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個微信群,一頭連著家鄉,一頭連著海外

“謝謝諮詢群這個平臺,

謝謝福建僑務部門、

醫生和同胞們的幫助和鼓勵,

我燒退了,可以正常進食了。”

3月30日下午,在菲律賓馬尼拉工作的28歲的江蘇人葛先生在菲律賓僑胞新冠疫情諮詢群裡留言。

原來,前幾天,葛先生髮燒了兩天,“我在這邊沒有親人,也不敢去醫院,經福建的朋友推薦,加入諮詢微信群,向醫生求助。”葛先生說。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人民醫院醫生陳淑嬌看到葛先生的留言後,向他詳細瞭解了症狀,一面進行心理安撫,一面給予用藥指導。

看到“孤身一人”的葛先生的求助,一場愛心接力自發開始了。在菲的熱心僑胞們去藥店買了藥品、口罩、食物等物資送到葛先生家。

“按照醫生指導,經過兩天休息和用藥,我燒退了,得到素不相識的福建同胞們的幫助,真的很感動!”葛先生說。

“在海外疫情蔓延初期,我們嘗試將我省呼吸科、中醫專家引入海外鄉親群,安撫情緒,提供及時的醫療諮詢,取得較好效果。”省僑聯有關負責人介紹。

緊接著,省海外聯誼會、省僑聯、省衛健委按照“一國一群”方式,組建了26個海外僑胞醫療諮詢微信群,每個群裡都有中醫、西醫、心理三類醫生在線提供遠程醫療諮詢,各級僑辦、僑聯陸續開通12320衛生健康熱線,有針對性地為海外僑胞提供線上診療諮詢、心理援助和防疫知識等服務。

26个微信群,一头连着家乡,一头连着海外

泉州市僑聯收到留學生贈送的錦旗

近一個月來,26個諮詢群發揮上下相聯、內外互通,團結全球僑胞、歸僑僑眷齊心抗疫、科學抗疫的重要作用,成為海內外聯手戰“疫”的“福建鐵軍”。

“除了緊急情況我們給予實時解答外,每天僑胞們在群裡接龍提問,20時至22時,醫生們按順序集中解答問題,遇到疑難問題,由專家團隊研判診斷,再及時回覆。”負責對接菲律賓僑胞諮詢群的省僑聯幹部林武告訴記者,同時,工作人員每天整理群裡的問答案例,通過當地僑領,當地華人平臺和各個社團的微信群中,擴大知曉度。

在一份長達近5000字的專家解答彙總中,記者看到,僑胞普遍擔心的一個問題是:有發熱或者呼吸道症狀,自己懷疑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但因當地醫院資源所限無法做檢測。專家們從心理、飲食、用藥就醫等方面給出多條建議,同時將僑胞們最為關切的問題分為病毒、藥物、身體出現的部分症狀三大類,給出詳細解答。

微信群人數有上限,如何更好滿足廣大海外鄉親的需求?

“諮詢群這一平臺已經形成了良性循環,人數穩定在490人左右,問題得到解決的僑胞自覺退群,讓有需求的鄉親們再加入進來,同時,留出一定空間,以備緊急情況。”林武說。

據悉,不僅是菲律賓僑胞新冠疫情諮詢群,在我省僑務部門和海外各地僑團、僑領的共同努力、組織下,美國、意大利、英國、法國等國家的海外僑胞諮詢微信群也都接近滿員,保持有序運轉,最大限度惠及廣大海外僑胞。

“微信群就像一個大家庭,帶來家鄉的溫暖,緩解大家的緊張情緒和焦慮心理,最重要的是,引導大家做好防護措施,增強戰勝疫情的信心。”英國寧德商會會長陳勇說。

線上雲關懷,溫暖僑胞心;線下解難題,送去及時雨。

4月5日,有海外社團向福建省海外聯誼會發來一封協助函,希望幫忙協調解決一批物資通關問題。

“收到協助函後,我們立即聯繫了社團負責人,解釋報關相關政策,同時,聯繫當地報關公司,商請該省海聯會給予幫助,目前這批物資處於報關待運出狀態。”省海聯會幹部介紹。

像這樣的事例還有不少。全省僑務幹部分別與近90個國家的330個僑團、華文媒體及華校建立“一對一”精準對接,跟進了解海外鄉親的最新動態與訴求,盡最大努力幫助解決困難。

26个微信群,一头连着家乡,一头连着海外

晉江市僑聯繫統馳援旅菲同鄉會一批物資

面對海外防護物資緊缺難題,社會各界積極響應捐資捐物。據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7日,各地市向海外捐贈口罩999.102萬個、手套26.71萬隻、防護服11221套,以及呼吸機、防護面罩、手持消毒儀、測溫計、蓮花清瘟膠囊、中藥沖劑等。

海外僑胞團結互助、共克時艱。新西蘭閩籍社團捐贈的一批口罩已從奧克蘭發往新西蘭全國各地;在英國倫敦的永春籍林雲雅女士關掉經營的商鋪,將店內物品贈送給當地民眾,並主動承擔起照顧留學生生活起居的責任;西班牙福建同鄉會通過微信群籌集善款2.5萬多歐元,多方採購醫療物資支援當地……

德國福建同鄉聯合會在《告同胞摯友書》中這樣寫道:

“心之所盼皆為安,

行之所向盡為康,

誠待春暖花開時再重聚。”

26个微信群,一头连着家乡,一头连着海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