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如何判斷真假朋友?

叔本華:判斷真假朋友的標準是什麼?

叔本華:如何判斷真假朋友?


約翰雷說:“朋友越老越好,美酒越老越香。”

蘇軾說:“世事如今辣酒釀,交友自古春雲保。”

李白說:“相知在急難,獨好亦何益?”

薩迪說:“誰若想在困厄時得到援助,誰就在平日待人以寬。”

莎士比亞說:“對眾人一視同仁,對少數人推心置腹,對任何人不要虧負。”

貝多芬說:“友誼的基礎在於兩個人的心腸和靈魂有著最大的相似。”

孟子說:“德不孤,必從鄰。”

德謨克利特說:“連一個好朋友都沒有的人,根本不值得活著。”

托爾斯泰說:“財富不是永久的朋友,但朋友是永久的財富。”

亞當斯說:“勢利的朋友,遲早會離你而去。”

普卡利西爾說:“偽裝的朋友,要比兇惡的敵人更壞。”

曹雪芹說:“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雨果說:“使我們摔跤的,往往是我們的朋友。”

愛默生說:“要想有朋友,自己必須先夠朋友。”

尼采說:“只要天下有一個朋友,他也不會覺得孤單。”

叔本華:如何判斷真假朋友?


關於朋友,歷來是古今哲人喜歡討論的話題,朋友對於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所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一般而言,朋友會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裨益,但在某些情況下,正如大文豪雨果所說:“使我們摔跤的,往往是我們的朋友。”所以,“成也朋友、敗也朋友”的情形,在我們的身邊可謂屢見不鮮。

歸根到底,我們是否有著朋友、我們有多少朋友,這個不是問題的根本所在,問題的根本在於,我們所結交的朋友是真朋友還是假朋友,如果是真朋友,那麼就多多益善,如果是假朋友,一個也是顯得太多了,一個假朋友對自己造成的危害,甚至完全可以抵消一百個真朋友帶來的益處。所以,真假朋友的鑑別,是和“真假美猴王”的鑑別一樣非常重要的問題,同時也是比較困難的問題。

叔本華:如何判斷真假朋友?


對於如何檢驗一個人是不是我們真正的朋友的問題,德國偉大作家、思想家、哲學家提出了一個標準,可供讀者諸君們參考借鑑。

叔本華說:“檢驗一個人是不是我們真正的朋友,除了一些需要得到朋友的確切幫助和作出一定犧牲的情形以外,最好的時機就是當我們告訴他恰逢某樣不幸的時候。在這一剎那,他的臉上要麼顯示出一種真心的、不含雜質的悲哀,要麼就是一副鎮定自若的樣子;或者,他會流露出某種別樣的表情,後兩者都不是真正的朋友。”

叔本華:如何判斷真假朋友?


一個朋友,在你跟他講述了你的不幸事情之後,他如何安慰你,這反而無法評判他是否屬於你的真朋友。因為,他說什麼話,是受他的理智控制的,一般而言他只能說一些安慰你的話,並且表示他自己也十分悲痛之類的,然而卻可能是經過偽裝的,所以你無法辨別真假。但是,在你告訴他你的不幸事情的那一瞬間,他的表情卻是自然感情的流露,是沒有經過偽裝的,因此是真實的。

叔本華:如何判斷真假朋友?


叔本華認為,人性有著一個弱點,這個弱點就是“幸災樂禍”,希望自己比別人好,聽說別人遭受了災害的時候卻會“幸”和“樂”,除非是對自己的那些真正的朋友,他們聽說自己真正朋友的悲痛的時候,也會感同身受,所以會產生正如叔本華所說的“一種真心的、不含雜質的悲哀”,若是如此,那麼這個朋友就是你的真朋友,否則就是假朋友。叔本華據此得出了判斷真正朋友的標準,這和唐代大詩人“詩仙”李白的提出的“相知在急難”也是一個道理。


叔本華:如何判斷真假朋友?

李白畫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