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日記:“沒有過不去的檻兒!”

2月1日,武漢交通禁行、限行整十天。

我活動區域內,菜市場老早就收攤,遠一點的大型超市也只營業到下午5點。藥店裡的口罩和醫用酒精永遠都是補貨、售罄,再補貨、再售罄……

天氣好起來。和遠處零星散步的人一樣,小區樓下打羽毛球的人也戴著口罩。我的城,沒有了往日的熱鬧和生氣;但有些人,為了讓她好起來,一刻不停歇。

“不敢多喝水,怕上廁所”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也是戰“疫”前線。前不久,一張從這裡流出的照片引發媒體關注和朋友圈刷屏:一名醫護人員在全神貫注地工作,她的防護面罩內側全是水珠,睫毛上有一滴凝露。

這位被網友稱作“最美面罩姐姐”的醫護人員,叫喻銀燕。入院工作16年,她受過長期的專業培訓,參與過甲流、乙流等多種疫情防控,有豐富的傳染病護理經驗。

“我也不知道照片是什麼時候被拍到的,我只是在工作,那是我們所有人的‘日常’。”喻銀燕說,醫用防護服密不透風,裡面的衣服早就出汗浸透了,防護服穿、脫起來很麻煩,“出汗多也不敢多喝水,怕上廁所。”

一線醫護人員的辛苦,大家都看在眼裡。陌生人的關愛,讓她們倍感溫暖。前幾天,發熱門診收到一大籃水果,大家本想退回,但快遞小哥說發貨聯繫人是空號,大家只能心懷感激地收下。

“一線醫護人員都很辛苦,但我們都沒有怨言,都想盡快把病看好。我們救治患者,有人關愛我們――再累也值得。”喻銀燕說。

張勝林在醫院發熱門診外為就診患者提供服務。人民網湖北頻道金雨蒙 攝

武漢日記:“沒有過不去的檻兒!”


扎牢防疫閉環,絕不掉鏈子

發熱門診與喻銀燕的“戰場”一牆之隔,這兒是張勝林的“哨崗”。

年近55歲的張勝林,是江漢區萬松街道的一名社區工作者。相較24年工齡,黨齡5年的張勝林是一名“新同志”,但疫情暴發後,他主動請纓,擔任協和醫院發熱門診聯絡員。大年初一至今,他每天在寒風中為前來就診的居民提供引導和講解。

武漢日記:“沒有過不去的檻兒!”


萬松街道距最先發現疫情的華南海鮮市場僅有4公里,屬防疫重點地區之一。街道下轄社區15個,超過7000人的社區有4個。疫情不見好轉,“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被感染、覺得發熱就來”的人越來越多。每天一早,發熱門診門口就排起長隊,不少就診的人還帶著小板凳。

  • 張勝林的工作主要是“動嘴”,就診的人一多,找他諮詢的人就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