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多次“表態”,剛需或將獲益?

對於傳統的中國人來說,房子的意義十分重大,不僅僅是居住的場所,更是家的象徵,是“避風港”。縱觀世界各國,似乎只有中國人對房子格外偏愛。其實大家會產生這樣的想法,也是一件能夠理解的事情。

中國人之所以對房子格外偏愛,無非是這幾個原因—房子是一件民生產品,和教育、醫療等方面有著很緊密的聯繫;過去很多年中,房子都是一件“金融投資品”,很多人藉著買房實現“暴富”……

正是因為房子對於中國人來說,十分重要,所以大家才會格外關注房地產行業的一舉一動。中國樓市是典型的“政策市”,近些年國家對於房地產行業的調控十分“嚴格”,幾乎每一年都會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樓市調控,2019 年樓市調控依舊不俗。

據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中央層面針對房地產市場調控明確表態或者出臺相關政策的次數在48次左右。從全國範圍內來看,據中原地產數據中心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房地產調控次數高達620次,刷新了歷史記錄。

央行多次“表態”,剛需或將獲益?

進入2020年之後,全國樓市調控的步伐依然沒有停止,很多地區都出臺了新的調控政策,不過方向面不一樣,有些城市選擇“稍微放鬆”,有些城市卻選擇繼續收緊。

事實上,除了各地出臺了很多新的調控之外。今年以來,高層也是多次“表態”。國新辦在3月16號這一天,就2020年1月和2月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辦了發佈會。毛盛勇提到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樓市調控定位還沒有產生改變。並且,毛盛勇還提出不能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政策。

除了毛盛勇“表態”之外,央行在前一段時間也是多次“表態”,時間點分別是2月17號、2月19號、2月22號、3月3號。央行四次“表態”中,多次提到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個定位。除此之外,還提到了要落實好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

不管是毛盛勇的“表態”,還是央行的“表態”,都釋放出了一個信號,就是短時間內“房住不炒”定位並不會產生改變。這也就意味著,短時間內我國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大方向不會產生改變,主要還是以健康穩定發展為主。

央行多次“表態”,剛需或將獲益?

在這樣的背景下,房企過得如何呢?裁員、降薪都來了……

自從2月底以來,裁員、變相降薪、調整組織架構等一系列的舉動在大中小房企悄然上演,就連一些知名房企都走上了裁員之路,比如:華夏幸福。不過華夏幸福對外表示是,公司一直都有檢視組織架構和業績導向的傳統,每年都執行10%到15%的基於業績人員的調整,今年正好趕上了組織架構調整,涉及部分組織整合,所以產生了人員流動情況,不過並不涉及大幅度裁員。

自從國家對樓市調控以來,房企之間的分化就越來越明顯,如今,房企之間的分化又加劇了。據Wind數據顯示,截止到3月29號,167家A股房企和赴港上市內房股發佈2019年年報,合計營業收入是4.26萬億元,同比增長了22.77%。雖然營業收入同比出現了增長,但是淨利潤卻出現了下降,同比下降7.56%。

具體來看,Wind數據顯示,截止3月29號,37家A股房地產公司發佈了2019年年報,合計營業收入是1.5萬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合計1263.37億元。其中,天保基建、金科股份、保利地產等25家A股企業實現淨利潤同比增長;南國置業、沙河股份等12家公司淨利潤同比下降。

此外,據130家赴港上市內房股透露的2019年年報顯示,合計實現營收2.76萬億元,同比增長了22.7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是4866.31億元,同比減少12.46%。其中,融創中國、碧桂園等67家赴港上市內房股實現淨利潤同比上漲;太古地產、長實集團等63家公司淨利潤同比下滑。

營業收入同比出現了上漲,但是淨利潤卻出現了下降,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開發商開啟了“打折潮”賣房。

央行多次“表態”,剛需或將獲益?

馬雲言中?央行宣佈,釋放“不尋常”的信號,1類人或將獲益

上面種種信號都向我們表明了一點,就是2019年對於房企來說,是不容易的一年。其實,這一點連馬雲都曾經“肯定”了。馬雲在2019年上海市浙江商會年會上面表示,2019年是不容易的一年,但是做企業的人都知道,每一年都不容易,不過2019年是很多企業都不容易。

到了年底,自己一天就收到很多朋友的借錢電話,一天之內5個電話。過去一個禮拜要賣樓的朋友,大概有10個,這確實是不容易。

央行多次“表態”,剛需或將獲益?

馬雲這句話“戳中”了很多房企的“傷心處”,事實上,房企不僅僅是去年日子難過,今年日子也不怎麼好過。據《21世紀經濟》報道,巴曙松曾經表示,今年7月是房企債務壓力高峰時期。據數據顯示,今年房地產行業到期債務是1.46萬億,其中7月份是到期高峰期,達到1490億。

在這樣的背景下,房企為了能夠保證自己資金鍊不斷裂,很有可能會降價賣房。如果房企真的能夠降價賣房,那對於剛需購房者來說,這顯然是一則好消息,而且就在最近剛需購房者又迎來了一則好消息。

央行3月30號發佈公告,宣佈開展500億元的逆回購操作,期限是7天,中標利率是2.20%,和之前的2.40%相比,下降了20個基點。原本逆回購對於大家並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但是據利率定價機制和歷史規律看,正常情況下,逆回購利率和和MLF利率下降,將會直接帶動LPR的進一步下降。

LPR如果真的下降了,那意味著剛需購房者的成本將會進一步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