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又哭又鬧,情緒多變?別忽視了娃的“情緒腦”,試試這樣做

前兩天,爺爺給小寶買了一大盒草莓,擔心小寶吃多了拉肚子,所以每天讓孩子吃的草莓數量都是有限的,本來以為這樣子既可以讓他養成守規矩的好習慣,也可以保護他的身體。

沒有想到,昨天,當寶寶看見草莓壞掉一個時,瞬間就崩潰了,開始大哭大鬧起來。這不就是一顆小草莓嗎?怎麼就會產生了這麼大的情緒反應呢?當時我真的是懵了。

事後婆婆才說,寶寶每天吃的草莓就是有限的,這樣子再壞掉一個草莓,那麼他每天吃的草莓就更少了,所以心裡就覺得好難過。

孩子又哭又鬧,情緒多變?別忽視了娃的“情緒腦”,試試這樣做

聽到婆婆這樣說,我不禁覺得有點可笑,但又覺得婆婆這樣的想法是非常正確的,畢竟寶寶年齡還比較小。

只是在心裡自責自己教育方式有問題,怎麼這麼才一點小事,孩子的情緒反應就這麼大呢?孩子的挫敗感也太強了吧。

之後我才知道,這都是由於情緒腦而引起來的。

01、情緒腦對孩子非常重要,父母要停止這些行為,防止傷害孩子的情緒腦

根據科學研究表明:所謂情緒腦就是大腦中間那一層,主要控制人們情感的部分,比如喜怒哀樂等。

所以,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於父母對此不太瞭解,所以很容易通過一些行為傷害到孩子的情緒腦,尤其是以下幾種行為,父母可要小心了。

孩子又哭又鬧,情緒多變?別忽視了娃的“情緒腦”,試試這樣做

  • 1、抑制孩子的情緒發洩

當遇到孩子大哭大鬧的行為時,很多父母都會覺得非常頭疼,甚至會極度暴躁,所以他們常常會大聲呵斥孩子,想要通過斥責威脅等方式讓孩子停止哭鬧。

如果長時間孩子的情緒都是被壓抑的,他們的心情往往會變得比較鬱悶,還可能會造成抑鬱症的發生。

  • 2、孩子不能及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

顧修全曾經說過:想要管理一個人,就首先應該管理好他的情緒。

同理,如果一個人想要做成大事情,所以必須要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讓自己的情緒左右自己的思維。

很多父母對於孩子非常的寵溺,當孩子表現出一點點都不開心,父母立馬就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討孩子歡心。這種方式只能給孩子帶來當下的快樂,但對於他們長期的發展是非常有害的。

如果父母經常使用這種方式解決孩子的哭鬧問題,時間長了,孩子會認為,只要自己不開心,那麼父母就會滿足自己的要求,所以之後會變本加厲。 另外,由於他們已經形成了這種習慣,無論是對自己的父母還是他人,常常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把自己的情緒全部都表現出來。

孩子又哭又鬧,情緒多變?別忽視了娃的“情緒腦”,試試這樣做

  • 3、父母沒有做到好的榜樣

孩子小的時候,家長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裡,他們的模仿能力也是父母難以想象的。不經意間的一個行為就會被孩子所模仿到,所以,如果父母在平時對待孩子情緒非常暴躁,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容易激動,慢慢的,孩子也會養成這樣的脾氣。

02、這樣保護孩子的情緒腦,孩子將會給父母意想不到的回報

很多父母都是由於不理解情緒腦是什麼,所以才會導致各種各樣的錯誤行為發生。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父母知道怎麼樣保護孩子的情緒腦,才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加健康。

孩子又哭又鬧,情緒多變?別忽視了娃的“情緒腦”,試試這樣做

  • 1、教孩子怎麼樣識別情緒

無論是喜、怒還是哀、樂、愁,這都是情緒表達的一種方式。由於他們不懂得怎麼樣表達這些情緒,所以只要是不開心,心裡覺得有點不舒服,就會用哭鬧來表示自己的不愉快心情。有的父母性格比較暴躁,聽見孩子的哭鬧時,通常會用一些暴力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對孩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所以孩子在平時也要學會表達,告訴父母自己真正的情緒是什麼。這樣更有利於父母去教育孩子,也有利於孩子的情商提高。

當孩子在哭鬧時,父母可以詢問孩子,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孩子的這樣行為,然後再把喜怒哀樂愁等各個情緒,通過圖書、視頻等方式,教給他們。

這樣子,他們之後就知道了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 2、培養孩子樂觀積極的心態

父母在平時要培養孩子積極樂觀的心態,正如小寶吃草莓的事件一樣。如果小寶平時比較樂觀,將不會出現這樣的行為,這樣的行為不僅是因為孩子喜歡吃草莓,更多的是他處於一種悲觀的心態。

父母平時可以讓孩子積極面對生活,在生活中會經常出現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如果孩子稍有點不順心,就處於悲觀的態度,對他們之後的生活影響是很大的。

為了能夠讓孩子有樂觀積極的心態,平時要讓孩子多吃一點苦,無論是身體上的,還是心理上的,在遭受過挫折之後,他們的抗打擊能力也將會變得更強,之後對待生活也會更加的積極樂觀。

孩子又哭又鬧,情緒多變?別忽視了娃的“情緒腦”,試試這樣做

  • 3、接納孩子的壞情緒,不過分抑制

當孩子情緒比較激動時,父母常常會對孩子說:你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能這樣子。

但是如果孩子的情緒一直憋在心裡,不能釋放出來,長時間會造成心理的疾病。另外,如果孩子心裡邊有不開心,卻不能表達給父母時,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隔閡將會越來越大,孩子甚至會覺得,這是父母不愛自己的表現,對於培養親子關係十分不利。

幫助孩子釋放出壓抑的情緒,可以讓孩子積極健康的成長。要知道想要培養出一個健康的孩子,不僅需要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也是極其重要的。

很多父母在平時都會忽略掉孩子的情緒腦,這對孩子的心理成長危害是非常大的。父母在平時要多關注孩子的情緒,時常與孩子交心。

孩子又哭又鬧,情緒多變?別忽視了娃的“情緒腦”,試試這樣做

再多的禮物、再富裕的經濟條件,都不能替代父母的陪伴。

所以,即使工作再忙,父母在平時也要多多關心孩子,這樣才能夠幫助他健康的生長,既然為人父母,就要對孩子的一切負責,把他撫養成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