緊急狀態不會是長久之計,它應該是日本疫情發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階段的臨時性措施,不會是常規性措施。總而言之,如果日本疫情在這種緊急狀態下可防可控,那麼,日本的政府採取的措施不會進一步強化,如果疫情難以控制,那麼其措施必然會進一步走向強硬。關注本號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