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断头路”攻坚奔小康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界镇皂角水村后村组是一个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的典型山村,村里房屋绝大多数依山而建,居住着70户225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户47人。拥有畅通的公路是后村人祖祖辈辈的梦想。近年来,得益于脱贫攻坚政策支持、驻村干部的努力和群众的劳动,后村人修通了连接中界镇的道路。在欣喜的同时,群众心中始终梗着一桩憾事,那就是村里的一条“断头路”,延缓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2016年,与后村毗邻的团结街道杨柳村通村路开始硬化,宽5.5米,标准较之前更高,硬化路给该村群众出行带来了极大方便。然而,由于村民杨再坤家的3间牛栏“横”在路中间,杨柳村的硬化路通到后村时,就成了“断头路”。虽然经过多次协调,“断头路”一直未得到解决。4年时间,短短的62米,成为后村人与外界方便快捷相连的“天堑”。

今年2月,市税务局干部杨安桥、陈力来到皂角水村驻村。面对被大山阻隔的村子,他们首先全面考察了该村的地形和位置、道路通行等情况,实地查看了“断头路”现场条件,多方走访并得知了“断头路”形成的缘由,深感群众对连通此路的强烈愿望。在村脱贫攻坚指挥部的支持配合下,他们及时向镇脱贫攻坚指挥部和市税务局领导反映了情况,积极呼吁要求帮助群众打通“断头路”,得到了多方支持,后村“断头路”连通工程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市税务局、沿河县人大、中界镇多方对解决“断头路”进行了沟通协商,并实地察看作出明确指示后,皂角水村脱贫攻坚指挥部派员与杨再坤一家反复协商,同时动员其他群众多方做思想工作,引导他们正确理解、认识支持脱贫攻坚的长远意义,配合脱贫攻坚整体推进。终于,杨家人打消了思想顾虑,同意拆除3间牛栏,且所占用的地方不需要任何经济赔偿。

3月30日,皂角水村脱贫攻坚指挥部成员、驻村干部、部分村民与杨再坤家人经过一天的劳作,安全拆除了杨家3间牛栏,同时清除了其它障碍物,为“断头路”连通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牛栏拆除当天,该县人大、中界镇政府相关领导立即带领人员进行现场勘测,并组织制定了“断头路”连通施工方案,预计本月底即可通路。

据悉,该路打通后,从后村组到沿河县城将无需再绕行中界镇,该组到达县城的距离较此前缩短近7公里。随着“断头路”的打通,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和群众出行、就医、上学、购物等日常生活将更加方便、快捷,脱贫摘帽的步伐也将进一步加快。(张金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