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信息海洋鉴别真伪才是能力,如何高效率读书?


面对信息海洋鉴别真伪才是能力,如何高效率读书?

关于如何阅读,阅读的妙招——画面速读法

人类在发明新词的时候,多数是极力在描述画面,用具象化的类比去解释,比如“物联网”指“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因为我们脑海中已经有互联网这个概念,试着想象一下家里的所有电器都联网,智能化,你在公司就可以遥控开启家中的空调。当你的开车到停车场门口,不需要保安,设备自动识别车牌后开启栏杆,等等这一系列的画面,都会很好的帮你理解这个词。我们把“物联网”先具象化,再画面化,最后故事化。

所以在看现代汉语字词句的时候,先具象,不能具象的就联想(发挥想象力),接着把一段文字画面化,然后将其故事化。故事就是脑海中一个个的画面。一个画面和故事传达给你的信息量是惊人的。这才是最高效的阅读。

面对信息海洋鉴别真伪才是能力,如何高效率读书?

通过这样的方式先让大脑进行信息的输入,我们只要不断的再去学习和思考,认知升级和迭代,重新调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反过来再打破直觉思维,就能既不断接受新鲜事物,又少免于被表象迷惑。最后,应用于生活实际,更多的经历和思考,更丰富的知识,会再反过来帮助你更高效的学习。

通过画面速度法,快速并大量的阅读,先架构出自己的知识框架,暂搁单一的价值判断(单一观点)努力求知,寻求对世间万物多角度的解释,多些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从多元的角度去认知和解释世界,对不同领域知识进行碎片化的学习,应用于生活中。必须得你亲自去做并思考后得到的知识才是最宝贵的,将其填充到自己的知识框架中去,并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的完善与迭代,最终形成自己独立的知识体系。

面对信息海洋鉴别真伪才是能力,如何高效率读书?

得自己亲自做了,才知道哪个环节尤为重要,哪些细节和考虑不能忽视,这就算别人事先提醒告知我,我也容易忽略,只有自己经历了,试错了,总结了,才是属于自己的宝贵知识

为什么要提倡多元的认知角度和多元化的思维模型?

因为如果你坚持自己的观点才是唯一正确,或者自己的解释才是惟一道理的话,你一定会陷入某种偏见中,无法自拔,这会让你对世界的理解遭遇到各种遮蔽,没法去理解更广大的世界,你见识再多,都没什么用,进入你大脑的东西,都只不过是一大堆杂乱无章的混乱,你是感觉自己知道很多东西,但其实什么也不知道。

就像是查理·芒格说的“当你手中有一个锤子,你目光所及之地,到处都是钉子”那可不,你理解世界只有一个工具,世界就变得单一且狭隘,就很容易看什么都像“钉子”。

面对信息海洋鉴别真伪才是能力,如何高效率读书?

阅读三步骤

速读:当你面对一大段文字的时候,试着把一个个的“关键词”具象化句子和段落画面化,最后故事化,也就是把它变成故事。在阅读的时候构建出画面感,把信息变成故事。帮助你快速阅读和记忆。

多思: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包括自我批判)+多元化思维模型(多元的认知角度)

应用:多在事上练,多思考,多总结。应用于生活实际,学习的目的不是输入更多的知识,而是了解世界更多的侧面,快速而实际的应用于生活中,思考和经历的越多,才能与书籍产生更多的共鸣。

第一步骤:速读

先解释下三个词,具象,意象,抽象

1,具象是一看就知道形象,马上能联系到你所有的经验记忆,生活在可以找到与之对应的事物。“有具体的形象”就叫做具象,以真实再现客观形象为主。

2,意象是以人的感情来掺入客观现实,对客观现实进行有取舍的改造,保留一定形态,却又明显有人为的因素,也就是想象力。

3,抽象是脱离外在形象,把形象统统抛弃,只留下人为认识的几何形态或者精神理解的,与现实的东西有联系,但是并不以形象的相似为联系,就是抽象。

总结:具象是具体,意象是想象的联想的事物,抽象就是不实际的

理解了这三个概念,咱们先聊聊字词句:把一大段文字中的

“关键词”具象化,画面化,故事化,在阅读到时候构建出画面感,帮助你快速阅读和理解其要表达的意思。

面对信息海洋鉴别真伪才是能力,如何高效率读书?

什么是画面速读法?说白了就是阅读一大段文字的时候,试着把那段文字里的“关键词”转换为一个一个的图像 在脑海中想象画面,理解其传达的意思,帮助自己在阅读的时候构建画面感,以故事的形式存储并记忆,非常高效。

你看,咱为什么给他人分享自己的事情或者讲述别人的事情,我们能够滔滔不绝,感觉特能说,比背课文要顺当多了。

就是因为咱们把信息变成了“故事”,跟对方讲完“故事”,他也非常容易记住并转述,甚至他们经常还会加上自己的想象力给这个“故事”补充一些细节,这就是为啥“话传三人就变味”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文章末尾咱们再补充说为什么故事有这样的“魔力”。

要知道,文字只是我们表达思想的载体,它是非常抽象的,我们要将它具象化,故事化、构建出画面感,我们才能印象深刻,也就是记得住。

面对信息海洋鉴别真伪才是能力,如何高效率读书?

比如我们看到“草莓”这两个字,我们脑海中的其实不是这俩汉字的外形,而是一幅画面”红色的草莓凹凸不平的表面上有白色像芝麻一样的点点,那是一幅令人垂涎欲滴的画面”,看到“山”我们想的是什么?我想到的是我近期去过的“三清山”的画面。看到“水”这个字,我们想的是什么?看到“书”我们想的是什么?这类词是有具体物体的,周围也是很常见的,比较容易想。

我们现在现象一下“自由”“科幻”“科学”“和平”“四维空间”这类含义不明确的词,没有具体物体代表的词,浮现在脑海中的是什么?是一些人物或者故事所构成的画面。比如想到“科幻”你想到的是《三体》这本书?科幻电影?还是科幻作家?在看到这词那一瞬间。

比如你联想到《三体》,浮现在你脑海中的是看书时候的书中的剧情,而不是科幻这个词本身的定义。所以在看到“科幻”这个词,词所表达的意思取决于你现在脑海中联想到的是什么画面。下一次想到的是阿西莫夫呢?比如看到“四维空间”,我能想到的就是《星际穿越》那部电影的画面。比如看到“和平”,我能想到的就是内个和平鸽。

面对信息海洋鉴别真伪才是能力,如何高效率读书?

看到“科学”这词我们想到什么?是科学的定义吗?我能想到的只能具体到一些科学家的名字。就比如大家一看到“物理”这个词就想到牛顿,爱因斯坦他们的故事,或者爱因斯坦那张著名的吐舌头的照片,或者他们的理论(相对论,量子力学),他们甚至已经成了这些词的代名词。

再比如“鸦片”很少人会去想大麻叶子的外形吧或者想象它是医用的止痛剂吧,想象的都是电视剧大烟馆里抽鸦片的人,或者干脆想到的就是鸦片战争我们过去中国人受到的屈辱。发现了吗?无论词语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当词语出现在我们面前,大部分人的想象的都是符合当下时代普遍观念和大众主流共识的。至于你怎么想,完全看你脑海中有多少知识,你思考问题的角度是否多元,还有你的认知和想象力。

当字词组成了句子

举个例子,“一千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这句话。看到“哈姆雷特”带给我们的画面是话剧里的哈姆雷特形象?显然又不是,因为很少有人真正看过哈姆雷特的故事或者看过话剧。我们经常使用这句话,我们不是在谈哈姆雷特,也不是说作者莎士比亚,而是要表达“在文学欣赏上,有不同生活经历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的人,物有不同的评价”那这段话一旦表达含义,并且“关键词”和句意貌似没太大关系,你不是说想关键词的画面么,我想了哈姆雷特,这句话本意没关系啊。是不是就没有画面了呢?没有故事了呢?

面对信息海洋鉴别真伪才是能力,如何高效率读书?

不是!至少我在看这段话,我想到的画面是,最近我和朋友在看同一副画,经过交流,发现彼此的观察角度差别很大。你看,我是通过句意想象联想的画面和故事。具象化要找准“关键词”,但更要把握住句意。

我们在使用这句话的时候,早已脱离字词“哈姆雷特”原本的意思。我想到的画面和哈姆雷特没有一毛钱关系,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与这句话含义相符的画面和情景故事。我联想到的是我周围已经发生的具体事情的画面。每个人想象到的画面又根据不同人的不同经历,不同的理解角度加上神奇的想象力,最终这句话的理解和使用也变得非常多元化。

所以,我们一千个人对这句“一千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又有一千种理解。

比如我看到“草原帝国”我能想到的就是草原汉子,豪爽,骑马,可汗,羊肉,等等的画面,但是当这个词放到句子里“草原帝国的国运不过百年”,就得是另外一副画面了。

面对信息海洋鉴别真伪才是能力,如何高效率读书?

额外介绍一下,草原文明可汗的继承不是长子制,而是兄终弟及,因为他们需要可汗有战斗力才能去掠夺资源,分配资源,大哥,二哥,三弟,四弟,老幺,挨个坐完可汗的位置,也就最多一百年,一百年后,他们的下一代人该怎么办?他们会争论,你爹当过可汗,我爹也当过可汗,现在凭啥你来当,那咱们就就打呗,谁打赢谁当老大,所以帝国就会分裂,

你看,想象到的画面就是一帮可汗的下一代,他们在一起杀个你死我活的画面和故事。当然这个故事没这么简单,篇幅有限我只是举例子简述一下。

面对信息海洋鉴别真伪才是能力,如何高效率读书?

具体联想到什么?完全靠你脑海中有多少知识,还有你思考问题多元的角度,自己的认知和想象力。这是快速阅读的方法,这就是第一步骤。任何方法在使用的时候如果只选择一种,一定会造成偏差,方法不会只有好没有坏,咱们第二步骤谈谈这样方法的副作用和解毒剂

第二步骤:多思

实际上人类会说话大约已经有10万年左右,而人类有文字不过最近三五千年的事情。文字最初和语言没有关系,语言是从口到耳的传递,文字是从手到眼的传递。文字符号、象形文字最初是生活场景中的一幅画,因此它最初和语言并不结合。随着文字的发展,它必须和语言结合才能有效使用。

语言是思想的符号,文字是语言的符号,因此文字是符号的符号

,这个符号就是由眼睛观察到的事物,当我们在看文字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就是画面和图像和一个个故事。

“楚霸王乌江自刎”这几个字,一眼看过去最简单的理解就是“项羽自杀”不知道楚霸王的人只要懂“自刎”的意思也知道是有人自杀。

面对信息海洋鉴别真伪才是能力,如何高效率读书?

我们在没有看过相关电视剧或者图片的情况下,我们能想象的画面是“在河边,魁梧的项羽,手拿着一把剑,割断喉咙”但是当我们看过相关电影或者电视剧后,再看这句话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就不是这么模糊的画面,而是可能具体到那个演员呈现给我们的那幅画面,他们面孔和当时周围的场景都会浮现出来。就像是看到“坏太监”想到魏忠贤,“坏宫女”想到容嬷嬷,“暴君”想到桀纣,看到“汉奸”想到汪精卫。

面对信息海洋鉴别真伪才是能力,如何高效率读书?

可是事实往往不是如此!

比如扮演容嬷嬷的演员上街被人扔鸡蛋,尽管群众知道电视剧里是演戏,是假的,和演员并无关系,但是无法克服脑海中带给他们的印象,一想到是她拿针扎紫薇,他们会忍不住把画面代入到现实,结果就是愤怒的把手中的鸡蛋向她扔过去。

你看看只要不多加思考,这些脑海中固有的印象会“反噬”我们,使得我们在面对具体人事物的时候,无法冷静思考,无法接受更多元的解释角度。

比如你并不了解这个历史人物,当你通过电视剧等方式了解,看到他是一个暴君的形象,或看到他是一个软弱的形象,之后再去了解这人物,还能冷静理智的思考吗,脑海中的固化了的,刻板的印象能否消除?比如“秦始皇”“汉武帝”“张居正”“王安石”“左宗棠”“袁世凯”“王莽”“崇祯”,

这是为什么呢?

咱都经历过,小时候记忆口诀表,记课文,记公式,记圆周率3.1415926,刚开始非常难 非常痛苦,但是当你记住后,脱口而出 不需要思考!这是因为,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脑的机制是把逻辑思维变成直觉思维。这样我们的大脑才可以节省带宽,节省生物体的耗能。就好比是计算机打开网页后的缓存一样,再次打开相同的网页就不需要再重新下载图片和文字,占用网络的带宽就会很小,提升效率。

面对信息海洋鉴别真伪才是能力,如何高效率读书?

我们为什么在生活中更容易接受观点,而很少愿意费力的进行多角度的思考,这也是符合生物体的本能,因为要节省能量。我们通过记忆学习向大脑输入,当我们记住并且能熟练的使用,这其实是下意识,学习实则就是逻辑思维到直觉思维的过程。熟练度实际就是下意识的一种。

大家肯定有相似情况。第一次学习记忆的时候、如果一个汉字或者单词,第一次读错 后续就算知道纠正了读音。也很容易再次读错。

对于人事物的第一印象也是如此,太好太坏的第一印象,都很难从脑海中抹去,纠正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比如“纤维”的发音我知道是xian 但是总是在读的时候脑海中出现qian这个音,容易口误,因为小时候一直读qian,还有就是方言说习惯的人改说普通话非常别扭,这不是因为嘴笨。比如我的前后鼻音也是长期训练才稍微改善一点。

卓别林在摩登时代电影中,他每天在流水线上拧螺丝,以至于他后来见了纽扣都想拧。想必大家都记得吧。 再举一个生活在常见的例子,从纸币支付变成数字移动支付也是如此,当初我们在拿着一百块钱纸币去购买东西,那是非常具象的。你对钱是有概念的!

面对信息海洋鉴别真伪才是能力,如何高效率读书?

我们在花纸币的钱的时候大脑皮层能起作用,但数字支付则是另外一个大脑的器官叫“蜥蜴脑”在起作用,它处理信息是非常快的,所以我们扫码后看着支付宝弹出来的数字,指纹验证支付完后。你的大脑皮层才意识过来,原来数字100等于100元纸币,买贵了,不实惠,亏了,冲动消费了。

100元纸币在我们想象除了它的外形 还能想象的就是购买力,也就是能买些具体的啥,而数字,对应的就太多了。再比如,我们在淘宝买衣服,当时立刻下单购买一般也就买了,如果加入购物车,第二天再看,就觉得,这衣服不好看,价格不实惠,不买了。

讲到这里不知道各位发现了吗?我们能具象化,画面化的字词是周围普遍客观存在的,比如“水”哪都有;“雪”就算有的地方一辈子见不到雪,网上总见过图片和视频吧。不能具象化的词,我们的联想也大多符合当下时代,我们的大众主流共识和意识形态。

我说这些想表明的是,我们会被大脑的印象和直觉“欺骗”,这东西一时半会肯定是无法改变的,新东西出现的太多太快,大脑处理是跟不上的,大脑进化也得几万年以上,所以我们和祖先的大脑,没区别的,一样聪明......

面对信息海洋鉴别真伪才是能力,如何高效率读书?

你可能会问,你先说要图像化,具象化,故事化的快速阅读,现在又说这样会害了我们,这不是矛盾吗?这不矛盾,因为我们本来就是这样去感知世界的。

但后续该如何去拿掉脑海中的这些刻板印象,不对经验产生过度依赖,不让它们成为我们认知世界的阻碍,这是我们能主动选择的。

我们通过先对“关键词”具象化,句子和段落画面化,最后故事化。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让大脑快速的输入信息;之后我们只要不断的再去学习和思考,认知升级和迭代,重新调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反过来再打破直觉思维,就能既不断接受新鲜事物,又少免于被表象迷惑。

面对信息海洋鉴别真伪才是能力,如何高效率读书?

外部环境是不断改变的,我们也要不断改变和提升自己,认知升级,认知迭代,以适应现代飞速改变的外界环境,不然新出来的东西无法理解,旧的东西又不一定一直能帮到你。

新出现的工具不会使用倒不是活不下去,但是如果我们会使用,提升效率不就等于节省时间,从而变相的延长了寿命吗?我们与其渴求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来延长寿命,不如我们换一个角度,掌握主动权。

怎么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呢?知识是途径之一。

为什么故事能让我们快速记忆呢?

因为我们人是故事动物,有关于人类的一切,底层其实都是故事,任何抽象的东西 一旦图像化,故事化,具象了 我们才能够容易理解,想象并记忆。

故事也最容易产生凝聚力,古代人类的凝聚力就是依靠故事,用赫拉利在人类简史里的话:“人类文明的基础就是我们可以构建共同的想象,而苦难的记忆和崇高的意义,是能把想象共同体构建最彻底的方式

所以如果没大禹治水,女娲造人,华夏始祖等的这些故事,那个时候,信息传递不发达的时候,不通过故事,就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凝聚力。包括宗教故事,圣经故事等,犹太人塑造苦难的故事,“焚书坑儒”汉代儒生们为什么要扣这帽子给秦始皇,把秦始皇坑炼丹药的方术士偷换成坑儒生。就是他们需要塑造苦难来增加凝聚力!也就类似传奇色彩。塑造苦难最好办法就是“编故事”

面对信息海洋鉴别真伪才是能力,如何高效率读书?

举个例子,欧洲人为什么把我们叫做蒙古利亚人种,是因为12-13世纪,成吉思汗带领蒙古军队突进到欧洲边缘,曾经对欧洲文明造成重大冲击和威胁,以至于欧洲人认为黄种人全都是蒙古人,这是蒙古利亚人种这个名词的来源。

当时成吉思汗他们采取的方式就是:“先告诉城里的人投降,我就可以饶了你们,但凡犹豫或者不投降,杀进去就是屠城,说到做到”这个故事被沿路传开了,传播速度远比成吉思汗突进速度快多了,那些人吓破了胆,在成吉思汗征战路上,每到一座城,里面的人乖乖的出来投降迎接,甚至提早派人来告知,举城投降。

我说的这个例子中,为什么在那个信息传递不发达的时代,故事有这样的魔力?

因为故事具有高效性,便于传播,便于记忆,便于理解,便于想象。这即是它的优点,也是缺点!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如此的高效,便捷,覆盖面又如此的广,故事的优缺点也会被放大。

结合我前面说的具象化和图像化的优点与缺点,我们发现这些我所说的东西组合起来是什么?是“经验”!经验有时候会害死人,经验这东西,在某一具体事情上短期内或者一定次数内有效,它不可能长期有效的帮助到你,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能过度的依赖经验。这话题咱们以后的专栏也会聊。

有时候阻挡我们认知世界脚步的,不是我们未知的,而是我们脑海中已存在的

哲学家叔本华说:“阻碍人们发现真理的障碍,并非是事物的虚幻假象,也不是人们推理能力的缺陷,而是人们此前积累的偏见。”,我们人类为什么这么傻呢?这和我们大脑的运行机制有关

面对信息海洋鉴别真伪才是能力,如何高效率读书?

人类大脑的运行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过去所经历的事情,以及残留下来的记忆,对我们当下的判断是有很大影响的。从好的一面说,这提高了我们决策的速度,降低了大脑的负担。

比如,我们曾经吃过某个地方人的亏,我们就形成了一个经验,以后但凡遇到这个地方来的人,我们就尽可能回避和他们打交道,而且要说他们的坏话。所谓地域歧视、以貌取人等等,都是这么来的。但是,从坏的一面说,这种大脑运行的方式,也让我们成了经验的奴隶,不能客观地判断当下的形势,我们总是让过去的东西绑架了自己。更要命的是,人类还有一种能力,就是把自己这些因为错误偏见而形成的观点,解释得冠冕堂皇,自我合理化。

逻辑思维里说过一句话:“很多时候,我们在重组自己的偏见时,还以为自己是在思考;在重复以往的错误时,还以为是在坚持梦想;在消极荒废时,还以为是在放松;在伤害别人自尊时,还以为是直率;在故步自封时,还以为是在坚守;在随便放弃时,还以为是在选择;在喝得酩酊大醉时,还以为是豪爽;在不思进取时,还以为是低调。”

第二步的精髓是: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包括自我批判),多元化的思维模型(多元的认知角度)

独立思考

人总是有一种倾向,对于任何问题,总想要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为啥?还是要节省大脑的带宽和耗能。人的大脑的进化动力,不是为了求取真理,而是为了生存,活下去。为了生存,当然就是越快越省力,多快好省地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越好。

比如,在网上,关于中美差距这个问题,最吸引关注的文章无外乎是两类结论,第一,中国不行,照美国差远了。第二,中国可牛了,美国不行。这两种结论都会契合一部分人的情感需求,他们都会拿着结论心满意足地走了。这样的文章才能拿到最大的流量。微博上的流量文字也是如此。

而像有的文章,分析中美差距,落实到各种细节,得出不同方向的思考,解释和结论,看似会显得模棱两可,没有力度。感觉看完也没得到啥,其实不然!对与有着独立思考的人来说,这样的文章,才是更有启发的文章。说白了就还是要

“费力”“费能量”多去想,独立思考。

面对信息海洋鉴别真伪才是能力,如何高效率读书?

批判性思维(包括自我批判)

批判性思维不是批判一切、怀疑一切,目空一切。批判性思维不是反求诸己,不是纯粹的概念推演,而是求诸外界、求诸知识的。批判性思维不是让你不犯错,而是犯错之后能及时纠错。

知识的用途之一,就是用来进行自我校准,只有逻辑没有用。一个看似和你生活无关的知识,也许在某个关头,会影响一个对你特别重要的判断。还是查理·芒格:“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到处都是钉子”,批判性思维就是面对海量的信息,你能否判断真伪,它的基础不是原理,而是丰富的知识,说白了还是要多读书,知识可以用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校准。批判性思维需要丰富的知识,它和独立思考相互关联的。

面对信息海洋鉴别真伪才是能力,如何高效率读书?

多元化思维模型(多元的认知角度)

也就是说,我们靠自主阅读,靠别人的讲述获得知识,这过程中就很容易形成刻板印象,固有观念。包括我提出的画面速读法,相信听众也听出来了,这方法本不是方法,就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本来方式

因为我们本身就是利用我们大脑的机制去进行信息的输入,但我强调,我们应该清楚明白意识到这样的方式,把它理解了后用到阅读书籍上,能增加效率。

这样是可以提升阅读文字的速度,但有缺陷,这就是大脑机制带给我们的不好处,比如过度依赖经验,刻板印象等等的,刚才我已经论述过了,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快速受益,但随着我们了解事物之后,这些印象,这些画面,又会构成我们进一步理解世界的障碍,因为它会让你无法接受或理解新出现事物。比如农村上年龄的老人,他们很难理解无线充电,很难理解移动支付。创新为何难,难就难在这,它无法培养,也无法教授,因为我们在单一化的解释和思考下,很难去改掉固有的印象。

面对信息海洋鉴别真伪才是能力,如何高效率读书?

所以我们不能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丧失批判性的思维,要以多元化的思维,多元化的认知角度去重新理解这个世界,所以我第二步提出的就是“多思”,通过认知升级和认知迭代,就能摆脱过度依赖经验,消除刻板印象,减弱固有观念,我们在能够更快更容易的接纳新出现的事物。

这样一来,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新出现的事物如何面目全非,你都能去认识和理解,一次一次的重新在不同维度观察和解释这个世界,外部环境如何剧烈变化,我们都能更得上时代的节奏,这样的我们还会落后吗?

为什么要提倡多元的认知角度和多元化的思维模型,因为如果你坚持自己的观点才是唯一正确,或者自己的解释才是惟一的道理,你一定会陷入某种偏见中,无法自拔,这会让你对世界的理解遭遇到各种遮蔽,没法去理解更广大的世界,你见识再多,都没什么用,进入你大脑的,都只不过是一大堆杂乱无章的混乱,你是感觉自己知道很多东西,但其实什么也不知道。

只要你时刻保持着多元化的思维方式,认知升级和迭代,对于你,什么新鲜事物你都能快速接受,出什么新工具,你都能快速理解并使用,在这个飞速的时代,永远不落伍

面对信息海洋鉴别真伪才是能力,如何高效率读书?

那你要问了,我又怎么知道,或者如何验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呢?想就一定能想通?就一定对?不求对错,只谈解释,多元化就是你拥有了更多看世界的角度。

比如我在阅读勒庞的《乌合之众》,群体心理学,他说缺少推理的人,他们的想象力自然是奔放,无拘无束,热烈和活跃的,并且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他们脑海中只要出现某个人物,事件,就能够激起他们的形象,这些内容即便是他们想象的,也会马上将其当成是真的,并且活灵活现的描述出来,群体不会思考,也不会推理,所以一件事情即使是不可思议,不真实的,仍然能够让他们深信不疑,甚至说更愿意相信那些不真实的东西,传奇色情,生活中的美好,故事,传说,这些东西组成的事情,最能够打动一个群体。

这是他的观点,不正是咱们上期说人类为什么是故事动物的心理学解释吗?上期咱们的解释是大脑机制。这不是也解释了,如果我们不独立思考,就容易被煽动。

咱们说的大脑刻板印象容易使得我们很难冷静和理智,比如上期说的容嬷嬷的事情,《乌合之众》也有解释,图片我贴在下方,各位可以看一下,我就不过多赘述了。

面对信息海洋鉴别真伪才是能力,如何高效率读书?


面对信息海洋鉴别真伪才是能力,如何高效率读书?

具体应用

先聊聊“共鸣”的重要性,网上对于哲学书有个段子:“这句话里所有的字我都认识,但是他们组合到一起,我就不认识了”

小孩子要是不知道哈姆雷特他该如何理解“一千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的含义?难在哪?不是难在识字,也不是难在没有人给他解释,老师多着呢,是因为没有共鸣。

他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得到这样的感悟,又如何来画面经验或者记忆,让他的大脑进行调用呢?

古代文人就喜欢写一些诗表达自己的情绪,又不敢写的很直白,苦了我们现在上学的孩子,在那个年龄段和这些酸文人没啥相同经历相同体验,我们懂啥呀,怎么学?

我记得小时候翻译古诗和文言文,里面的字我是都认识,句子也大概知道啥意思,非要问我这句话背后的含义也可也复述,毕竟老师讲了......你要问懂吗?或者体会了吗?这不是难为我么?

所以,共鸣很重要!

面对信息海洋鉴别真伪才是能力,如何高效率读书?

共鸣如何产生?就是我们由别人的某种情绪引起的相同或者相似的情绪,这情绪哪来的?就是我们脑海中调出来的,我们见过听过甚至经历过的画面和故事,经验和记忆,我们大脑是记得那种感觉的,现在因为共鸣被调动出来了。

有了共鸣我们才有兴趣去了解事物,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人自然容易体会到那样的情绪

情怀就是我们对某种感情的心境,能让我们对一事物持续关注或者经常回顾,情怀能使这类群体聚集,情怀也具有一定的凝聚力。

共鸣有时候挺像情怀的,因为都是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但不是。

请注意我们要说情怀的不好了,共鸣是产生与那一瞬间,使得你有兴趣和意愿去继续了解,而情怀是了解后一直存在的,它是延绵不绝的,再后续遇到相关的人物事让你产生某种感情的心境,那产生的就不是共鸣了,而是情怀,你的情怀不由自主。

请注意,无论是好的情绪还是不好的情绪,无论是何种共鸣,它只是激发和调动我们脑海中的记忆和画面。而情怀和情绪要么令我们非常陶醉,要么使我非常生气,没有其他状态,这很容易让我们失去理智,失去思考的能力。

面对信息海洋鉴别真伪才是能力,如何高效率读书?

比如过去我因为喜欢篮球,那时候贼喜欢NBA的科比,因为他不服输的性格让我有共鸣,进而慢慢转变成一种情怀,这使得我不接受任何对他的批评和质疑,谁敢黑他,我都不认,我极力反击黑他的人,我管科比到底有没有这那的缺点;

但是现在,我会冷静,我不会因为他人对他的污蔑而感到非常生气,我也不会去细究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只需要明白他身上有我欣赏的优点,单纯喜欢他的球技,其他与我何相干?

再比如《三体》,因为共鸣我有兴趣了解它,因为后续出现的延绵不绝的对这本书的情怀,使得我对它有不同于其他书的偏爱之情

但我现在不会沉浸在情怀在,沉浸在其中的设定,比如黑暗森林法则,水滴,二向箔,等等,《三体》,就是让我通向更高维度去看世界的工具,工具能是单一的吗?所以我不陶醉在其中,不给自己搞情怀,我会变成更理智的去深思《三体》中对于人性,对于制度,对于道德,对于那些终极问题的一个深思,而书中那些牛掰的设定,只是工具上的零件。

大刘在《三体》这套书中一直就在颠覆,人类本以为三体最强,歌者来了,歌者之后更高级的又出来了,本以为光粒打击最强,结果二向箔来了,本以为自己的舰队最牛叉,没想到水滴来了,本以为能安然渡过一辈子,宇宙重启了,这就是《三体》的主旋律。

面对信息海洋鉴别真伪才是能力,如何高效率读书?

它里面有句话:“在宇宙中,你在快有比你更快的,你再慢,也有比你更慢的,你永远只可能是一个中间状态,他人也永远不可比你更弱或者更强”这是对黑暗森林法则“技术爆炸”的另一个诠释。

作者刘慈欣在思想实验室也说过了,《三体》只是外星人“他者”和地球人接触所有可能中的一种,应当站在更高的维度去看世界。

有时候感慨下黑森法则,感慨下里面的情怀,没什么,不是说情怀不好,我也有情怀,那感觉确实舒服,但是一定别长期沉浸其中,会使我们在看《三体》乃至看世界的时候,大脑停止思考了,目光也变得狭隘了,。

情怀和情绪那东西控制不住的,就像我们很难控制傲慢与偏见。

也不是这东西不好,有时候感慨感慨很舒服,或者发泄发泄也很舒服,但我建议,它一旦出现,就让它快快过去,长期沉浸在情绪和情怀中,无用,那会让我们失去理智和思考能力。

因人而异,我的这样理解,可能与我是理科生思维有关系。我说了共鸣和情怀的好处,也说了它的不好处,给出了建议

少谈对错,多谈解释(多元化的思维模型,多元的认知角度)


共鸣其实可以等同与认知,没有共鸣说明不懂这个嘛,不了解这个嘛,认知缺乏,那哪来的共鸣呢?

为什么大人和小孩在该不该玩游戏方面争执的如此激烈?是大人眼中只有对游戏单一角度的理解,他认为玩物丧志,这东西是害人的,大人在这方面是缺乏一定的认知,因为他不了解这东西在现在社会的趋势和益处,而且深恶痛绝这东西,怎么冷静的思考,又怎么可能产生共鸣?

而小孩对大人劝告也同样不理解,是因为他并没有进入社会,并没有尝到为生活奔波忙碌的那份艰辛,所以没有共鸣,他无法感知大人看到他的现状后为他未来处境的那一份担忧。也就是小孩对社会的认知缺乏。

别的不说,在小孩子的群体中,玩的不是同一款游戏互相之间都聊不到一块,虽然都是游戏,但互相之间没有共鸣,甚至还要互相挤兑,凸显其玩的游戏比较高端。玩同款游戏的比的就是谁厉害,甚至比的是谁花的钱多。

面对信息海洋鉴别真伪才是能力,如何高效率读书?

这样的现象不奇怪,在现代社会中,这个世界不是平坦的,每个人在各自选择的泡泡中看不懂另外一个泡泡里的群体在干嘛,你不理解宅男,老师还不理解嘻哈呢。

我说这话啥意思呢?

就是我要表述的,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暂搁单一的价值判断(单一观点)努力求知,寻求对世间万物多角度的解释,少谈观点和主张,多谈解释,只要你选择站队,选择一个主张和观点,你必然会缺失另外一个看事物,看世界的角度。

如果你坚持自己的观点才是唯一正确,或者自己的解释才是惟一道理的话,你一定会陷入某种偏见中,无法自拔,这会让你对世界的理解遭遇到各种遮蔽,没法去理解更广大的世界。你见识再多,都没什么用,进入你大脑的东西,都只不过是一大堆杂乱无章的混乱,你是感觉自己知道很多东西,但其实什么也不知道。

关心别人该怎么做是空谈,只有关心对世界的不同角度的解释,才会落实到实践中,对一个事物多寻求可能成立的解释,面对问题不过多说主张性的观点,观点是自己主观世界里已经存在的观念,原则,拿出来挥舞了一番,自我感觉良好,但其实对自己的进步和成长没啥好处。

或者干脆自己没什么主张和观点,在微博上找一个廉价的,和自己想法差不多的观点和主张,开始摇旗呐喊。

面对信息海洋鉴别真伪才是能力,如何高效率读书?

那样的行为对自己是不负责的,不是针对哪个群体,现在大部分人都是这样,我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悟,因为我过去是这样的人,现在清醒了明白了,才有体会,也就是共鸣。

所以我就从来不说玩游戏的人怎么怎么样。做廉价的判断和主张不如真切的寻求解释。对错是人家的对错,是非是人家的是非,认知却是自己的认知。

我们要知道,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是有巨大的鸿沟,每时每刻我们都会掉进去,如果你能爬出来,那就是成长!

一个人成长的越快,岁数越大,越会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容下很多复杂,对立,甚至是矛盾的东西,所以我们需要多元思维。少谈对错,多谈解释。

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是《了不起的盖茨比》作者菲茨杰拉德说的:“一个人同时保有两种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不然你手里只有锤子,你看世界除了能看到钉子,还能看到什么呢?不只是西方人,咱们的老祖宗也早就明白这些了!“中庸”,即真正的“中庸”(这是一个被我们严重误读的词),咱们以后再谈.....

什么是学习?

* 学习是什么?是不断的提升自我,认知升级,认知迭代,扩展知识和认知的边界;

* 提升思想的高度,挖掘思想的深度,纵向扩展,生命无法延长,只好让生命变得更宽,横向扩展;

* 你的认知就是你的地基,我希望能在更高的高度看世界。

* 学习的目的不是输入更多的知识,而是了解世界更多的侧面,快速而实际的应用于生活中

* 在不断求知的路途上寻找人生的意义,探寻对世间万物的一个解释,获得幸福感,获得求知的乐趣,满足自己对世界的好奇心,达到自己的诉求。

回归阅读的本真

阅读书籍,同样文字给每个人传达的可能是不同的画面,我建议在这个节奏如此快读的时代,,碎片化学习的时代,速读是最好的。对于一个领域也是如此,快速学习,有了框架,一切好说,最快速的让自己对这一大段文字有一个自己能描述的画面或者故事,然后带有批判性思维的思考!思考!思考!

注重“事上练”结合现实中的经历,结合自己阅读的其他书籍。再不断地思考!思考!思考!把知识填充到自己架构的知识框架中,最终变成自己独有的知识体系,才能跟得上时代。

面对信息海洋鉴别真伪才是能力,如何高效率读书?

学会使用新工具,跟得上时代,节省时间,提升效率,提升效率不就等于节省时间,从而变相的延长了寿命吗?我们与其渴求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来延长寿命,不如我们换一个角度,掌握主动权。把握主动权!提升效率,进步就等于“延寿”!

怎么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呢?知识是途径之一。

然后你可以再二刷,三刷,甚至数遍的回顾一本书。每一次的重新阅读,都会带给你新鲜的体验。每一次的重新阅读,都是不一样的认知升级和迭代。

这就是好作品的魅力!

这才是求知者的态度!

感谢阅读,感谢赞赏和转发,记得点击ID关注我,下方是往期节目推荐,我是艾谁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