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預計將給亞洲消費者帶來長達6個月的經濟損失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亞洲消費者正在勒緊褲腰

帶,為由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經濟損失做準備。

McKinsey的報告發現,中國、韓國、印度、日本和印度尼西亞的消費者減少了服裝、護膚品和電子產品的購買,因為隨著全球經濟受到流行病的衝擊,人們對收入和儲蓄前景的擔憂日益加劇。

與此同時,根據對亞洲5個主要經濟體的調查,隨著人們窩在家裡,雜貨、家庭用品和家庭娛樂用品繼續佔據著人們消費的份額。

該研究從3月23日至30日進行,調查了每個市場的500至1000多人,當時新型冠狀病毒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展開。它基於2月21日至24日在中國進行的一項較早的調查的基礎上。

中國各地的受訪者都預計,在4月的頭兩週,新型冠狀病毒將對他們的家庭財務狀況產生淨負面影響。多數人認為,這種收入下降可能至少會持續兩到六個月

韓國人是最擔心收入受到衝擊的人群之一,而印尼人則擔心支出激增和儲蓄枯竭。

儘管如此,大多數人還是對本國經濟的反彈充滿信心。

中國、印度和印尼約有一半受訪者表示,他們預計本國經濟將在兩到三個月內復甦,其餘多數受訪者預計將在6到12個月內復甦。中國經濟快速復甦的信心較前一個月上升了5%。

與此同時,韓國和日本的受訪者則持更為謹慎的態度,預計未來6個月或更長時間內會出現更長期的影響。

消費者的共識反映了新型冠狀病毒在更大範圍內的傳播。

中國是最初的疫情爆發中心,目前已出現穩定的跡象,並已開始逐漸開放。然而,最近處於緊急狀態的日本,其病例數在最近幾周有所上升。與此同時,印尼尚未在全國範圍內實施任何封鎖措施。

該報告發布之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了2020年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測,今年亞洲經濟將出現60年來的首次零增長。

不過,除日本以外,受訪者最擔心的問題並不是經濟問題。在中國和韓國,疫情持續時間的不確定性以及隨後的封鎖是人們最擔心的問題,而在印度尼西亞和印度,公眾健康和家庭成員的安全是人們最擔心的問題。


新冠疫情預計將給亞洲消費者帶來長達6個月的經濟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