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华严寺: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

大同是中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九大古都之一,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的美誉,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境内古迹众多,以云冈石窟、北魏悬空寺为代表的北魏文化,以华严寺、善化寺、观音堂、觉山寺塔、圆觉寺塔为代表的辽金文化,以边塞长城、兵堡、龙壁、明代大同府城为代表的明清文化,构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可以概括为平城文化、边塞文化和佛教文化。

大同华严寺: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

北京离大同不算太远,开车大约4个小时的车程,早上出发中午就到了,华严寺非常值得一看的景点,门票旺季50元,淡季40元。

大同华严寺: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

华严寺创建于辽代清宁八年(1062年),兼具辽国皇室宗庙性质,地位显赫,后毁于战争,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建,辽、金两代,平城(今大同)都是当时的别都,该寺受到皇室的重视,数百年间都是云中巨刹,明初,寺院被没收为官产,明宣德、景泰年间重修,明中叶后分为上下两座寺院,各开山门,自成格局,1963年上、下两寺连为一体,统称为华严寺。

大同华严寺: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

寺院占地面积16600多平方米,上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分为两院,有山门、过殿、观音阁、地藏阁及两厢廊庑,下寺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有辽代塑像、石经幢、楼阁式藏经柜和天宫楼阁等,寺名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取“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的大乘教义而命名,寺院坐西向东,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是我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

大同华严寺: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

普光明殿,毗卢遮那佛音译为“光明普照”,大殿由此得名,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前出抱厦,殿内塑有“华严三圣”,中为毗卢遮那佛,左文殊菩萨,右普贤菩萨,环殿壁画绘《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以文殊、普贤和观自在菩萨的造像为中心分为三大部分,讲述了散财童子在文殊菩萨的教诲下,参访五十三位老师,求得善知终成真觉的故事。

大同华严寺: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

普光明殿内“华严三圣”塑像,三尊佛像是仿下华严寺的辽代彩塑做的,用的是辽风,两位菩萨的华冠、衣饰完全仿自下寺的菩萨,虽然神韵上似乎比较偏向宋元,但整体不错的。

大同华严寺: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

大雄宝殿,是金代的地基、辽代的殿、明朝的塑像、清朝的壁画。殿里有32座明朝佛像,中间站立的是释迦牟尼佛,后方是五方佛,两侧的塑像身体前倾,表现了对佛的敬重,殿里的壁画据说是历时30年才完成,在佛坛两侧的台基上侍立着二十尊天王彩塑,身高2.8米,是一组极为精彩的塑像,二十尊天王彩塑神情生动,姿态各具魅力,属明代泥塑中的上品之作,二十位护法天王身躯都向前倾十五度,表现出了护法天王对佛的虔诚和崇敬。

大同华严寺: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

华严塔,是国内第二大木塔,塔内有地宫、木佛和舍利,进塔必穿鞋套后才能进入,鞋套在入塔口自取穿戴,不用另外付费,入门右侧是地宫入口,地宫为铜制,中央供奉着慧明大师的佛舍利,左侧是上塔的楼梯,楼梯陡上下需小心,塔内的佛像均为香樟木雕刻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