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秦始皇未能統一六國,中國會和歐洲一樣,有小國林立嗎?

汪青蘭


三尺命認為不會。

歐洲小國林立是歐洲獨特封建制度的結果。歐洲歷史上有過統一的國家的,比如羅馬帝國時期和查理曼帝國時期都曾經統治了大部分的歐洲。只不過後來查理曼大帝的後代又將帝國一分為三,也就是現在的意大利、法國、德國的前身。歐洲的封建制度比較獨特,國王把土地分封給諸侯國,諸侯國要對國王履行義務,跟隨國王打仗等,諸侯國再向下進行進一步細分,分成一個個小諸侯國,這小諸侯國要對授予其土地的大諸侯國負責,但是其卻不用對國王負責。這就大大地削弱了國王的權利,無法實現中央集權,這也就為以後的分裂埋下了種子。



歐洲也追求國家統一,只不過都失敗了。曾經的神聖羅馬帝國統治著歐洲大部分土地,但在法國的的打壓下,經歷了一場歐洲三十年戰爭(1618-1648)神聖羅馬帝國基本被終結。民族國家作為一個全新的概念登上歷史舞臺。18世紀末十九世紀初,法國的拿破崙試圖統一歐洲,可惜在強大的反法同盟的打擊下失敗了。(當年的拿破崙已經打到了莫斯科城下)後來的德國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的領導下完成了國家統一,強大之後的德國也想完成統一歐洲的偉大夢想,兩次努力(一戰、二戰)都是失敗了。


問題是為什麼歐洲國家試圖完成統一都失敗了,而我國卻能屢獲成功?這裡三尺命主要認為有兩個主要原因:

首先:歐洲民族眾多形不成一個統一的向心力。現在的英國依然飽受著困擾。國內有蘇格蘭人、愛爾蘭人、英格蘭人等多民族,截止到今天蘇格蘭人還吵著要獨立建國。反觀歐洲大陸也依然如此,擁有日耳曼人、斯拉夫人、法蘭西人,細分後甚至可以達到一百多個民族。每個民族都追求建立一個獨立的國家,歐洲分解成眾多小國也就成為了必然。而我國東部華夏文明核心區(從陝北到華北再到華南華中等地區)只有一個文明中心,也只有一個最早的民族華夏族。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有一個國家脫穎而出,再加上政策得當就可以完成統一。春秋戰國也好、三國兩晉南北朝也罷,再到五代十國,歷史上有多個破碎時期但是以後依然實現了統一。


其次,歐洲的地形比較破碎一些地域被山脈阻隔,國土還有許多突出部。阿爾卑斯山脈將意大利和歐洲大陸隔離開來,比利牛斯山脈將伊比利亞半島和歐洲大陸隔開,西班牙、葡萄牙也就脫離了歐洲大陸各國成為單獨的國家。國土的突出部從歐洲南部的三大半島就能看出來,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巴爾幹半島這些半島上都形成了不同的國家。換句話說,如果曾經的高句麗、百濟、新羅等國如果不是存在於朝鮮半島上,那估計也早被我們統一了。


我國東部核心區地勢較為平坦,民族更是單一,這些都是我們聚合成一個統一的國家所必須的。我們一旦完成統一之後,民眾對各地居民都有認同感,都認為自己是炎黃子孫,民眾是統一受益者,他們不會尋求國家分裂。而歐洲每次統一後,各地居民不安於其成,而是謀求分裂,建立一個小的屬於自己民族的國家。現在的英國、西班牙等國依然充斥著分裂勢力就可以看出這一點。(圖片來源於網絡,歡迎評論點關注😊😊😊)


三尺命看國際


中華民族自三皇五帝時候,一直傳承至今沒有斷絕,上下五千餘年。雖然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創一個王朝居功至偉,但是源遠流長的文化不是區區一個秦始皇能夠影響的。

中國從古至今雖然經歷了數次分分合合,但是大部分時候還是處於一個大一統的狀態。中國之所以沒有像歐洲一樣成為一片小國林立的土地,歸根結底不是因為秦始皇統一六國,而是因為思想。



這種思想,可以稱之為大一統,可以稱之為兼容幷包,可以稱之為百家齊放,不過我覺得最有代表性的,可以稱之為華夏思想。

三皇五帝之前,部落林立,這基本上是歷史發展必定會經歷的階段,然後黃帝大戰蚩尤勝利,成為了最強大的部落,然後再到後來的堯舜禹各自禪讓,其實從這個時候開始,就開始逐漸形成了一種特有的華夏文化。

這個時候是一種什麼樣的文化呢?大概是這樣的,堯舜禹是所有部落的領頭人,如果正常參拜,納貢,那就庇護並且有好處,如果反抗不服氣那就要打到服氣為止,而且好處也確實是實實在在的好處,足可以安居樂業,所以這麼下去,就形成了一種特定的秩序,持續時間長了,安定的觀念也就逐漸深入人心了。



偏遠部落的反叛是時有發生的,然後人們就逐漸將偏遠地區經常反叛的那些部落歸結為蠻夷,而自認為是中原正統。

其實原本這種思想並不值得稱讚,但是關鍵之處在於所有的普通大眾希望安定,希望過好日子,所以他們也歡迎偏遠地區的人進入自己的群體,只要同樣安定,依靠勞動獲取成果,無論以前發生了什麼,都可以包容。

這樣逐漸發展,就成為了獨屬於中華民族的文化,海納百川,兼容幷包。經過夏商周三代的持續磨合,終於在東周末年達到了文化思想的巔峰:百家爭鳴。



儒墨道法,雜名農兵,無論是任何一種思想,儘管有著各自的獨到之處,但是仔細去看,就會發現,無論是任何一種思想都有一個特點:不排外。

換句話說,就是任何一種思想的學者都渴望去和其他的思想去碰撞,去交流,去辯駁,然後用以認證自己的思想,得到昇華。戰國時期的學宮論戰,天下聞名,無數出類拔萃的人都會去那裡證明自己。

在這個時期,需要一個群雄並立的局面,需要各國爭雄的條件,是春秋戰國成就了百家齊放,而百家齊放的最終結果一定是蛻變出一個大一統的中國。



在經歷了百家爭鳴的時代之後,大一統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了,或者說其實遠遠在夏商周的時候,這種觀念就已經深刻印在了每個人心裡,西方國家分民族,分地域,分的特別清楚,互相之間幾乎水火不容,但是中國早在周朝時,眾人會說自己是齊人,是楚人,是晉人,但是大家都是周天子的子民,可以互相去其他國家任職,去交朋友,而不是互相仇視。

也許有的國家之間有仇,但都是內部矛盾,是自己家裡的事情,與外國無關。就像戰國時趙武靈王率軍攻打匈奴時,過秦境,若是換作西方國家,大概率會偷襲或者趁著虛弱攻打他的後方,但是秦王沒有,並且幾十萬秦國鐵騎就排列在趙軍後方,一旦趙武靈王落敗,秦軍立刻相助,互相爭鬥是中華民族家內的事,至於對付匈奴,那是所有華夏人共同的事。

也就是說從很久很久之前,中國民族就已經形成了一種形散而神不散的狀態,在思想上,中國一直都是統一的,至於秦始皇的一統六國,只是順勢而為而已。



還有很關鍵的一點就是中華民族的同化能力特別強,幾乎所有來中國的民族都被同化了,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但是民族之間的衝突相比起其他多民族國家來說要少得多,就是因為很多民族都被同化了,都認可了中華的文化。

這種同化能力沒有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可以相比,世界上最能堅持自己信仰的就是猶太人,他們在幾百年的時間以來都沒有自己的國家,都能堅決維持自己的民族,散落到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都有,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地方的猶太人被同化,唯獨散落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帶有一批猶太人,被中國文化同化了,而且現在幾乎以前猶太人的後裔都不知道自己身上有猶太人的血脈,更不用說文化了。這就是中華民族強大的兼容力量。

所以我相信,即便沒有秦始皇統一六國,也會有扶蘇,會有趙始皇,會有楚始皇,神聚則形聚,至於歐洲,就算統一,也是形聚而神散。


曉天講歷史


對於秦始皇統一六國,西方人是羨慕嫉妒恨,如果沒有秦朝的統一和漢朝的對統一這個事實的確認,中華大地很有可能與現在的歐洲一樣出現大大小小几十個國家。

現在的國家,大多是民族國家。簡單說說歐洲的情況。

歐洲有三大民族(如算上凱爾特人就是四大民族):

一、拉丁族

這是歐洲最先進入文明的民族,創造了古希臘、古羅馬文明。現在的英語,法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其實都可以算作是拉丁語。

早先,主要分佈在意大利半島和希臘半島,後來,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張,拉丁人在歐洲廣泛分佈,甚至到達了高盧(法國)和英格蘭。



二、斯拉夫族

西斯拉夫在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地。

南斯拉夫在巴爾幹半島等地。如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地亞等。

在拉丁語中,斯拉夫的意思是奴隸。這就可以理解俄羅斯雖然努力想接近歐洲而得到的往往是歐洲人的白眼(其實西歐那兒的也好不到哪兒去,他們是野蠻人)。

其實,歐洲各民族後來唯一整合起來的就是東斯拉夫。十四世紀,為了反抗蒙古人的剝削,以莫斯科大公國為核心,東斯拉夫的各個小公國逐漸整合,最終經過數百年的征戰,形成了統一強大的東斯拉夫帝國----俄羅斯。

現在的歐洲民族分佈圖



二、日耳曼族

發源地在歐洲北方的斯堪的那維亞半島。

羅馬人在向歐洲北方的擴張中,遇到了日耳曼人,在羅馬人眼中,這是一群未開化的野蠻人。當時,羅馬帝國想當繁榮,人民生活富裕,其結果就是很多人不願意幹那些髒活累活。而來自寒冷潮溼北方的蠻族,看到古羅馬發達的文明也心生嚮往,於是,雙方一拍即合,羅馬人僱傭了大批蠻族士兵用來為自己防守邊境。

這一點與唐朝時期很像。邊境上主要是各歸順的少數民族的邊軍,而內地的士兵武備廢弛,將軍甚至連馬都不會騎。

現代德國人眼中的歐洲



時間來到了公元三世紀末四世紀初,出現了一件大事。

在遙遠的東方,經過一百多年的漢匈大戰,除了被消滅和歸降的外,一部分匈奴人被迫西遷,在離開康居國(烏茲別克斯坦境內)後,消失在漢人的視野之外。

在裡海之濱經過二百年的繁衍生息,匈奴人再次強大起來。他們先是從寒冷的裡海草原出發,消滅了亞歐分界線附近的阿蘭國,在那兒又繼續經過五十年的養精蓄銳,然後,一舉渡過頓河,侵入南俄羅斯大草原。



隨後,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匈奴人一路追趕,打敗了東哥特人(日耳曼人的一支),西哥特人,法蘭克人等等。為了躲避匈奴人,歐洲各個民族紛紛向西逃跑,逃入古羅馬帝國境內。為了抵禦匈奴的入侵,羅馬帝國將多瑙河沿岸以及在英格蘭的羅馬軍團紛紛調回。匈奴先向北歐掃蕩,在那兒的盎格魯、撒克遜人紛紛渡海跑到了英格蘭。之後,匈奴跨過多瑙河,侵入歐洲腹地,一路燒殺搶掠打到巴黎。第二年,匈奴大軍轉而向南侵入意大利,打到羅馬城下。

匈奴鐵蹄下的歐洲



雖然最後隨著匈奴王阿提拉離奇死亡(有傳說是娶了個漂亮新娘,洞房之夜被新娘咬掉了丁丁),匈奴帝國陷入內訌,迅速瓦解。但是,匈奴的入侵,促進了歐洲各民族的人口大遷徙,導致了羅馬帝國的滅亡。由於歐洲不再有一個實力超群的帝國存在,群雄並起,各民族紛紛建立起自己的民族國家。

隨著盎格魯人撒克遜人(屬於日耳曼人的分支)登陸英格蘭,原先在此的凱爾特人被趕到了蘇格蘭和威爾士。相比較野蠻的日耳曼人,凱爾特人擁有較高的文明,比如褲子就是凱爾特人發明的。英國要脫歐蘇格蘭要脫英也就不難理解了。



在羅馬帝國滅亡後,一千多年來歐洲遭受了來自東方的多次入侵,有突厥人,有阿拉伯人,有蒙古人,再加上流浪的猶太人以及不知道來歷的吉普賽人,歐洲擁有了160個民族。

話再說回我國。我們都知道在中華大地上生存著56個民族。作為主體民族(佔比93%)的漢族,最早來源於華夏族。

來自黃土高原的炎帝和黃帝兩個部落聯盟,打敗了蚩尤,再融合了部分歸順的蚩尤部落後,形成了華夏族。

之後,經過數千年的征戰、融合,一些被征服的部族紛紛融合進華夏族。到春秋戰國時期,華夏族佔據了廣大的黃河流域並延伸到長江流域。

在那個時候,北方有戎狄,匈奴,東胡等族群,南方有百越有西南夷。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戰國七雄實力相當。正是由於實力相對弱小的秦國發奮圖強,實行商鞅變法,經過幾代國君的不懈努力,才使得秦國異軍突起,傲視群雄。最終在秦始皇時完成了吞滅六國的偉業。使得華夏族由夏商周時期鬆散的聯邦性質的朝代一舉進入到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統一帝國。

秦始皇統一後,實行郡縣制,實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將整個華夏族更密切的整合到一個國家中,讓大一統的觀念開始深入民心。秦滅亡後,漢朝進一步夯實了華夏民族統一在一個國家內的大一統思想。



之後,通過秦徵百越,漢徵東夷,南越,降伏西南夷,征服衛氏朝鮮,北擊匈奴,鑿通西域。經過兩千多年,各民族紛紛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大一統的觀念深深植入每一箇中華兒女的心中。

假設秦始皇沒有統一六國,以各國的實力單打獨鬥的話是不能阻擋統一強盛起來的匈奴的入侵。假設中國沒有形成大一統的觀念,在隨後的兩千年中,沒有了強大統一的中原王朝,一樣是無法阻擋北方草原上游牧部落的侵襲(事實上,如果統一的中原王朝稍微弱小也阻擋不住)。如果沒有強大的中原王朝,那麼就無法統一在東亞大陸上的各個政權,如果那樣,一個個政權獨立建國,那麼在東亞大陸上可能出現比歐洲多得多的小國。



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人也夢想過統一,最近的一次實踐是希特勒。兩千年的努力下來,只一個日耳曼民族就無法形成統一。現在的歐盟又在開始新的嘗試。但是,時間的長河沖淡了人們曾經是一個民族的記憶,各地不同的氣候、不同的風俗習慣、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文字、不同的國家和利益集團以及從未有過的大一統觀念讓歐洲失去了太多整合的基礎。



我國東西南北跨度大,氣候變化多樣,南北方,東西方風俗習慣都有很大不同,如果不是秦始皇實行統一文字,實行郡縣制,自上而下讓整個華夏民族形成一個整體,讓人民有了大一統的觀念,那麼在後世的演化中讓人不敢想象。

也許有人會說,沒有秦始皇還會有趙始皇,還會有齊始皇,但是那都是假設,在勢均力敵的競爭中沒有誰能滅了誰。歷史選擇了一個書生商鞅讓他來到了秦國,歷史選擇了秦孝公讓他慧眼識珠,歷史選擇了秦國之後的國君們繼續推行商鞅變法富國強兵,歷史選擇了秦始皇讓他施以雷霆一擊,統一六國。歷史的重擔壓到了他們肩上,而他們都很好地挑起了這副擔子。


我淡如菊


身在鬧市,心向青山


1,秦始皇統一六國,是我國完成統一的結果,而非統一的原因。

我國的大一統思想源自春秋時期,《公羊傳·隱公元年》寫到:

“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均用自己的學說來遊說各國,目的都是一統天下。《呂氏春秋·不二》篇記載:

“故一則治,異則亂。一則安,異則危。”

所以,一統天下並非只是秦國的目標,而是當時各國的共識,區別只是由誰來完成統一。


2,中國的地緣結構與歐洲不同,這是中國和歐洲最終走向不同之路的基礎。

整體來說,中國擁有完整的地緣結構,或者說封閉的地緣結構,西北皆為高原沙漠,東南為大海,這與南亞、中東、歐洲截然不同。

在古代中國,遊牧民族除了被驅逐西遷便是融入華夏,數千年來並沒有一個文明程度高於中國的政權入侵華夏,東亞一直都是以華夏為中心的華夷秩序,直至近代英國的到來。

而這正是我國完成大一統的基本條件。

歐洲則不同,它是一個開放式的結構,且最早的文明區域都是半島結構,比如巴爾幹半島的希臘、意大利半島的羅馬均是如此。這一地形非常不利於統一,更容易形成獨立政權。


歐洲與中東在地中海沿岸的爭霸自古從未停歇,無論對岸是波斯、阿拉伯還是奧斯曼帝國。

中國是“四海之內”的封閉結構,而歐洲是地中海的開放式結構,從這一點來看,歐洲更難完成統一。

3,歐洲的三十年戰爭影響深遠

歐洲的中世紀也曾有過一個羅馬教皇、一個皇帝(神羅),雖然是名義上的,但也說明歐洲人也想過統一。


不過,三十年戰爭後,神聖羅馬帝國被擊敗,歐洲各國簽訂了《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從此主權國家得到尊重,民族國家的概念深入人心,通過談判來解決國際爭端的方式被各國認可,從此歐洲在分裂的路上越走越遠。

縱然有拿破崙、希特勒出現,歐洲也無法統一。

4,中國的大一統思想源於春秋,由秦始皇開創,漢武帝最終完成。

此後,亂世會有分裂,但各國的目標都是逐鹿中原、問鼎天下,割據一方從來不是長久之計。


心向青山


我是歷史悠悠,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假如秦始皇未能統一六國,中國也不會像歐洲一樣小國林立,而是會由他的子孫扶蘇或者其他國家來統一天下。


為什麼這麼說呢?

01 禮崩樂壞,大吃小是必然規律

從周朝分封1000多家諸侯,到春秋時候,五霸不斷蠶食周邊小國,春秋後期,其實只剩下幾十家諸侯了。

然後再到戰國時期,五霸由於三晉的分裂而變成七雄,當然宋國由北面的燕國替代,但是再看看還剩多少家諸侯,其實差不多已經被七雄蠶食一空。

這和周朝實行分封制的目的相去甚遠矣,什麼兄弟共同抗擊外敵?後來兄弟、甥舅之間打得歡,甚至兄弟還聯合外敵來欺負親兄弟。

為什麼?周公旦辛苦制定的周禮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禮崩樂壞了。

既然遊戲規則已經破壞,那麼各諸侯國之間沒有什麼可以共同遵循的法則,就必不能和平共處,那麼一定會繼續打下去,直到有個諸侯國站出來統一天下。

02 七國並立的地理格局被打破

我們不妨來看一下最後七雄的地理位置。

東面齊國,南面楚國,西面秦國,北面燕國,中間是三晉(趙、魏、韓)。如果晉國沒有分裂,那麼顯然分處東南西北的四國都沒有更好的發揮空間。

齊國東面已經到頭,楚國南面都是蠻夷,燕國、秦國的外面則是來無影去無蹤的戎狄,也即後來讓中原頭痛欲裂的匈奴前身。試問,他們幾個國家發展,是不是隻有往裡面?而且相較於荒涼的荒服之地,他們更喜歡肥沃富裕的中原之地。可是強大的晉國主導了春秋200多年,他們根本無法逾越這個最大的障礙。

直到三晉分裂的那一天,他們似乎都看到了希望。然而,晉國即使分裂後,三個國家實力仍然不可小覷,特別是推行胡服騎射的趙國。

但是,無論如何,晉國的分裂給了周圍的四個國家足夠的想象空間。

於是乎,三晉成了四雄的主要攻擊目標,當其中的一國被打垮的那一天,可以看見天下統一的節奏明顯加快了,因為三晉其實是四雄的屏障,只是沒想到,屏障才一拆除,另外三國竟然覆滅得如此之快。

03 諸子百家興起,尤其是法家、兵家以及縱橫家的橫空出世

亂世出英雄,各學各派都想要找到一條可行的治世之道,如孔子想推行仁政,恢復周禮。但是,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保守的諸侯需要迅速壯大來保護自己的權益,而胸懷天下的諸侯則想吞併其他諸侯,來擁有更多的土地。

於是,法家、兵家、縱橫家應運而生,那是一個屬於他們的時代。他們成為諸侯們夢寐以求的人才。而秦國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將法家商鞅、兵家白起、縱橫家張儀、範睢等招募到自己帳下,七代人的努力,100多年的奮鬥終於完成統一天下的夙願。

即使秦始皇未能完成心願,那麼他的後代們將繼續為這個夢想而奮鬥。

又或者,秦國一蹶不振,那麼也會有趙國、齊國、楚國等諸侯國來完成這個理想。

結語:

禮崩樂壞拉開諸侯國弱肉強食的序幕,三晉分裂給予四雄統一天下的想象空間,而諸子百家尤其是法家、兵家及縱橫家的興起幫助胸懷天下的諸侯完成最終統一天下的夢想。


史海覓蹤


不會。項羽滅秦自稱霸王,分封諸侯王恢復六國局面;劉邦崛起逼死項羽照樣一統天下。沒有秦始皇也會出現劉始皇、楊始皇、李始皇、趙始皇、朱始皇的


十四道槓槓


如果秦始皇未能統一六國,那麼中國很可能會和歐洲一樣,變成許許多多小國。七個國家實力都很強大,合縱連橫,要想實現統一,難度可想而知。

沒有秦始皇統一中國,文字不會統一

戰國時期,那七個諸侯國,每一個都有自己的文字,文字各不相同。度量衡也不會統一規範,這個是非常不利於維持一個統一的國家的。

沒有秦始皇統一中國,各國仍然會在交戰,分裂

沒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其他六個國家,戰國時期將會持續更長的時間,甚至一直存在下去都有可能。

沒有秦始皇,統一的王朝的觀念就可能不會深入中華文化基因中

秦朝統一六國後,國家的統一這個觀念,深入到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對以後的封建王朝影響極大,統一,成為了最高的理想和目標。國家的統一,是大愛,是挽救百姓與水火的最有效手段。

應該感到慶幸,中國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方,出了個正確的人物,那人就是秦始皇。


寶劍鋒


我覺得沒有秦始皇統一中國,中國的命運會是完全另一種走向,要談統一那幾率幾乎可以降低到不可能。



無秦始皇統一中國,戰國繼續,列國定型,再無統一之心

其中最大的可能是分裂繼續加深到無以收拾的田地,直至列國定型,再無統一之心。因為那時候的分裂和戰亂可不是今天這樣幾年十幾年或者最多百年的分分合合啊,而是真正的建立起了一個個獨立的國家,這些國家各自的國家意識已經非常強大了。

秦國人就是秦國人,楚國人就是楚國人,韓國人就是韓國人,燕國人就是燕國人。他們的風俗習慣,政治制度,國民性都越來越獨立,越來越不同,更要命的是長期的混戰,彼此仇恨世世代代積累帶無以復加和調和的地步。已經分裂了五百多年,再分裂下去幾百年,那就真成定局了。哪裡還有什麼中華大一統概念呢?



無秦始皇統一中國,文明將分裂,再難以融和,才是最可怕。春秋戰國時期,各個國家的文字,語言,風俗習慣,信仰和價值觀,以及行為處事的規則,尊崇的學術流派,甚至車軌、量計都發展的非常不同了,這個積蓄髮展下去就會真的,各自發展出不一樣的文明,各個國家之間的文明再也難以融和時,國家那就真的失去了統一的民心和根基。就像是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再怎麼強制性的整合,也很難把兩個完全不同文明的國家變成一個,即使通過武力達成了,最終還是要分裂。所以,如果沒有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的書同文,車同軌,而是任由其生長出不同文明,那才最為可怕。


無秦始皇統一中國,草原文明的鐵蹄可能要掃蕩和洗劫華夏文明。

早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來自北方草原文明的危險就從來沒有斷過,六國都分出了強大的力量來防止匈奴入侵,防止草原文明掃蕩華夏大地,傷了文明的根基。到了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更是北擊匈奴,建設萬里長城,將草原文明的鐵蹄阻擋在華夏大地之外。為後世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的對抗立下了根基。不然,華夏大地可能早就被草原文明撕裂,入侵、統治甚至滅種了。再接著大亂之世繼續,中國再要統一就可能更難了。


無秦始皇收復百越,使其迴歸華夏文明大流,中國將永遠失去百越之地。

這個多虧了秦始皇滅六國之後,讓大將王翦揮師南下,繼續征戰百越之地,在瘴癘沼澤之地進行部落征戰,又進行行政治理,甚至還讓北方的女子南下與征戰的士兵結婚,又鼓勵士兵與百越女子通婚。甚至在大秦帝國岌岌可危時還不讓趙佗帶兵北上平亂,為得就是在百越之地永遠留下華夏文明的根基。後來南海郡尉趙佗於前203年起兵兼併桂林郡和象郡後建立南越國,再往後又在漢朝毅然迴歸接受中央統治。這是秦始皇的偉大與值得永遠尊敬之處,其作為千古第一帝的心胸與視野,寧願不要一個王朝,也要一片山河永歸中華文明大流,於此,可以說無人可比。

若無秦始皇,那麼百越的無數部落,無論生活習慣,信仰,還是風俗,甚至是一切行為處事,飲食起居都異於中華文明,成為叢林芒澤之中的無有開化,只知漁獵和血拼的野蠻民族,這樣繼續發展下去,將可能變成非洲部落和中華文明之間天地的差異,再要融和就難了,要建立為大一統的中華文明和帝國就更難了。




如果不是秦國過於強大,當時的天下應該是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再慢慢征服變成三足鼎立或二分天下之勢。但無論怎麼變化,統一是必然的。只不過戰亂的時間要長些。

從春秋戰國,到楚漢之爭,再到三足鼎立,再往後幾百年,歷史總是驚人的一致。假如秦始皇當時沒有一統天下,也一定會有一個人統一全國。


我不愛吃發麵餅


首先,郡縣制的確立乃是秦國能統一的法理依據和政策基礎,並使得中央集權制的大一統國家成為現實。

其次,商鞅變法的土地私有制以及軍功和農功制度的實行,造就了一個強大的軍國主義封建帝國,秦國,這是其統一的物質基礎。

最後,秦國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是奮六世之餘烈,才取得統一的,在這期間,統一乃是一貫的連續的國策。

可以說,秦國的統一是政治上的經濟上的文化上的根本的變革。從這一點來講,秦始皇不統一,自會有秦始皇的後代統一。可以說在當時統一因秦國的變法而成為必然,秦國一統六合是必然。但別的國家,沒有這種條件,沒有這種政策。因此,中國能成為這樣子一個統一的集權的大國,我們要感謝秦國,要感謝商鞅。

至於統一政治形態的延續性,要歸功於漢高祖劉邦及漢武帝劉徹。其得天下後,又不遺餘力的削藩,並將郡縣制在全國鞏固起來。

至於西歐,從來都是貴族政治,郡縣制從沒有真正確立過,這也是其難以統一的根源。

我們在看歷史的時候,總是說大勢所趨,然而,所謂大勢,一半是人力所致。沒有人力這一條件,就不一定有所謂大勢。群眾的力量是磅礴的,偉人的引導力是巨大的。要正視這些,要正視人的主觀能動性。


金烏子


沒有秦始皇統一,還會有其他人統一。

當時的形勢就是大兼併小,春秋時期幾百個國家只剩下七八個。這七八個國家還斗的跟烏眼雞一樣,不到只剩一個國家不會罷休。

歐洲諸國林立是因為這些國家的語言、文化、習俗方面差異很大,強行統一很難做到。比如近代的奧匈帝國,境內幾十個民族,差異很大,強行統一最後還是分裂了。

戰國時代的中國卻沒有這樣的問題。各個國家幾乎沒有差異。雖然是秦始皇才車同軌、書同文,但是一進入西漢,這些差別好像從來沒存在過一樣。以至於現在的人都不知道其實漢高祖是戰國末年的楚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