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才女林徽因,不僅是個柔情女子,更是個剛烈女子

民國才女林徽因,不僅是個柔情女子,更是個剛烈女子林徽因,是民國時期的四大才女之一,但是在四大才女之中,林徽因無疑是最有特點也是最幸福的一個,在林徽因身上,能看到不食人間煙火的仙氣,又能看到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滿腹經綸,也能看到她面對愛情的一片赤誠和柔情。因此民國時期,林徽因是無數男人爭相追捧的對象,林徽因的一生就讓三個男人為之拜倒。但是今天要談的是林徽因不僅是一個柔情女子,更是一個剛烈女子,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她剛烈的一面。

民國才女林徽因,不僅是個柔情女子,更是個剛烈女子

林徽因出生於江南,浙江杭州,一個小橋流水的地方,所以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林徽因大概從出生就註定了她那溫潤如玉的性格。再加上,林徽因的家庭是一個官宦世家,出身高貴,父親又是個文人,因此家庭氛圍的薰陶,造就了林徽因的與眾不同,恬淡, 溫柔,嫻靜,優雅,與世無爭。這樣的林徽因就算沒有滿腹經綸的才華,她也是氣質出眾的吧。

民國才女林徽因,不僅是個柔情女子,更是個剛烈女子

林徽因16歲的時候,同父親一起去到英國,機緣巧合認識了徐志摩,兩人一見鍾情,她被他的英俊瀟灑所吸引,他被她的清麗脫俗所吸引,於是兩人兩情相悅,很快就陷入熱戀。但是徐志摩是個已婚人士。林徽因和徐志摩經常去康橋約會,兩人濃情蜜意,你儂我儂,對於年僅16歲的小姑娘來說,這是人生最甜蜜的時光吧,但是大部分女孩子都會沉溺其中不可自拔,甚至會忘了徐志摩已經結婚,甚至會為了眼前這個才華橫溢的男子不顧一切去私奔,情到濃時,都是會喪失理智的吧。但是林徽因有著超越年齡的成熟和理智,她知道該怎麼處理這段感情,於是堅定地對徐志摩說,如果你想跟我在一起,就解決了你的婚姻問題再來找我。於是沒有跟徐志摩打招呼,毅然跟父親回國,獨留徐志摩一個人暗自神傷。從這件事就能看出林徽因絕非一般人,在豆蔻年華,情竇初開的年紀,還能如此剋制理智,柔情背後的剛烈才是她真實的一面吧。

民國才女林徽因,不僅是個柔情女子,更是個剛烈女子

再一次見面,徐志摩已經和妻子張幼儀離婚,當他滿心歡喜的來到林徽因的面前告訴她時,林徽因依然決絕,你來幹什麼,我們早已經不可能了。此時林徽因已經跟梁思成訂婚,一起要去國外求學,所以陰差陽錯,兩人最終還是沒辦法在一起。林徽因沒有因為昔日的初戀放棄他的未婚夫,而是理智地選擇了放棄糾纏。那時的林徽因拒絕徐志摩,是因為,首先已經跟梁思成訂婚,不能再跟其他男人糾纏不清,其次是因為要去美國求學,豐富自己,提升自己,如果因為一個男人放棄自我,那她是絕對做不到的。即使兩個人最後在一起了,不同步的兩個人也不會幸福的,因為林徽因看到徐志摩和他的妻子張幼儀就是一個例子。那時的林徽因年僅19歲,再一次證明了這個柔情女子背後的剛烈。

民國才女林徽因,不僅是個柔情女子,更是個剛烈女子

林徽因23歲求學歸來,一直都和徐志摩保持合適的距離和關係,沒有老死不相往來,也沒有過度親密對不起梁思成。1931年的時候,徐志摩因為乘坐廉價飛機,飛機遇難,徐志摩罹難。林徽因悲痛欲絕,讓丈夫去失事現場拾回了飛機殘片,一直保存到老。林徽因一直把這份深情藏在心底,不曾忘卻,這也說明林徽因絕對是一個至情之人。後來林徽因在談到徐志摩的時候,說她當初為什麼拒絕徐志摩,林徽因說,我只是仰慕徐志摩的才華和浪漫情懷,徐志摩也只是喜歡他自己想象中的林徽因,不是真實的我。感情終究不是活在想象中,而是還要有生活中的柴米油鹽姜醋茶,說白了就是兩個人只適合談風花雪月,不適合生活在一起。林徽因的愛情觀是一直都很理智的,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

民國才女林徽因,不僅是個柔情女子,更是個剛烈女子

林徽因跟梁思成結婚以後,育有一子一女,兒子是梁從誡。林徽因和兒子有一段時間是生活在四川的。在那個年代,戰火紛飛,全國各地危機重重。有一天兒子就問林徽因,如果中日戰爭打到四川怎麼辦?林徽因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咱家門口不是有揚子江嗎。這話的潛臺詞就是日本人如果打進四川,能抵抗則抵抗,抵抗不了,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直接跳江,多便利的條件。一句簡單的話語就是林徽因性格的真實寫照,雖然是教育子女的話,但同時這也是林徽因自己的內心想法吧,決絕又不失愛國之心。這件事也強烈體現了林徽因絕對剛烈的一面。

民國才女林徽因,不僅是個柔情女子,更是個剛烈女子

林徽因之所以被那麼多人喜歡,絕不僅僅是因為她的才情和才貌,她內心傳達出的一些愛情觀,人生觀,價值觀等都是值得人學習和傳承的。所以林徽因不僅是一個柔情女子,更是一個剛烈女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