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到底能不能增強?這篇文章能給你一個答案

所有的人都想永遠保持健康,今年的COVID-19疫情過後,這一目標變得更迫切了。

也許只靠鍛鍊或者吃一些補品就能增強你的免疫系統這一說法聽起來很誘人。但是不幸的是,這些並不完全符合我們免疫系統的運作方式。實際上沒有什麼辦法能增強我們的白細胞本身,來讓它對抗新冠肺炎這樣的疾病。然而,我們仍可以做些什麼,例如保證充足的睡眠、營養均衡、補充維生素等。

我們的免疫系統分為兩類: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由非特異性蛋白質和細胞組成,在任何類型的損傷或疾病中都會起作用,假如你的腿擦傷了,非特異性免疫就會在癒合過程中發揮作用。特異性免疫對病原體具有針對性。假如你得了感冒、流感或結膜炎之類的,你的特異性免疫系統中的細胞會迅速湧出,準確地識別出這種疾病是什麼。一旦他們成功,他們就會巧妙地設計免疫細胞來找到並殺死這些病原體。痊癒後,這些細胞和它們產生的抗體會繼續留在體內,這樣當你再次接觸到病毒、細菌或其他病原體時,你的免疫系統就知道該怎麼做了。這就是為什麼很難,甚至不可能,兩次感染由完全相同的病原體所導致的疾病。

非特異性免疫的這種記憶機制非常強大,實際上,疫苗也利用了非特異性免疫的這種機制。疫苗一般由滅活的細菌或者病毒構成,當疫苗注射到體內之後,免疫系統就會殺死其中的死病原體。之後,免疫系統就會記住這些病原體的特性,假如人體遇到了那種病原體的活體,免疫系統就能迅速的將其消滅。這整個流程中的次序性是關鍵所在,那就是一定要先接觸到某種病原體,然後免疫系統才能形成對它的免疫力。所以,增強免疫系統來讓它能抵禦任何病原體的想法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在自然界有無數種感冒病毒(如鼻病毒和腺病毒),還有各種各樣的流感病毒(如H1N1,當年的流感疫苗只能用於預防當年特定的毒株),所以沒有辦法能一勞永逸的讓你的免疫系統對付所有的病菌。

我們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需要合適的細胞配比,才能正常運作。為了保持健康,維持適合的免疫細胞數量是問題的關鍵。那麼我們要怎樣做呢?

致力於向公眾提供科學支持的營養研究的非營利組織國際食品信息理事會的科學傳播主任梅根•邁耶(Megan Meyer)表示:“總體而言,我們的免疫系統受身體嚴格的調控,我們沒有辦法只增強其中某一部分,就算我們有那種能力,也未必對我們的身體就是好事。在身體健康的狀態下,刻意讓某種免疫細胞增多並不是一個好主意,因為這可能導致全身的炎症反應,甚至誘發免疫系統疾病,而且這也是完全沒必要的。我們不應讓免疫系統總是保持在活躍狀態,應讓它在有病原體入侵時再被激活”。

梅根補充說,已有充分的研究證明,我們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會影響到免疫系統總體的狀態。

充足的睡眠(8小時)就對免疫系統的健康有利。一些研究表明,在人生病時,睡眠能夠幫助免疫細胞移動到淋巴結。睡眠也能夠讓免疫細胞保持較高的活性。在一個研究單中,科研人員給志願者注射了甲肝疫苗,當晚,科研人員讓一半的志願者睡了一整晚,另一半志願者熬夜。然後,他們通過分析免疫細胞產生的抗體蛋白的數量來評估疫苗效力。四周後,研究結果表明注射疫苗當晚充足睡眠的志願者產生的抗體數量是未能充足睡眠的兩倍。

在飲食方面,均衡的膳食也有助於保持免疫系統的平衡。研究表明蛋白質的攝入對健康的免疫系統至關重要。因為蛋白質是免疫細胞的核心組成部分。對免疫細胞來說,他們細胞膜和細胞器由一種叫做L-精氨酸的蛋白質構成。這種蛋白質能夠幫助T細胞(能夠識別並標記病原體的細胞)生成,從而讓人體應對流感或者嚴重的燒傷。因此,人們應該在生病時確保蛋白質的攝入,才能夠讓身體產生足夠的免疫細胞來應對疾病。

此外,鋅也對免疫系統有重要的作用。在一些雙盲以及有安慰劑對照的試驗表明,在普通感冒(如鼻病毒感染)的早期階段攝入鋅能夠顯著縮短病程及緩解症狀。科研人員發現,鋅能夠附著在鼻病毒的獨特表面上,從而使它無法與細胞受體結合,阻止其對細胞的感染。梅根表示,經常食用含鋅的食物,例如紅肉、海鮮和穀物,或者含鋅的保健品,有助於預防和降低某些病毒對人體的感染及引發的症狀。

除了鋅以外,其他微量元素也會影響免疫系統。在日本,對經常接觸流感患者的醫護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服用綠茶茶多酚(一種黃酮類抗氧化劑)可降低流感的確診發病率。科研人員還研究了攝入維生素D對免疫系統的影響。《英國醫學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補充維生素D可以降低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風險。另一項針對日本學齡兒童的研究發現,補充維生素D可以降低患甲型流感的風險。

以上這些說明,食用多樣的的水果蔬菜能夠讓人的免疫系統保持健康。一旦有病菌入侵,健康的免疫系統就能迅速的發揮作用。當然了,還是要記得打疫苗,這是預防疾病最直接的方法。


翻譯自瑞典Popular Science網,原作者Claire Maldarell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