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苏州房价暴涨背后的逻辑,看看什么才是有效的房地产政策

去年到今年房地产最火的城市是谁?我觉得非苏州莫属了,有编段子说苏州房价太高在上海买的房然后每天去苏州上班的,有直接在市民留言下要求政府出台政策,政府还回复的,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苏州发布了新的房地产政策,但是我感觉这一政策感觉就像补丁,哪里有问题补哪里。

分析苏州房价暴涨背后的逻辑,看看什么才是有效的房地产政策

苏州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补充意见》,意见主要给出了五点建议,如下:

1.新房三年限售,工业园区全域、苏州高新区部分重点区域。(锁死流动性,工业园区,新区)

2.二手房五年限售,购房人通过二手住宅市场交易新取得不动产权证满五年后方可转让。(锁死流动性)

3.土地:竞价超过市场指导价10%(不含10%)需工程竣工验收后方可申请预售许可的规定,调整为超过市场指导价5~10%需工程竣工验收后方可申请预售许可(从前面的土地的涨幅来看,估计也没啥效果)

4.苏州工业园区和其他市(县)、区根据情况优化学区住房政策;(根据情况)

5.优先购买政策。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将预(销)售许可建筑面积50~60%的住房,优先出售给在苏州工业园区就业、创业并在本市无自有住房的人才(优先出售,但是你要是买不起,也没办法)

苏州这波政策的主要发力点是工业园区和新区,以下是苏州去年到今年总体房价的变化:

分析苏州房价暴涨背后的逻辑,看看什么才是有效的房地产政策

从总体来看,苏州整体房价最高位比最低位时差不多涨了10%左右(但是据一些小伙伴来说应该不止,因为统计口径不变,涨幅应该是可信的),工业园区房价我计算差不多涨了10%,但是新区通过计算去年和今年的变化,涨了20%左右,我觉得这次主要针对工业园区和新区的原因应该是工业园区房价本身很高,均价现在已经在33000左右上下浮动,而新区涨幅过于巨大。

其实除了这两个区域外,其他区域我都核算了一下,差不多都有10%左右的涨幅,只是枪打出头鸟,其实也可以看出来苏州对于每年10%的涨幅是可以忍受的,要不然也不会只有工业园区和新区这两个地方进行限售了,但是限售真的是神器了么?理论上只要能够坚持,限售就能锁死炒房客的资金流,但是我不确定的是苏州其它位置会不会有被炒的可能性,因为暂时文件上只有工业园区和新区限售了,或许等什么时候其他地区的房价被炒高了,限售也就来了,毕竟是特色。

从苏州的房地产政策可以看出来,苏州政府对于房地产还是比较依赖的,很大一部分收入要依靠房地产,近几年搬离苏州的工厂也不在少数,不知道每年大家的工资能有10%左右的涨幅么,连苏州这样的工业强市都要这么依赖房地产,其他弱一点的城市更不用说了。

估计大家也看出来了,哪个城市限售和限购一起来的才是真正的想压住房地产的,当然前提是不要朝令夕改,能够坚持这一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