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育兒日記:雞飛狗跳第3年,生活處處有驚喜!

01


育兒的日常經常會被孩子“氣到半死”,因為孩子總是不按常理出牌,而且還越大越不受你控制,每天被娃氣的哭笑不得。經常要深呼吸,告訴自己要冷靜。

我的育兒日記:雞飛狗跳第3年,生活處處有驚喜!

前段時間兒子經常摔東西,有些是公仔還有些是易碎品,儘管我已經把易碎品全都收了起來,但還是趁我不注意摔了不少杯子。


前段時間還常常趁大人不注意爬窗戶,爬到比自己身高還高很多的地方,臉上滿滿得意的表情。儘管我已經不下一百次警告他,爬窗危險。


對孩子來說,“水”是最好玩的。為了玩水,兒子趁我不注意,拿起水杯跑到地板上倒掉,然後學小豬佩奇在一攤水上蹦蹦跳跳~跳過一輪之後,還要嘗一下這片水的味道!


嗯~? 好像沒有杯子裡的好喝。


如果孩子第二天腹瀉了,需要忐忐忑忑的把家裡全部大消毒一遍,很自責沒有看住孩子,讓他吃了不該吃的東西。


反覆爬上櫃子去觸碰高處的“危險的東西”;站在床頭閉著眼睛往後躺,整個身體呈一字型撲通倒下來......


越危險,就越愛玩,越不讓他玩,他越要玩。

我的育兒日記:雞飛狗跳第3年,生活處處有驚喜!

02


做父母之後,心臟要很強大。因為要經歷很多個七上八下、戰戰兢兢、驚心動魄的時刻。


有一次,兒子要我背背,我慷慨的答應了。沒想到小傢伙爬到我的後背之後,突然往後倒呀!情急之下我去拉住他的手臂,免得他摔得太嚴重。這一拉出事了,孩子握著一邊手臂說疼。當時立刻就往醫院跑,也不敢去動那隻手。


拍了片子,醫生說是半脫臼。還好稍微“整骨”一下就好了。不過醫生說,以後要注意,以免反覆。 全程這個心,真是戰戰兢兢的,嚇死人了。


還有一次,孩子趁我不注意,偷偷開了玄關的柵欄(開柵欄的小技巧已完美掌握),一溜煙跑到走廊去了。要不是我反應快,一個箭步過去把孩子抱回來,估計已經按電梯下樓玩兒去了。


那個時候孩子不到兩歲。丟娃,不就是分分鐘的事情嗎?要是真丟了,不得要了你的命啊!細思極恐。

我的育兒日記:雞飛狗跳第3年,生活處處有驚喜!

03


雖然每天有生不完的氣,不過孩子也有感動我的高光時刻。 有一件事情,我想我會終身難忘。


那時候兒子兩歲半,我在廚房忙碌的時候,兒子爬到衣櫃旁邊的窗戶上玩(窗戶已經安裝了護欄)。衣櫃上面放著拆分了的滑梯,當我趕過去的時候,他正好墊著腳去拉上面的滑梯呢。在滑梯快要砸向孩子的前一秒,我衝過去抱住了孩子,滑梯掉下來重重的砸到了我的肩膀和手臂。


那一刻,我身後頂著滑梯,故作鎮定,假裝不疼(怕嚇到孩子),慢慢地先把孩子抱下地板。不過孩子沒有放手離開,而是緊緊地抓住我的手臂往下拉,意圖要讓我一起下來,並且睜大眼睛對著我說:“媽媽危險,媽媽危險!”。


那個瞬間,孩子的眼神真誠而明亮,又充滿了擔心和害怕。 那也是我第一次,從兒子的眼睛裡看到了對我的擔心。


還有最近一次,晚上我帶孩子進屋哄睡。睡前想給孩子講個故事,正要下去拿書架上的繪本。剛要下床的時候,腳指頭被床褥勾住,身體從頭到腳的往下滾了下去,摔了個狗吃屎。

那瞬間砸的我膝蓋很疼,就喊了一聲。結果,坐在床上的兒子立刻哭了起來。 我又被兒子感動,又覺得自己太搞笑,一時間哭笑不得。連忙說:“媽媽沒事,沒事啦~ 哈哈哈!”


其實,這些育兒的瑣碎日常,看著很平凡的事情吧,但對媽媽來說,不經意間真的很受感動。過去一千個育兒的日日夜夜,用一點一滴的心血把孩子精心養大。


本以為孩子還小呢,沒想到這麼快,孩子懂事了,會關心媽媽了。

我的育兒日記:雞飛狗跳第3年,生活處處有驚喜!

04


  • 面對“熊孩子”,我們需要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問題。


很多時候孩子淘氣,並不是真的要搞破壞,而是孩子對周圍的事物好奇,想一探究竟。就像爬高,他可能聽你說了無數遍:“危險!”,但就是想上去看看,感受一下不同高度嘛。尤其是從高處往下跳,感受到了自由落體的速度,很爽。


就像玩水也是出於好玩,孩子不像大人那麼理智,也不像大人那麼有自制力,想不到衣服弄溼了要怎麼辦,地板髒了要怎麼擦。


對於孩子的這些“不良行為”,理智科學的分析,只是他在探索世界,挑戰和嘗試新鮮事物的方式而已

這都是孩子有好奇心和探索欲的表現呀!


  • 面對挑戰你耐心的孩子,需要使用些技巧,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除了制止孩子不要做之外,我們可以用一些方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用不易碎的東西代替易碎品,把孩子爬高的地下墊個墊子,做好保護措施,對愛玩水的孩子,我們進衛生間拿大浴盆玩個夠。


孩子嘗試過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滿足之後,就不會再去挑戰了。畢竟孩子的專注力有限,過段時間又轉移去玩別的了。


  • 不斷打磨自己的脾氣,培養耐心。


打磨脾氣這事,做起來其實不容易,尤其是生氣的時候就更難了。我想很多父母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吧,生氣的時候,一個控制不好就對孩子大聲斥責,過後看著孩子熟睡的臉龐,像個天使,馬上又後悔不已。


所以在認識到自己生氣的時候,要及時調整回來,可以用冷靜、嚴肅的表情面對孩子,讓孩子知道錯誤。同時組織好語言,用孩子容易理解的話來跟孩子溝通。絕不以發洩情緒為目的。


育兒同時是不斷審視自我的過程。我經常能在我的育兒日常中,看到自己性格的缺點,當然還有不少閃光點啦~哈哈


對於經常做出“不良行為”的孩子,儘量不帶情緒的正面管教吧。

最重要的是,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哦!


#我的育兒日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