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72米,耗资百亿,世界最大的孔子像,就在中国山东


高72米,耗资百亿,世界最大的孔子像,就在中国山东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出现过数不清的重要人物,他们或勇武无敌,或文采过人,或足智多谋,或贤明善任,但若论影响力最大最深远的华人,恐怕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孔子。

高72米,耗资百亿,世界最大的孔子像,就在中国山东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文化灿烂百家争鸣,成就了众多学术流派和思想,尤其是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奠定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基础。后世将孔子开创的儒家、老子创立的道家与后来传入中国的佛教并称为“儒、释、道”,这三种思想体系和它们所架构出的传统道德体系堪称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代表,更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东亚、中亚、东南亚各国和地区的传统文化。

高72米,耗资百亿,世界最大的孔子像,就在中国山东

作为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孔子的故里山东曲阜是堪与耶路撒冷、麦加、菩提迦叶比肩的“东方圣城”。在曲阜,祭祀孔子的孔庙、孔子嫡系长支世代居住的府邸孔府、孔子家族墓地孔林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象征。

高72米,耗资百亿,世界最大的孔子像,就在中国山东

孔子的诞生地尼山,原名尼丘山,所以孔子名“丘”、字“仲尼”。古人讲究避名讳,比如很多小伙伴都知道,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观世音菩萨”都改叫“观音菩萨”了。所以后人为了避圣人讳,将“尼丘山”改称为“尼山”。

高72米,耗资百亿,世界最大的孔子像,就在中国山东

尼山的山顶,伫立着一尊高达72米的巨型孔子铜像,72米的寓意,源于孔子的弟子中有72位贤人,这也是全世界最高的孔子像,以吴道子《先师孔子行教图》为形象参考。铜质的金色塑像面带谦和的微笑,神态安详,双手于胸前行叉手礼,可亲可敬,向我们展现出一个师者、智者、集大成者应有的姿态。

高72米,耗资百亿,世界最大的孔子像,就在中国山东

塑像的基座大厅也颇为庞大,经常展出孔子相关的文化展览,前面的金声玉振广场,则是重大庆典的举办地,注重文化体验和修学启智的尼山圣境,将孔子明礼生活方式传递给了不远万里前来瞻仰朝拜至圣先师的人们。

高72米,耗资百亿,世界最大的孔子像,就在中国山东

尼山其实只是个只有大约340米高的小山丘,五峰并峙,五川汇流,算不得雄浑壮阔但景致秀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精妙之处在于它处处透着浓厚的儒家文化气韵。占地35平方公里的尼山圣境,完全建成时预计将耗资100亿人民币,规模颇为宏大,建筑参照的是战国时期的风格,讲究对称和庄严,给人一种肃穆大气之感,与南边人工修缮的圣水湖亲密相依,又有了几分柔美。

高72米,耗资百亿,世界最大的孔子像,就在中国山东

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父亲叔梁纥是宋国的流亡贵族,孔子出生时他已近古稀之年。孔子三岁丧父,生母颜氏被家中主母驱逐,带着带孔子和他的庶兄孟皮在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15岁时,孔子就已经明确的意识到自己人生的志向在于做学问,母亲对他的教育和培养让他逐渐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高72米,耗资百亿,世界最大的孔子像,就在中国山东

西汉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使得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全面上位,日渐作为中国官方意识形态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体系。孔子的地位也随之不断提高,被历代帝王追谥追封以“褒成宣尼公”、 “文圣尼父”、“先圣”、“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等尊号。“大成至圣文宣先师”也经常被简称为“大成至圣先师”和“至圣先师”,意为“集大成的、至高的圣人先师”,最早用“大成”来赞颂孔子的是孟子,首先以“至圣”尊称孔子的则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

高72米,耗资百亿,世界最大的孔子像,就在中国山东

千百年过去了,人们用一尊塑像来表达对孔子的尊崇,这座雄伟的孔子像矗立尼山,远眺世界,成为弘扬传统文化征途上的新坐标,人们来尼山不仅是走马观花,放松休闲,更多的是寻找心灵的归宿,寻找一种久违的生活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