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直口快,在社會上往往吃虧,家長可從4步教他“適當圓滑”


引言:

不知道家長是否也遇到過這種情況,在公共場合,或者人群較多的地方,因為孩子的一句話,讓所有人都感覺到不舒服?只能用童言無忌來打發過去?但是童言是無忌,聽者卻有心。

那大家認為“心直口快”是一個褒義詞還是貶義詞呢?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會因為自己的心直口快而吃虧。

孩子心直口快,在社會上往往吃虧,家長可從4步教他“適當圓滑”

案例分享

前不久,參加朋友聚會,本來大家都很開心,有說有笑的,後來因為孩子的一句話,場面一度十分尷尬。朋友的孩子貝貝不好好吃飯,於是朋友就說:你看看你月月姐姐多會吃飯,人家都不用家長喂。

沒想到,貝貝竟然脫口而出:“我才不要呢,吃的太多,就會和她一樣胖,就沒法穿漂亮裙子了”。聽到這,月月大聲哭了起來,一行人頓時都尷尬不已。

孩子心直口快,在社會上往往吃虧,家長可從4步教他“適當圓滑”

因為在他人眼中,這樣的人情商和智商都欠佳,和他們相處起來十分費力,還不如不相處。然而現在心直口快,不僅僅成了大人自身所面臨的難題,也成為了他們育兒過程中的一個“攔路虎”。面對孩子的心直口快,父母們往往都很焦急,不知該怎麼辦。

一、孩子“心直口快”的原因

在生活中,三四歲的孩子經常會做出來一些令人吃驚的事情,而最讓父母頭疼的就是他們的心直口快。大多數父母都會存在知道矛盾的心理,一方面認為,孩子的心直口快證明他們單純、天真、沒有什麼壞心眼。

而另一方面又認為,孩子的心直口快讓別人認為孩子沒有教養和禮貌,所以,在面對孩子的心直口快時,表現出無力感。要想很好地引導孩子不要太心直口快,要先知道孩子為什麼會心直口快、口無遮攔。

孩子心直口快,在社會上往往吃虧,家長可從4步教他“適當圓滑”

1.孩子被家長慣著,形成了以自我為中的傲慢感

雖曰愛之,實則害之。父母自認為自己的很多行為是為了孩子好,然而實際上,他們是在不知不覺中親手把孩子變得無理、不討喜。在父母溺愛中成長的孩子,他們會有很大的傲慢感,認為自己就是最優秀的,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所以往往說話就會口無遮攔,做事隨心所欲,不知道考慮場所和他人的感受,讓人十分尷尬。

2.孩子缺乏“三思而後行”的思考能力

成年人做事情,往往都會多加思考,想一想自己這樣做會帶來什麼後悔,這樣做有什麼不妥當之處,做到三思而後行。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缺乏這種思考能力,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怎麼做就怎麼做。都說童言無忌,其實,孩子的那些童言童語可以帶來的殺傷力遠遠超乎想象。

孩子心直口快,在社會上往往吃虧,家長可從4步教他“適當圓滑”

3.孩子不懂得察言觀色

人們常說:與別人共事,要學會看別人的臉色行事。成年人在成長過程中,慢慢地學會了察言觀色,在做事情的之前,下意識地會觀察交談對象的臉色,然後加以思考,決定該怎麼做。孩子並沒有這種察言觀色的意識和能力,所以往往說話和做事都會很“直”,一不小心就會惹別人不開心。

我們希望孩子保留童真和天真,但卻也不是口無遮攔的理由和藉口。而且小時候的習慣常伴隨到長大。不懂得含蓄的孩子,不僅容易傷害他人,也容易傷害自己。

孩子心直口快,在社會上往往吃虧,家長可從4步教他“適當圓滑”

二、太過於“心直口快”,會給孩子帶來什麼不好的影響?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說話也是一門學問,話說的好,可以給別人帶來很溫暖的感覺,而話說的不好,只會給人帶來超乎想象的傷害。對於那些心直口快的孩子,往往會為自己的口無遮攔,付出一定的代價。

1.孩子的人際交往關係會變差

每個人都喜歡和溫柔、體貼的人做朋友,而對於那些說話帶刺、口無遮攔的人,只會有多遠躲多遠。對於孩子來說,道理亦是如此。如果孩子不能學會換位思考,改掉心直口快的習慣,那麼慢慢地就沒有人願意和他做朋友,他的人際關係會變得越來越差,無法交到真心待他的朋友。

孩子心直口快,在社會上往往吃虧,家長可從4步教他“適當圓滑”

2.孩子會很容易被欺騙,被有心之人利用

心直口快的人,做事情不考慮後果,比較直率,想一出是一出,不經過大腦思考。在小的時候還好,可能都會包容著,認為你是孩子,我不跟你計較。可是當孩子慢慢長大,步入社會的時候,就會很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受到他人的欺騙,帶來一系列麻煩,嚴重的可能會走上不歸路。

3.心直口快的孩子,不容易獲得別人的信任

人們都不喜歡大嘴巴的人,因為這樣的人保守不住秘密,很容易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太過於心直口快的人,難以取得他人的信任,這樣就會給孩子自己帶來很多不好的影響,比如說,孩子如果過於直率,別人就不敢和孩子玩,那麼孩子就會被孤立,這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百害而無一利。

孩子心直口快,在社會上往往吃虧,家長可從4步教他“適當圓滑”

三、面對孩子的“心直口快”,家長該怎麼做

心直口快,對還孩子的發展多有弊端,那麼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改掉這個習慣,變得“圓滑”一點呢?

1.告訴孩子“沉默是金”,有時候不要那麼多話

心直口快的人,話比較多,喜歡有什麼說什麼,但是往往不討喜。在生活中,父母要告訴孩子沉默不語的好處,在某些場所應該選擇沉默,以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2.告訴孩子不要衝動,要穩重,三思而後行

心直口快的人,會給人一種衝動、易怒的感覺,父母要明確告訴孩子做事情不可衝動,要穩重一點點,說話做事之前要多加思考。

孩子心直口快,在社會上往往吃虧,家長可從4步教他“適當圓滑”

3.教會孩子換位思考,多為他人著想

很多時候,孩子做事情不會兼顧和考慮他人的感受,他們大多會認為只要自己開心就好。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引導孩子換位思考,引導孩子樹立為他人著想的意識。

4.告訴孩子不要斤斤計較,以和為貴

孩子之間發生小打小鬧很正常,就害怕孩子記仇、斤斤計較。斤斤計較的人,眼界和格局都是狹窄的,因此,父母要及時教導孩子樹立與人相處要以和為貴的意識,不要太過於斤斤計較。

孩子心直口快,在社會上往往吃虧,家長可從4步教他“適當圓滑”

四、總結

語言,是我們生活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心直口快的負面影響,在孩子小的時候並不明顯,但是在孩子步入社會後,不可避免地會讓孩子吃虧,因此,父母要教會孩子“適當圓滑”。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