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尚未結束,我國已面臨兩大危機。

隨著復工復產浪潮的推進,以及部分旅遊景區人流密集等現象的出現,很多人都不禁想,“中國疫情結束了嗎?我們可以安心了嗎?”其實不然,疫情尚未結束,我國也不能放鬆,兩個大危機,正在向我國逼近。

一是新冠病毒本身。王辰院士近日作了一番發人深省的演講,他表示,“別以為已經勝利了,大家只對對新冠病毒缺乏想象力”。王院士認為,中國能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更多的是靠社會組織力量,而不是在醫學科技方面,對於新冠病毒,我們瞭解得還不夠,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要捫心自問,如果新冠病毒再次多點爆發,我們是否能比美國做得更好?

疫情尚未結束,我國已面臨兩大危機。

而且,部分西方國家以犧牲年老體弱者為代價,換來人群整體免疫水平上升。比如意大利某小鎮有60位獻血者,其中40人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均為無症狀患者,而通過血清分析發現他們體內已經產生了新冠病毒抗體。60份血液樣本中,有40份擁有新冠抗體,這個比例是非常高的,如果這不是特殊情況,是否說明意大利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進行了“群體免疫”?

疫情尚未結束,我國已面臨兩大危機。

如果其他西方國家也這樣的話,意味著其人群中體免疫水平上升,當疫情結束後,他們可以放心地打開國門,恢復以往正常的生活。而我國將人民健康放在首位,堅持不放棄一個患者,沒能達到他們那樣“群體免疫”的效果,後期可能會面臨被動,對經濟發展、國際交流等產生阻礙。為此,必須儘快研製出疫苗和特效藥,贏得下一階段的“比賽”;

疫情尚未結束,我國已面臨兩大危機。

二是新冠病毒導致的國際局勢變動。突如其來的疫情,是2020年最大的“黑天鵝”,將會嚴重衝擊現有國際秩序,導致一系列動盪。比如,西方國家在此次抗擊疫情過程中的表現,低效、滯後,讓民眾十分不滿,而為了轉移國內失望和憤怒,我國很可能成為他們的“頭號標靶”,將面臨比疫情之前更為嚴重的國際風險。

疫情尚未結束,我國已面臨兩大危機。

比如,現在疫情還尚未結束,美國軍艦、戰機就頻繁到我國周邊挑釁,並加強了與臺灣的“互動”;“5G技術會傳播新冠病毒”這個莫名其妙的謠言,居然在國外有市場,因為這,英國境內的多處信號塔被毀壞。而大家都知道,目前我國在5G領域處於領先地位,還和英國達成了一些合作。

疫情尚未結束,我國已面臨兩大危機。

這些現象並不能孤立來看待,結合之前美國頻頻將髒水潑到我國身上,或許可以認為這是他們為疫情結束後針對我國所採取的前期攻勢。因此,我們要針對可能發生的劇烈衝突做好準備,要強化能夠震懾挑釁者、讓他們能夠冷靜下來好好講道理的戰略工具。

疫情尚未結束,我國已面臨兩大危機。

危險正在逼近,我們時間很緊迫,但保持警惕和危機感的同時,我們也要有強大的自信,身為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和最先公開承認遭受疫情衝擊的國家,我們卻在短時間內成功將其給控制住,給世界其他國家樹立了標杆,展現出了強大的動員能力、組織能力、經濟能力等應對危機的能力。相信在新一輪的挑戰中,我們也能維護戰略安全、人民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