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大哭:孩子的无助,父母真的知道吗?

朋友家的孩子琪琪做作业很慢,为此朋友很是烦恼。朋友跟我说,琪琪一做作业,她不知道要催多少次,但是越催越慢,一点效果也没有。

最近,朋友发现琪琪情绪不高,本来还算开心的回家,一提让他去写作业,琪琪的眼神瞬间就没了色彩。

并且坐在桌子旁,一坐就是很晚,磨蹭拖拉,注意力也不集中。气的朋友是干着急,却又无可奈何。

问琪琪,孩子只是说:"真没意思,反正我又做不好,还做他干什么。"

拖延,大哭:孩子的无助,父母真的知道吗?

其实,这种拖延,是孩子心灵已经受伤了。

琪琪因为父母的不正确的督促,使得孩子在心灵上受到了伤害,一个已经否定自己的孩子,自然做事情就没有了积极性。

【1】

在《儿童时间效能管理手册》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日本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铃木镇一,每年都能培养上百位小提琴神童,可谓是家喻户晓。

1天, 有一位妈妈找到铃木,说自己家的孩子学小提琴几年了,一直没有什么进步,想知道铃木是否能把自己的孩子教出来。

于是,铃木来到孩子家,看到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便请他拉一首曲子听听。第一次见到大师,孩子表现的非常紧张,拉出来的曲子也非常难听。

但铃木说道:"你怎么拉的这么动听,能在拉一首吗?"

拖延,大哭:孩子的无助,父母真的知道吗?

孩子听后眼睛一亮,又拉了第二首曲子,虽然也不是很好,但明显比第一首进步很多。妈妈表示很不满意。但铃木却夸赞孩子道:"孩子,你简直就是个天才。"

事后,妈妈不高兴的对铃木说,她认为铃木这样欺骗孩子是不对的,明明拉的很差劲,为什么要骗孩子是小提琴天才。

铃木听后郑重的对孩子妈妈说道:"你知道你的孩子心灵受伤了吗?我正在医治他的心灵,你没有看到当我第一次夸他的时候,他的眼睛亮起来了吗?"

此后,在铃木的指导下,这个孩子在几年后举办了自己第一次的小提琴独奏音乐会。

父母过于关注孩子的失败,忽视孩子的闪光点,会导致孩子觉得自己是个什么都做不好的人,一旦孩子否定了自己,那他势必就会被这种消极情绪所影响。

再优秀的天才,也会因自我否定变得与普通孩子无异。试想一棵小树的根受损后,还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吗?

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孩子需要肯定才能健康成长,如果父母不能发现孩子的闪光点,那孩子必然也发现不了自己的优点,从而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

【2】

还记得《小欢喜》里的乔英子和她的妈妈宋倩吗?

英子想上自己喜欢的南京大学天文系,但是妈妈宋倩想让英子考清华大学。英子为了参加南京大学的冬令营付出了很多努力,甚至搬出了自己的爸爸希望能够支持她。

但在这件事上,英子遭到了爸爸乔卫东和妈妈宋倩的双方拒绝和反对,理由是离家太远,父母就这么一个女儿不放心也舍不得。

拖延,大哭:孩子的无助,父母真的知道吗?

甚至在畅言会上,父母一次又一次的打断英子的话拒绝她考南大。无力改变结果的英子,再也感受不到学习的兴趣和意义。她的压力骤增,并因此失眠患上了抑郁症。

在英子月跳海的那一集,英子对自己的爸妈大喊道:"我怎么说呀,你们总按照你们的想法决定我的人生","对不起,是我没有做好你的女儿,是我没有活出你们想要的样子。"

拖延,大哭:孩子的无助,父母真的知道吗?

父母的多次反对、拒绝英子的诉求,让英子开始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价值,她觉得无论自己做什么都改变不了现状,以至于最后她觉得自己的存在没有意义。

面对父母的给予的强大压力和不能上自己心爱大学的无助,英子感到绝望,无可奈何,最后导致英子成绩下滑,被迫抑郁。

所有孩子都是一样,一旦发现自己做的任何事情没有意义,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目的,他就会陷入无望。

认为做没有意义的事才会有拖延,成绩下滑等一系列事情,如果父母认真观察孩子的情绪,而不是着重表达自己的诉求,也许孩子就不会陷入情绪陷阱。

这就像心理学"习得性无助"一样: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3】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他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塞利格曼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

拖延,大哭:孩子的无助,父母真的知道吗?

经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

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孩子的习得性无助多半要归功于父母对其干预过多,让孩子放弃自我抵抗,对现实妥协,对不公妥协。

现实中也有很多孩子因"无助"而导致自杀,抑郁。

16岁的女孩芝芝,在国庆假期结束后就在家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而在这之前,孩子发出了求救信号,希望父母同意她转学。只是父母当时并没有同意。

25岁的崔雪莉自杀,在直播中,她曾多次要求人们多多爱护她,但是被人们认为是矫情而自动忽略,甚至还评价她矫情。

马来西亚一个13岁男孩,因完不成作业被母亲多次责骂,男孩期间多次向母亲发出请求,说作业太多,自己完不成。但母亲视若无睹,言语间没有商量的余地。最后男孩上吊自杀。

对现实表现出无助时,他们都曾发出了求救信号,只不过被亲近的忽略掉了。

拖延,大哭:孩子的无助,父母真的知道吗?

网上有句话说:阳光到达不了的深海,只有一片黑暗。

试想,在黑暗中,没有阳光和温暖的孩子是多么的无助。如果父母再忽视孩子,那他们真的可能就觉得无望了。

孩子是初升的太阳,请不要让他们还未升起就落下。

【4】

怎样才能避免孩子"习得性无助"呢?

首先,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低落的情绪,不能随意忽视孩子的言语和情感。孩子的无助不是突然的,他也是有征兆的,父母要多观察孩子,重视孩子,才能发现端倪。

朋友李楠的孩子每次早上穿衣服都磨磨蹭蹭,朋友急得不行。

一次她又催孩子穿衣服,并对孩子穿衣指手画脚,指责他穿的不对,最后孩子终于忍不住了,哭着大喊道:"我不行,我怎么穿都穿不好,我不会,我就是不会。"

拖延,大哭:孩子的无助,父母真的知道吗?

这下李楠才知道,自己在孩子穿衣时因为过于着急,无意中否定孩子的次数太多了,让孩子产生了否定无助感。

李楠立刻向孩子道了歉,并帮助他把衣服穿好。在这一次穿衣服行为中,李楠深刻的检讨了自己,意识到孩子无助是因为她经常无意的否定。

父母要多观察孩子情绪,重视孩子的语言,因为一个人在崩溃边缘,一定会带出相关的信息。父母不要觉得是孩子矫情就忽视不见,代价父母承受不起。

其次,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都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事物都有两面性,父母要学会从孩子的错误中发现优点。

前几天,我家三岁的儿子在学习给字卡涂色,他把涂好的字卡拿给我看。说实话,真的是涂的乱七八糟。

我怕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于是在他涂的字卡里找漂亮的地方。然后指着一处对孩子说道:"宝贝,你图的真不错,尤其是这里,涂的非常饱满,而且还没有涂到字卡外面。"

孩子听了很高兴,说道:"那我把剩下的字卡也涂完。"

但这之后,孩子拿给我的字卡比之前给我的好的简直太多。每一笔都尽量涂在了框框内,还很饱满。

拖延,大哭:孩子的无助,父母真的知道吗?

泰戈尔说:最好的东西都不是独来的,它伴了所有的东西同来。

父母要接受孩子的错误,孩子的错误中一定有好的地方。父母要善于在不好的地方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在错误中学习真理。

这不仅会加深孩子印象,还会正确引导孩子,从而避免父母因否定孩子,打击孩子积极性。

父母可以耐心等待婴儿长大,为什么不能继续耐心的等待孩子成长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