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去世的同年,一男孩在杭州出生,他长大后为明朝续命200年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即公元1398年6月末,明太祖朱元璋走到人生尽头,太医们也无力回天,虽然他们医术高超,皇宫有天下最好的药材,但并不是神仙。奄奄一息的朱元璋,仿佛已经看淡生死,没有责怪太医。往事在脑海中一幕幕划过,朱元璋面带微笑,喃喃自语:“咱这一辈子值了。”

太医奉命离开,群臣带着皇太孙进来,等待皇帝安排后事。朱元璋口述遗诏:“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非常谦虚,且没有伤感,平凡而伟大。

朱元璋去世的同年,一男孩在杭州出生,他长大后为明朝续命200年

另外,朱元璋嘱托文武大臣,要好好辅佐朱允炆,丧礼不可铺张浪费,一切从简。在遗诏的最后,朱元璋交代:“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由此可看出,虽没有遗憾,却满怀忧虑,担心孙子皇位不稳,最大的威胁不是别人,而是镇守四方的藩王。

打江山困难,守江山更难,朱元璋喜欢读史书,从中吸取历代王朝灭亡的教训。秦朝一统六国,却如同昙花一现,仅延续十几年;隋朝国力强盛,开创三省六部和科举制度,也不过三十八年寿命。身为明朝的建立者和掌舵人,朱元璋不可能不担忧。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既具备智勇双全的素质,同时又有赤胆忠心的大臣,更是可遇而不可求。恍惚之间,朱元璋想起汉高祖的诗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不禁感慨万千。也罢,以后的事情,谁都不能预料,不去想那么多。

朱元璋去世的同年,一男孩在杭州出生,他长大后为明朝续命200年

片刻过后,朱元璋永远闭上了双眼,驾崩于应天皇宫。朱元璋去世的同年,一男孩在杭州悄然出生,他长大后为明朝续命200年,这是朱元璋没有想到的事情。也许只是巧合,也许冥冥中早有注定,此人功绩和名气可与岳飞齐名,他就是于谦,人称于少保。

于谦出生时,没有天降异象,也没有雷雨交加,更没有满屋子红光,但并不影响他日后的建树。于谦不是寒门出身,但跟家世显赫也不搭边,祖辈当中做官者好几个,只是到他父亲这一辈开始没落,因为他父亲不追求功名,从而隐居在钱塘,过着平淡的生活。

父亲不当官,不代表不重视教育,他给儿子于谦提供良好的条件,还亲自教他读书,希望把儿子培养成才。古代文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理想,于谦也不例外,志存高远,奋发图强,立下报国之志,想成为文天祥那样的大臣。七岁那年,一位高僧看到于谦,顿时惊叹道:“他日救时宰相也。”

永乐十九年,于谦进京赶考,一举中第,从此踏上仕途。五年后,于谦官至御史,恰逢汉王朱高煦谋反,明宣宗御驾亲征,顺便把于谦带上。朱高煦傻眼了,自知不是朝廷大军的对手,直接不战而降,于谦引经据典,把朱高煦痛骂一番,头都不敢抬。经此一事,于谦深得明宣宗器重,被派到江西历练,担任巡按。

朱元璋去世的同年,一男孩在杭州出生,他长大后为明朝续命200年

于谦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当官,就是为皇帝分忧,替天下百姓办事。遇到冤假错案,必定严查到底,几年内平反数百起冤狱。关心百姓疾苦,及时上报灾情,请朝廷拨款赈灾,深得百姓爱戴。由于为官清廉,不齿于小人为伍,于谦得罪了太监王振,结果被陷害入狱。

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于谦入狱之事传开,官吏和百姓联名上书,周王、晋王也为他鸣不平,皇帝很给力,释放了于谦,并让他担任巡抚。正统十三年,于谦回到京城,而后晋升为正三品的兵部左侍郎。这一次回京,改变了于谦的命运,同时也挽救了大明王朝,为何这样说呢?

回到京城任职的第二年,明英宗听信太监王振的谗言,带上几十万将士,本打算扬眉吐气一把,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本人也成了俘虏。皇帝被俘,群臣炸开了锅,就连负责监国的郕王朱祁钰也惊慌失措,多数人提议南迁,放弃现有的都城。

朱元璋去世的同年,一男孩在杭州出生,他长大后为明朝续命200年

于谦痛斥提议南迁的大臣,主张死守:“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最终,于谦的建议被采纳,并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各地勤王之师,共计二十余万,京城共有几个大门,于谦一一安排将领镇守,而他把自己安排在最危险的德胜门。

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于谦告诉督战的将士:“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不成功,便成仁,这就是于谦的战略,誓于京城共存亡。人心齐泰山移,敌人多次进攻皆惨败,最后只能退兵,于谦力挽狂澜,如果不是他的坚持和努力,大明基业很可能就毁于一旦,说他为明朝续命200年毫不为过。

景泰帝加封于谦少保,于谦却多次拒绝,并说:“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耻也,敢邀功赏哉。”奈何皇帝决心已定,群臣也纷纷劝他接受,于谦只好同意。一年多后,被俘的明英宗顺利被接回,这也是于谦的功劳。但是,明英宗通过夺门之变,再次坐上皇位,他竟然恩将仇报,听信徐有贞等人的谗言,处死了忠臣于谦。

朱元璋去世的同年,一男孩在杭州出生,他长大后为明朝续命200年

论能力,于谦不输给同时代的任何一位将领;论人品,于谦上对得起皇帝,下对得起百姓;其悲惨结局令人惋惜。后来,敌军再次侵扰边关,明英宗非常后悔地说:“使于谦在,当不令寇至此。”几百年过去了,于谦的事迹流传至今,他的那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影响深远,借用当年明月的一句话:“于谦不但才能过人,品德上也几乎无可挑剔,所谓德才兼备者,千古又有几人。”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于谦的精神永远被世人铭记,即使再过几百上千年,依旧会令人敬仰。借用当年明月的一句话:“于谦不但才能过人,品德上也几乎无可挑剔,所谓德才兼备者,千古又有几人。”

参考文献:《明史·于谦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