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坤明:善于剿抚的熊文灿降服了郑芝龙,却栽到了张献忠的手里

说起我们大明王朝,总体上还是比较满意的,我喜欢郑和下西洋,威震海外,北京紫禁城,也有很多的名将,你像徐达、常遇春、戚继光、于谦、李如松等等,明末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天启皇帝和崇祯皇帝这兄弟俩没能力挽狂澜,致使明朝灭亡。

在对内的李自成和张献忠,崇祯一贯的主张是剿抚并用,两手到要抓,两手到要硬。在熊文灿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全力负责陕西、南畿、河南、山西、四川、湖广军务,对张献忠的假投降没有清晰的认识,导致整个中原的局面失控,最后自己也被皇帝处死。

朱坤明:善于剿抚的熊文灿降服了郑芝龙,却栽到了张献忠的手里

熊文灿,四川泸州市泸县人。

熊文灿是万历年间的进士,一生的履历还是非常丰富的,礼部主事、郎中、山东左参政、山西按察使、山东右布政使、兵部侍郎、兵部尚书这些都做过,最重要的是他还成功说服了郑芝龙这个海盗头子,使其成为大明的一支中坚力量,巡防海疆。

成也剿抚,败也剿抚。熊文灿万万也没有想到,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如履薄冰,为大明呕心沥血,最后却因为张献忠的反叛,自己也被追责,最后被崇祯皇帝推出午门斩首。

朱坤明:善于剿抚的熊文灿降服了郑芝龙,却栽到了张献忠的手里

对于张献忠和李自成,熊文灿和陈奇瑜的看法一致,基本上只要他们招安就可以了,但是像孙传庭、卢象升等主战派就认为他们的投降是缓兵之计,力主穷追不舍,完全消灭才行。

事实也的确如此,崇祯皇帝虽然在松锦大战失败了,但是清军入关还是比较遥远的事情,最后自己也是败在了李自成的手里。

熊文灿招抚张献忠没有成功,到底该不该处死他,还值得商榷,因为熊文灿并不是一个很坏的人。

朱坤明:善于剿抚的熊文灿降服了郑芝龙,却栽到了张献忠的手里

做有爱心负责任的电影剧本作家,朱坤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