繭居族、孤獨死! 孤寂讓人折壽比抽菸酗酒還可怕

繭居族、孤獨死! 孤寂讓人折壽比抽菸酗酒還可怕


繭居族、孤獨死! 孤寂讓人折壽比抽菸酗酒還可怕


瘟疫宛如世界末日降臨,鎖國、封城、管制、關閉紛沓而來,人們被迫隔離。於是,社會疏離亦催生了孤寂這隻隱形病毒,它沒有具體形象,測不到基因序列,卻會趁虛入侵,潛伏心底,以情緒困擾當養分,逐漸長成足以噬人的“黑洞”。《遠見》最新調查發現,超過四成的民眾經常感到孤寂,青少年更是高風險族群。專家認為,孤寂雖然不算是疾病,卻讓身心不健康,導致各種致命疾病,連帶造成的損失與社會成本,恐將拖垮各國財政。面對孤寂來襲,我們又該如何對抗?作家歐陽靖、資深媒體人高愛倫,以過來人經驗,分享他們戰勝孤寂秘訣。臺東書屋則是用溫暖與故事,陪伴偏鄉孩童長大。隨時關心身邊的人,別讓孤寂封了城!


報紙一打開,滿滿10頁盡是令人哀傷的訃聞,這是義大利人在疫情蔓延三月天的日常。因感染病毒而往生的患者,孤伶伶躺在床上,孤獨死去、無人送終,唯一留下的,是報紙上的遺照。


即便在全球疫情控制最得宜的臺灣社會,人們生活亦出現截然不同的色調……。


身為會計師事務所負責人的吳先生,因女兒從三級疫區回來,居家隔離14天期間,夫婦倆很怕影響鄰居,幾乎足不出戶,工作靠遠端視訊,吃飯靠外送,儘量遠離人群。


為此,夫妻倆小心翼翼,只敢趁離峰時間才出門倒垃圾,孰料,隔天還是被鄰居白眼。


反群聚、隔離常態化 孤寂病毒悄悄蔓延


“社區竟要求我們家的垃圾別跟他們放一起,”向來位居社會主流、人緣極佳的吳先生,想都沒想到,他竟也有飽嘗歧視滋味的一天,他自我解嘲:“至少,平常各自忙碌的家人感情變好了。”


另一位居家隔離的林小姐,在解禁後,發現同事們會刻意保持距離,甚至在她面前歇斯底里洗手。原本她以為隔離是苦悶的,出關後卻親身經歷人際間無形的隔閡,遠比空間隔閡更令人畏懼。


再看臺灣首例確診新冠肺炎女臺商,在新聞曝光後,遭網民肉搜、攻擊謾罵,她寫道:“我打破臺灣的0,我很抱歉,但沒人願意生病……。”


一隻新冠病毒,竟讓中古世紀獵巫悲劇重演,瞬間摧毀人與人的互信與連結。隨著確診案例一一傳出,肉搜、歧視、排擠……,就在你我的生活中上演。群眾集體焦慮、人們相互揣測、社會溢滿攻訐,更成了當下世界的主基調。


身體健康的,充斥著被感染的焦慮;疫病上身者,壓抑著惴惴不安的無助感,就連站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也陷入了被歧視、排擠的孤立世界。


對此,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張家銘憂心忡忡,當反人群、避接觸從一時防疫,演變成人們的日常,熔斷社會的連結,久了,世界就成了一個個的“社會孤島”。


有專家更警告,倘使人們沒能及時進行社會心靈脩復,“孤寂海嘯”將襲捲而來,屆時這隻“孤寂病毒”造成衝擊與傷害,恐不亞於COVID-19。


只是,令人納悶的是,“孤寂”是一種疾病嗎?


自工業革命以來,個人意識抬頭、小家庭當道、少子化躍為主流、高齡獨居愈發盛行,獨處,幾乎是現代人的標配。據內政部統計,2019年臺灣的一人戶創新高,達295萬戶、佔33.4%。使得“享受一個人的孤獨”,成為現代人風行草偃的新時尚。


孤寂讓人折壽,竟比抽菸酗酒還可怕


人可以享受孤獨,卻要小心孤寂。孤獨僅是客觀條件上的“一個人”,心情可能是愉快的,甚至很享受;孤寂,除了客觀環境的一個人,還包含了主觀上“覺得寂寞”兩大要件。


若長期與外界隔離,或身處人群仍感寂寞,或不被他人理解的“社交孤立”,日積月累下,產生焦慮、難過、挫折,甚至自我認同低落等複雜情緒困擾。小心!恐怕已淪為“孤寂症候群”一族。


科學證明,孤寂症候群可能源自於天生基因,但後天長期獨處、缺乏社會資源、社交疏離等,也是關鍵成因。最重要的是,“孤寂”,不但是一種情緒、一種感覺,亦會傷身。


在狩獵、農業社會,人類為了安全而群聚,數千年來,社會連結已成為人類的基本需求,深植神經系統,因此,一旦與社會斷鏈,身體立刻會啟動保護機制,於是,寂寞會造成壓力,而壓力,又會致使掌管決策、情緒調控、思考與分析的大腦前額葉皮質無法正常運作。


嚴格來說,孤寂感不是病,也非憂鬱症,影響卻更勝於抽菸、酗酒。


偶一為之的獨處,像是無傷大雅的細菌,反而讓人產生抗體,瞭解內在需求。但長期沒被處理的孤寂,就像經年累月的病根,衍生交互作用,併發憂鬱症、心臟病、失智、焦慮、自律神經失調,嚴重的話,將導致免疫力下降,甚至致癌、致命。


美國知名孤寂症候群專家,芝加哥大學認知與社會神經科學中心主任約翰.卡喬波(John T Cacioppo)研究證實,孤寂會誘發身體發炎反應,影響人的感覺、行為與生理,導致早逝。


美國加州大學教授沙拉.普雷斯曼(Sarah Pressman)研究亦發現,孤寂會提高中風、心臟病罹患機率達30%。


繭居族、孤獨死,全球社會新課題


然而,你以為孤寂是成年人的通病,恐怕大錯特錯。英國考克斯基金會(Jo Cox Commission)的調查就發現,英國每8人有1人經常感到孤寂,其中有43%英國青年孤寂無助。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一項針對全球的孤寂調查也察覺,16~24歲的青少年是最孤寂的一群,比例超過四成。考克斯基金會統計,因孤寂而付出的社會、醫療……等成本,每年造成英國25億英鎊經濟損失。


深感事態嚴重,英國2018年創設全球首位“寂寞部長”。無獨有偶,一成人口深陷孤寂所苦的德國,也決定跟進設專責部門解決“隱形危機”。


當人們念茲在茲地扼止肥胖、酗酒、抽菸,對身體健康的損害時,殊不知,其平均減少壽命分別為20%、30%與50%,卻都遠低於孤寂的70%。也因此,卡喬波曾大力疾呼,寂寞和社會孤立,會損害健康、破壞生產力,讓社會付出龐大代價。


可怕的是,孤寂也會傳染。人際網絡中,只要一個人覺得寂寞,就能感染許多人,導致連鎖效應。


孤寂感成因多元,例如長期感到被排擠、被歧視,可能導致社交障礙、人群疏離;進而造成自我認同感低落,懷疑自我,甚至,對人易有不信感。而當被迫害感如火苗點燃,內心防衛機制進而衍生對人群的敵意。惡性循環下,反社會或邊緣人格於焉而生,恐醞釀令人遺憾的社會悲劇。


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臺大名譽教授胡海國舉例,2014年北捷隨機殺人案,兇手鄭捷正是因反社會人格傾向,加上成長孤寂與社交疏離,最後鑄下大禍。


另外,歐美近年盛行的新興流行病“假日憂鬱症”,細究背後原因,即是獨居長者每逢假日,盼不到親人探視與陪伴,長期的孤寂累積,衍生各種無名病痛,最後導致憂鬱症上身。


張家銘亦拿出臨床醫學證實,孤寂與憂鬱互有因果關係。長庚醫院精神科醫師林皇利則指出,外國研究,七成憂鬱症患者,亦有嚴重孤寂感。


有“藍色流感”之稱的憂鬱症,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2020年影響全球數十億人口第二大疾病,僅次於心血管疾病。


在亞洲,孤寂挑戰也日益嚴峻。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統計,憂鬱症每年造成臺灣的經濟損失高達350億元,是人民失能最大風險因子之一。


日本平均每小時有3人正“孤獨死去”,數字還在增加中。除了孤獨死,已超過100萬人口的“繭居族”,更是日本棘手的社會問題。


超過6個月足不出戶的繭居族,過半是40歲以上的中年人。細究原因,竟跟孤寂脫不了關係。不少繭居族因不擅溝通,產生社交障礙,遭受職場霸凌,而產生“社會退縮”。


去年一位日本老父親因繭居族殺人案頻傳,憂心繭居兒子犯罪,乾脆動手殺了兒子,不勝唏噓。


值得注意的是,高齡化浪潮席捲全球,“孤獨死”已非日本特有現象。德國首都柏林,350萬人口就有近半數獨居,“孤獨死”年逾300人。


去年瑞典也發生一起驚人社會事件,一位獨居老人竟死了3年後,因帳單一直沒繳才被發現。


在重視人際關係的臺灣,向來視獨居老人、離婚喪偶、單親獨子、單身不婚……為負面標籤,因而難以啟口,而這卻讓日益嚴重的孤寂效應,維持表面和平,冰山下的危機,令人擔憂。


放任青少年孤寂,恐陷入憂鬱症漩渦


《遠見》與精神健康基金會合作“2020年孤寂大調查”中,竟有超過44%人經常感到孤寂。對比2014年“精神健康基金會”的調查結果,驟增12個百分點。驚人的是,超過六成臺灣青少年,正深陷孤寂漩渦中載浮載沉。


小君即是一個發人深省的個案。


從小,小君就是個敏感的孩子,原本愛唱歌、愛笑,卻總因身材圓潤被同學嘲笑;漸漸地,小君開始自我嫌惡,忙於事業的媽媽,也未曾察覺……。


小學三年級美術課,小君在畫紙上塗滿了1000顆眼淚,被美術老師寄到外國參賽,得到全球第三名。這震撼了媽媽,她驚覺小君畫作中盡是哀傷的眼淚,決定幫小君轉學。


但,轉學後的小君,並未因而得到救贖。由於換了新環境,與同儕格格不入,又常遭師長誤解,就連媽媽也難以捉摸她的孤寂感。久而久之,慢慢將小君的內心封城,最後確診罹患憂鬱症。


三軍總醫院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10~25歲的青少年,正處於生理遽變期,而負責控制情緒的大腦前額葉系統又還未發展成熟,加上這時期非常重視同儕認同,常因太在乎別人,過度解讀他人言語,造成社交障礙、封閉自己。


青少年孤寂事態愈形嚴重,衛福部統計,近年,自殺已是臺灣青少年死亡前二大死因,僅次於意外。2018年青少年自殺死亡率更達4.4%、創20年最高紀錄。此外,未婚單身者和獨居人士,皆是孤寂高風險群。“2020年孤寂大調查”顯示,未婚者孤寂感為61.0%,高於已婚、再婚、喪偶、離婚的人。若分析居住狀態,獨居者感到孤寂比率最高,為62.4%。


楊聰財說,很多獨居長者,退休後每天就窩在家裡看電視。有位70多歲長輩,出現“逛醫院症候群”,總覺身體不適,檢查後發現憂鬱指數超高。


值得注意的是,失業、低收入亦是孤寂的潛因子,71.5%待業者有孤寂感;年收入低於50萬元,每2人就有1人感到孤寂。


楊聰財表示,職場是建立社會關係、成就感的重要場域,失業或低職場成就者,易有孤立感。


調查也發現,出現高度孤寂感的人,有91.3%有中度、重度情緒困擾。睡眠困擾者,高達91.1%有孤寂感,而總是感到憂鬱或心情低落者,孤寂比例高達96.3%。


網路社交缺親密感 全球孤寂症倍數成長


精神科醫師鄧惠文觀察,孤寂讓人焦慮,原是人類自保的本能。但很多人為逃避孤寂感,讓自己窮忙瞎忙,或不斷上社群平臺收發訊息,偏偏這都只是淺層社交,無法建立實際社會關係與親密感。


全球茶飲大廠Lipton總公司,去年發表的孤寂報告也指出,全球孤寂症候群正倍數成長。其中Z世代與千禧世代,看似網路社交頻繁,卻是最孤寂的世代。關鍵在於,這些社會連結與關係過於表面。


人際關係的疏離,令孤島現象愈來愈普遍。疫情蔓延所導致的社交疏離,則讓一座座孤島猶如連上引信的“未爆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