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一章,老子提出了两个关键的“名”,“无”和“有”,并说此二者同出而异名,玄之又玄,是众妙之门。由此可知,“无”和“有”是我们领悟大道的一把关键的钥匙。今天,我们接着说《道德经》第二章,揭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秘密。
0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先给出我的释义。
天下的人都知道将认为是美的称之为美,于是也就分出了丑;
都知道将认为是善的称之为善,于是也就分出了不善。
所以呢,有和无是相伴而生的,定义了无,也就产生了有;
难和易产生于对行事是否易成的对比;
长和短产生于形状的对比;
高与下产生于拥有多寡的对比(地位);
音和声产生于声音和谐的对比;
前和后产生于时间(或位置)先后的对照。
因此呢,圣人处于无为的境界来行事,不以立言来教化众生。
让万物兴起而不加以干预;
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已有;
竭力作为而不自恃已能;
大功已成而不居为己功;
正因为他不居功,所以他也不会失去。
第二章主要说什么呢?表面上的意思比较容易理解,就是说人的分别心导致对立的产生,而圣人以无为治天下。这章前半部分说天下的人,后半部分说圣人,下面我们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分析。
02
先说前半部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开头就说“天下皆知”,天下的人都知道。说明什么?说明这是人的天性,不是不需要人教的,人天生就有分别心。美丑,善恶这等等,都由人的分别心自然产生。
老子这里说“天下的人”,这是指常人,或者凡人,正与后面的圣人对应。常人是怎么样的呢,分别心,好恶心导致对立的产生。
《道德经》是说道的,老子其实说了很多道,其中就有“人之道”。关于道,老子说“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不是指大自然,而是自己本来如此的意思。道法自然的意思就是,道取法于万物的本相。那么,人之道即取法于人的天性,这部分内容所说也是“人之道”的一种体现。
关于“有无相生”。很多人喜欢将“有无相生”理解为“无中生有,有中生无”,这又是一种玄虚的理解,因为很多人喜欢将“无”理解为“道”,道生万物,于是“无中生有”也是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我在对《道德经》第一章的解读中,重点解读了“无”和“有”就是两个名字,有了“无”的定义,也就产生了“有”的定义。故而,有无相生,我的解释为,有和无相伴而生。
03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这就说到了圣人。这里有必要探究一下老子为什么要说圣人。
先说何为圣人?
说圣人之前,先认识一下繁体的圣字,“聖”。来看定义。
所谓“圣人”,上左有“耳”以表闻道,通达天地之正理;上右有“口”表以宣扬道理,教化大众;下边的“王”代表统率万物为王之徳,德行遍处施行。
也就是说,圣人是指“得道”的治国者。
那么老子为什么要说圣人呢?
大家有没有想过,《道德经》究竟是一本什么书?治国之书。怎么治国?事实上老子推崇的是“圣人治国”之道。若有具体所指,以老子生活的年代,当指尧舜。
《孟子·滕文公下》:“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
由此可以推测,老子生活在春秋时间战火纷飞的乱世,心中向往尧舜时期圣人治国的盛世。
所以,这部分所说,就是圣人是如何治理国家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功成而弗居。而天下人永记尧舜。
04
本章所说对日常生活有什么借鉴意义呢?
我们知道,天地之始为无,也就是说,天地万物本相为无名无相。人活在世,却需假借名相,但心中要明白,其本相为无。在此基础上,更不要无端制造诸多对立,平添烦恼。用之,而不著之,生活自然平和而静美。
要说圣人治国之道,距离我们太过遥远,但如果参考一二用来治家,应也不失为治家良方。中国向来家国一体,如果家家以圣人之道治理,想来距离国之大同也就不远了。以此作为一个遥远的展望。
END
你有不同的理解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来讨论。
------
我是灰藏道,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的我账号:@灰藏道。看完文章,记得点赞哦~
閱讀更多 灰藏道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