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欲作君子,需承千斤重

01

孔子:欲作君子,需承千斤重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 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孔子周遊列國,屢屢遇挫。在陳國時被困,糧食吃盡,隨從的人很多都飢病交加,難以前行。

生性急躁的子路來見孔子,他甫一見面便怒氣衝衝地問道:老師,君子也有如此困窘的時候嗎?

——這是在遭遇困境時我們大多數人的反應,我們會質疑,而這種質疑會讓我們對自己一直以來的堅持產生動搖。

子路的言下之意是,我們努力去做一位德行高尚的君子,處處以君子的要求規範自己,為什麼反倒陷入如此境地呢?如若這般,又何必做君子?

孔子自然能聽懂子路內心的疑問,於是他沉靜地回答: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君子當然也會有窮困窘迫的時候,但即使如此,君子也會有所堅持,他絕不會像小人那樣,一旦遇到困窘,就無所不用其極。

孔子在這裡不僅解答了子路的疑惑,也讓我們看到一種豁達與通透——

誰說君子不會遇到困窘?

就好像我們一直認為“好人有好報”,一旦好人遇到磨難,很多人內心就會產生震盪:為什麼好人不得好報,壞人反而快樂無邊?

誰告訴你好人一定會有好報?

君子之所以能成為君子,不是因為他一路坦途,平安順利,而是因為他也會遇到磨難,遭遇困窘,但正是在這些磨難之中,才磨礪出他的堅毅品格。

同理,好人不得好報才是正常——這正是對“好人”的考驗。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當你標榜自己是個好人的時候,你就要想好,你可能要為此付出一連串的努力,這些努力會不被理解,甚至被誤解,而你所為之努力的事情,甚至可能反過來傷害你……

如果這樣,你還願意去做嗎?

如果不想去做,那你怎麼還能標榜自己是個好人呢?

02

孔子:欲作君子,需承千斤重

今天在培榮書屋的《論語》讀書會,讀到“里仁篇”第五章: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里仁第四》

孔子說的很實在:富和貴,誰不想要呢?但若不是循由正道得來,給咱咱也不能要;貧和賤,誰願意深陷其中呢?但若不是通過正當途徑,就算讓咱一夜暴富咱也不能幹。

第一個問題:

似乎又說到了“義利之爭”,千百年來,大家爭執不休,但有啥好爭執的呢?

當一件事情談不攏的時候,其實很大的原因就在於——

你們說的不在同一個頻道。

在孔子眼中,從來就不存在什麼“義利之爭”,因為他有特定的指定對象:

《大學》裡說: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國家(或者說上層士大夫階級),不能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因為你一旦逐利,後面就會產生很多問題。

比如一個國家,如果片面追求“哥、的、坡”,講求先富帶動後富。幾十年後你會發現,環境破壞、貧富分裂、階層固化……各種問題層出不窮,而那些說好的先富,他們先富以後就不動了,甚至有的會想辦法攔截後富。

所以國家一定不能“以利為利”,而要“以義為利”。

但對於普通老百姓呢?利就是利,你要過日子,就必然要去爭取生存資源,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03

孔子:欲作君子,需承千斤重

第二個問題是:

富和貴,不以其道得之,“處”了會怎樣呢?

《大學》裡面又說: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你用不合情理的話對別人妄加指責,這些話一定會返回到你自己身上;通過某些不光彩手段得來的利益,也一定會因類似的原因失去。

如果你留心觀察,其實很容易發現,這些年來——

凡是之前通過不正當手段牟利的人,這兩年基本都散的差不多了;

凡是之前依賴資源和背景發財的人,這兩年基本是混的越來越差;

凡是一夜暴富過的人,都在尋找一夜暴富的方法,但結果是再也尋找不到;

凡是靠房子發財的人,這兩年基本都沒有養成其他賺錢的本領;

凡是靠投機發財的人,在其他方面往往不盡如人意,比如家庭和健康……

如果把時間線拉的足夠長,你就會發現,孔子說的很真實,“不處也”,別去招惹,後面會惹來其他禍事。

貧與賤呢?不以其道得之,那就不如安於現狀。

一位即將畢業的師兄講了一段個人經歷:

求職途中,面試官突然問到一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

當時的情況是,他若說謊,或許就能得到入職的機會,但考慮到說謊以後自己所要承擔的內心譴責,他選擇了不說謊。

——這個選擇的代價或許就是錯失就業的機會。

你怎麼選呢?

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處境。

04

孔子:欲作君子,需承千斤重

第三個問題: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離開仁德,怎麼成就他的名聲呢?

千萬不能這麼理解,不然像孔子這麼有趣通透的老人家一下子就變成了陰險狡詐的總司令。

怎麼成就他的名聲呢?——這是要以“仁”為手段來換取名聲嗎?

——就是因為這樣“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的理解,才讓後世儒家被指責為虛偽做作:你看,你講仁,還不是為了換取自己的好名聲!

《紅樓夢》三十六回裡,一向不愛讀書的賈寶玉憤懣指責——

……只知道文死諫,武死戰,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節,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諫,他只顧邀名,猛拚一死,將來棄君於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戰,猛拼一死,他只顧圖汗馬之名,將來棄國於何地!……那文官更不可比武官了,他念兩句書汙在心裡,若朝廷少有疵瑕,

他就胡談亂勸,只顧他邀忠烈之名,濁氣一湧,即時拚死,這難道也是不得已!

本來是應當作為,但卻被當作了換取聲名的手段,如此真是惹人憤恨。

孔子原來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君子離開了仁德,怎麼還能夠算是君子呢!

回到開篇的故事,君子固窮,君子也會遭遇各種困窘,各種波折磨難,但正是在這時候,他的選擇才讓他成為君子。

就像,好人不一定有好報,但即使知道如此,你卻並不在乎,還是選擇去做,那你才算是真正的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