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20年教師工資上調新政策

在即將進入2020年,2019年末,教育部最新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這些政策與2020年全國教師的工資、職稱和工作量有關,本文將進行詳細解讀。

教師工資: 2020年把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作為督導檢查重點

教育部網站2019年12月20日內容:2020年,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將把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收入保障情況作為重點內容進行督導。

教育部:2020年教師工資上調新政策

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結合當地實際,於2020年上半年對本行政區域內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收入落實情況組織督導檢查。對發現政策落實不到位的,要採取約談、問責等多種措施督促整改。

這就意味著,教育部將對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進行重點督導,教師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將會進一步落實。另外,隨著事業單位改革的完成,全國事業單位的規模將會縮小, 國家將會騰出更多的資金用於事業單位,義務教育屬於公益一類的性質不會改變,只會加強,這就意味著,中小學教師的工資待遇會進一步提高。

教師職稱: 部分省、市的職稱政策倒逼教育部進行全國性的”職稱改革“

在2019年,山東、河南率先實施了教師職稱改革,對在鄉村學校工作夠一定年限的老師,不受單位結構比例限制,可直接審評高級職稱。這些政策在實施之前,至少會對教育部進行申報和備案,也就是說,教育部是知情的,即使不知情,

這些政策已經引起全國教師的共鳴,倒逼職稱制度改革已是”箭在弦上“。

也就是說,在2020年,各省、市將會出臺更多有關教師職稱改革的方案,會對一線教師釋放更多的職稱改革紅利。

教齡津貼、班主任津貼和各種補 貼

現行教齡津貼政策是從1985年開始實施的,最高10元的政策讓一線教師所詬病

河南省已經實施了每增加一年教齡增加10元津貼的政策,相信其它省份也會在2020年推出相關政策。

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部分省份已經單列了班主任津貼,並制定了詳細的方案,2020年定會在更大範圍內推廣。

其它補貼也會更加完善,像鄉村生活補貼、邊遠地區補貼等會進一步規範。

工作量: 減少各種迎檢,讓老師們安心育人

2019年12月16日,教育部發布了《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

《意見》規定:堅決克服重留痕、輕實績的形式主義的做法,不得以微信工作群、政務APP(應用程序)等上傳工作場景截圖或者錄製視頻等方式來代替對實際工作的評價。

確保對中小學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在現有基礎上減少50%以上。堅決減社會事務進校園,減少報表填寫工作和抽調借用中小學教師事宜。

為教師減負,就能夠讓老師們把更多精力放到教書育人的事業上去,放到立德樹人的使命上去。迎接不完的檢查、填不完的表格都將成為歷史。

從2019年教育部和各省市的政策來看,2020年,教師工資待遇、職稱制度、各種津貼補貼和工作量都會有很大的變化,它會向著一線教師期待的方向前進。

總結一下,重點在以下四點

1、教師績效工資改革

管理人員、骨幹教師津貼是教育部門另外劃撥資金髮放,並實行績效增量工資。這項改革措施不僅能夠增加教師個人收入,還能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

2、鄉村教師補貼改革

2015到2020年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是通過提高教師待遇留住優秀人才,目前各地均開展試點工作,切實增加鄉村教師薪酬。例如,福建補助標準從200元提高至600元,除此之外還可享受每人每月300元的鄉鎮工作津貼。

3、教師目標考核改革

公務員、國企職工、私企職工在年底會得到年終考核獎(年終獎),目前安徽合肥、蕪湖部分地區探索實行教師年終目標考核,每人每年大約能拿到3萬元,這對於廣大教師來說的確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

4、教師車補改革

部分地區在變相實施教師車補試點,根據教師教齡和居住地確定發放額度,由此推測教師未來工作倖福感將大大提升。

總之,2019年部分地區明令指出教師待遇不得低於當地公務員,不少教師對未來待遇調整充滿期盼。雖說網傳2020教師工資改革後可翻一番有些誇張,但明年教師待遇上漲是可以肯定的。

不同的聲音:

網友:其他職業可以一切向“錢”看,但是教師不能

一直以來,教師給大家的印象是“聖潔”、不食人間煙火的“神化”角色,直至今天,很多人還這樣認為,說明人們對教師這一職業的心理預期很高。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教師職業一直是“清貧”的代名詞,人們認為選擇了人民教師就註定一生清貧,如果教師一心向“錢”看,一定是師德有問題。

網友們的看法雖然有失偏頗,但是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一些教師“不務正業”,他們頂風違紀,違規辦班,通過明示或暗示家長,讓家長交不菲的費用,把孩子送到自己的課外輔導班上課,來賺取金錢。這雖然是個別現象,但是卻影響整體教師形象,讓網友對教師群體產生了誤會。

一線教師:我們要生活,提高工資就是尊重老師

一線教師認為,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

教師崗位首先是他們謀生的一份職業,只有提高教師工資待遇,老師們才能安心工作,有利於教育事業的發展。在當今社會,光明正大地談“錢”並不丟人,老師們也不願一身“銅臭味”,主要是因為工資太低。

房價居高不下,生活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教師首先要有尊嚴地活著,人們尊重教師,教育事業才有希望,如何提高教師地位呢?工資增漲就是對教師這一職業最大的尊重。

◆ ◆ ◆ ◆ ◆

談錢,才是對老師最好的尊重

好校長跟教師談錢,壞校長才跟教師談情懷。

倘若問一些校長給老師們發了多少錢?

校長們大都會說:年輕人不要談錢,要著眼於成長、著眼於未來

普通老師思想覺悟不高,他們需要這一點錢來滿足基本的衣食住行,妻兒老母的吃喝拉撒。

對他們來說,錢就是命。

他們也想要詩和遠方,但他們知道,通往詩和遠方的路費都很貴。

沒錢,寸步難行。

愛不愛一項職業,嘴上說的不算,身體最誠實。

教師不能談錢,似乎是社會共識。因此,老師們在公共場合,也確實很少談錢。一是不敢談,二是羞於談。

還記得網上那個舉報老師買車的家長嗎?因為看到孩子的老師買了一輛十幾萬的車,就舉報老師一定收了不義之財。

“老師工資那麼低,他從哪兒弄的錢?”

想想真是可笑又悲哀呀。連家長都知道老師工資低,買不起車,何談教師職業的幸福感?

如今的社會,幸福感不會全部來源於金錢,但一定與金錢有關。

還有一個家長,教育自己的孩子說:“你要是不好好學習,長大後就會像你們老師一樣,窮一輩子。”

另一個家長更傷人。因為老師騎一輛自行車上班被該家長投訴,說是這樣對學生的影響不好,會讓學生認識不到“知識就是財富。”

看看,連窮也成了老師的罪過。

馬雲曾說,年輕人為什麼辭職,原因有兩個:一、錢沒給到位;二、心委屈了。

現在的欠發達地區公立學校,年輕教師每月到卡工資普遍僅兩千多,年收入不到四萬元。不少人幹幾個月就辭職了,基層學校缺編嚴重。

總有校長吐槽現在的年輕人不能吃苦,沒有奉獻精神,但他們不明白的是, 年輕人也能吃苦,只要錢給到位,什麼姿勢都會。

這屆年輕老師不好騙了,不談錢,光談情懷,就是跟他們耍流氓,他們不會再傻乎乎地上當了。

如果一個校長只跟你談情懷,不跟你談錢,請你一定要保持警惕和冷靜,不要被他忽悠。

他說得再好聽,你也不要忘記了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和家庭。

談錢,才是對教師最好的尊重。

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的方法有很多。談錢,絕對是最簡單粗暴高效的一個。

教師不是“神”,不可能不食人間煙火,但是渾身“銅臭”肯定是不對的。一線教師認為提高教師工資待遇就是尊重教師的觀點並不是毫無道理。你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