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解《道德經》第一章,帶你打開“眾妙之門”

《道德經》第一章向來也被認為是整本《道德經》中最重要的章節,對整本書的理解有著提綱挈領的作用,甚至有人認為,真正讀懂《道德經》第一章,剩下的就不必讀了。

在我看來,如果《道德經》是一個寶庫,第一章就是這座寶庫的大門,只有打開這扇大門,我們才能真正走進《道德經》世界。

01

讓我們先來認認這扇門。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不太明白?放上我的釋義。

道,是可以用語言來描述的,但不要把對道的描述,當成了那個“恆常”的大道。
名,可以用來為萬事萬物命名,但不要把對事物的命名,當成是那個“恆常”的事物本身。
無,是對天地之始的命名;有,是對萬物之母的命名。


因此,常無,以觀天地之始的奧妙,常有,以觀萬物之母的邊際。
這有和無,出自同一個東西,只是名字不同,都可以稱之為玄妙。
這非常玄妙而又玄妙啊,是打開眾妙的一扇大門。

看完上面的釋義,你明白了嗎?不明白沒關係,這很正常。

我在上一篇文章裡寫過,《道德經》開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相當於老子的一個聲明。就是告訴我們,我要說的道啊,並不是我寫的《道德經》這些文字,《道德經》只是一個引導,引導大家望向並尋找真正的“道”。

下面,我將對《道德經》第一章做逐句的解讀引導,引導大家來一場“道”的初體驗,進而打開這扇“眾妙之門”。

透解《道德經》第一章,帶你打開“眾妙之門”

02

道可道,非常道。

對於這一句,我的上一篇文章有專門說明,這裡不再贅述。也就是說,老子雖然寫了《道德經》來說“道“,但也告訴我們,《道德經》並不等同於那個”道“。

無獨有偶,釋迦牟尼在開悟成佛之後,講法說法傳法49年,可是佛在《金剛經》21品中卻說:“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如果你說佛有說過法,那就是誹謗。沒有懂他說的意思。”

你看,異曲同工之妙。這就有意思了,老子寫了《道德經》,卻說“非常道“;佛陀說法,也說沒有說法,“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為什麼?就是告誡我們,不要以為“道“在文字中,”佛“在經書裡,要以經為引去尋找。

透解《道德經》第一章,帶你打開“眾妙之門”

03

怎麼尋找呢?就從這一句開始。

名可名,非常名。

我看了很多《道德經》的解讀,對第二句的普遍解讀,都是與第一句承並列關係的。因為這兩句非常對仗。在我看來,從這一句開始,這一章後面的內容都是老子對第一句所做的展開說明。

怎麼理解這句話呢?如果把這一句與上一句承接起來的話,應該是這樣的:“這就好比啊,名可以用來為萬事萬物命名,但不要把對事物的命名,當成是那個“恆常”的事物本身。

為什麼這樣解讀?

《尹文子·大道下》有這樣一個故事:

鄉村裡有個老人,給自己的大兒子取名為盜,小兒子則叫毆。有一天,大兒子盜外出,老人在事跟在其後追喊:“盜!盜!”一旁的吏使聽了,以為老人在追強盜,就把他大兒子捉住捆了起來。老人一看慌了,想呼二兒子毆出來對吏使說清緣由。可急得轉不過口來,只喊:“毆!毆!”吏使以為老人在叫他打強盜,使狠狠地把盜打得差點喪命。

你看,給孩子起名字起得不對就差點出了大事,這是“名實”不符,因“名”而對“實”產生的誤解。那麼,對於為事物命名的名字,是不是也有名實不符的問題呢?

當然,老子的觀點很明確,“名可名,非常名”,即”名“不可能等於其”實“。

莊子在《逍遙遊》裡說:”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就是說,名因實而生,實為主,名為賓,名本身不具有獨立性。

由此可知,名稱只是實的一個指代性符號,不能完全代替實物。(春秋戰國時代,諸子百家就這個問題就產生的“名實之辯“,大家有興趣可以瞭解一下。)

問題就在於,人常常是以“名“為”實“的,這就給我們認識事物的真相帶來很多障礙。

那麼,我們看這句話,就要提醒我們自己,要脫離名相,去認識事物的本來面目

透解《道德經》第一章,帶你打開“眾妙之門”

04

怎麼脫離名相?下面這就來例子了。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重點來了啊,這裡要敲黑板了,這是重點。

上面說了,“名可名,非常名“本質上說的是名與實的關係,那麼這裡,老子就給我們拋出了兩個重磅之”名“,“無”和“有“。

由於”無“和”有“是《道德經》兩個最重要的名字或概念,所以這裡我要多花一些篇幅來說明,如果理解了這兩個概念,《道德經》的其他內容就容易理解多了。

很多人解讀《道德經》,到了這一句就開始雲裡霧裡,玄虛得很。其實老子一直說,大道至簡,太簡了啊,簡到你覺得不可思議,但在明白至簡之前,我們需要拔開重重迷霧。

“無”和“有”是《道德經》兩個關鍵之“名”。這“無“啊,是命名天地之始的;這”有“啊,是命名萬物之母的。

很多人看見“無“,直覺的反應就是”沒有“,啥也沒有,就是”無“,這是望文生義,以”名“度”實“,這就進入了玄虛的領域了,這樣是無法瞭解萬物的實相的。那應該怎麼理解?你看,老子這裡說得很清楚:無,就是天地之始的名字,有,是萬物之母的名字。

所以,我們看《道德經》,如果看到“無”,我們想到的應該是“天地之始”,看到“有”,想到的是“萬物之母”。

那麼,又該如何理解“天地之始”和“萬物之母”呢?“天地之始”是一片虛無嗎?“萬物之母”又代表著什麼?

要說清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把下面的另一句話提前說,“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哪兩者?“有”和“無”。“同出而異名”,更奇妙的是,“有”和“無”,居然是出自同一個東西的不同名字,很玄妙吧,“同謂之玄”。

那麼,這“無”和“有”是哪一個東西的名字呢?很多人說是“道”,因為“大道無名”,“有”呢?“大道有情”,這樣說也是有道理的,但這裡我認為老子並不是為“道”命“名”。其實這裡只看字面也很清楚了,這裡用“無”和“有”命名的主體實際是“天地萬物”。

主體找到了,又該怎麼理解“無”和“有”這兩個名字呢?

說個故事吧。《莊子·應帝王》裡有一個渾沌開七竅而死的故事。

南海之帝名叫倏,北海之帝名叫忽,中央之帝名叫渾沌。倏和忽經常一起在渾沌的地上相遇,渾沌待他們很好。倏和忽商量怎樣報答渾沌的友情,他們說:“人們都有眼、耳、鼻、口七竅,用來看、聽、吃、呼吸,唯獨渾沌什麼也沒有,我們就試著為他鑿開七竅吧。”於是他們就為渾沌鑿七竅,一天鑿成一竅,鑿到第七天,七竅全鑿通時,渾沌就死了。

故事看完了,渾沌死了,但這和“無”和“有”又有什麼關係?

我們來看。天地之始為渾沌,渾沌即“無”。渾沌怎麼死的?得七竅而死。誰有七竅?人有七竅。那麼,“無”因何而死?因人而死。“無”死而“有”生,因何而生?因人而生。

那麼,“無”和“有”的關鍵在哪裡?在“人”。

還是不太容易理解不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如果以人的視角,永遠只能認識到“有”的層次。怎麼才能看到天地之始的“無”?只有跳出人的視角。

怎麼跳?佛家曾說:“世間萬事萬物無相、無我”,那麼“無我”就是一個跳出自我視角的一個好的方法。

看到“無我”你又暈了不是?不妨簡單地理解為,“如果沒有我”。

好,現在跟著我一起來,跳出自我的視角,重新看一看這個世界。

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我,天地萬物都不存在了嗎?不是,一切都沒有變,只是這一切對你不再有意義。然後,這個世界上有了你,天地萬物也沒有變化,只是天地萬物產生了相對於你的意義。

再思考一下,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天地萬物還是原本的樣子嗎?然後有了人,這世界的樣子會變嗎?如果你是一隻蝴蝶,你眼中的這個世界又會是什麼樣子?究竟天地萬物的哪個樣子,才是他真正的實相?不妨自己找找答案。

到這裡,“無”和“有”你明白了嗎?

無,名天地之始。天地在最開始沒有人時的狀態,命名為無。
有,名萬物之母。當有了人,由人的視角,對天地萬物進行認知,這便是有。

透解《道德經》第一章,帶你打開“眾妙之門”

05

明白了“無”和“有”之後怎麼辦呢?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於是常以“無我”的視角,觀察天地之始無名無相的奇妙。常以人的視角,觀察天地萬物因人而產生的名相的變化和邊界。

為什麼要這樣做?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就是那扇玄之又玄的眾妙之門啊。

到這裡,你打開這扇門了嗎?


end

歡迎關注我的賬號: 。與你分享中國文化的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