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風溼、骨質增生的用藥小經驗

風溼、類風溼、骨質增生、關節炎在中醫上都屬於痺症一類,治療方法無外乎 祛風散寒除溼、活血化瘀通絡止疼,腎虛明顯者再加些補腎之藥。具體辯證和處方有大量書籍可以參考,下面是中醫大家並融合個人觀點,分享出治療痺症疼痛的一點用藥經驗

治療寒痺,宜用川烏配桂枝,烏頭辛而大熱,除寒開痺,力量較強;桂枝辛溫,通陽散寒,入營達衛;兩者合用,可散在表之風寒,又可除在裡之痼冷。與配麻黃相比,效果更好,且無汗出傷陰之弊。有報道說麻黃配烏頭,能增強烏頭毒性。

溼痺,宜用大劑量薏米仁以利溼除痺。若便調和則用生薏苡仁;便溏脾虛用熟薏苡仁。若腫脹甚而便溏,非大劑不為功者,則生熟一米合用。

熱痺,宜用寒水石而鮮用石膏。兩藥均辛寒,能清熱瀉火,除煩止渴。寒水石,入腎走血,不但能解肌膚之熱,又可清絡中之熱,較石膏更勝一籌。

另如關節積液不易清除者,可加澤蘭、澤瀉;澤蘭以活血祛瘀見長,澤瀉利水滲溼見長,兩藥合用,活血利水。蓋“血積既久,亦能化為痰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