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湧裕州——方城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探訪

潮湧裕州

——方城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探訪

潮涌裕州——方城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探访

壓題照:方城搶抓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的機遇,以“三城聯創”為動力,以文塑城、以綠染城、以水潤城、以亮扮城,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先後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連續兩年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提名 南陽日報記者 崔培林 通訊員 權兆陽 攝

春風化雨,萬物萌發。

終將消散的新冠肺炎疫情,擋不住春光十里,裕州大地處處春意盎然、景色宜人。和明媚春光一樣充滿勃勃生機的還有方城縣鏗鏘的發展步伐: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龍泉公園等“三河一廊”項目處處皆是風景,高起點規劃的高鐵產業片區建設正酣、品位彰顯,“四館兩中心”既有時代的恢宏大氣,又不失傳統的端莊典雅;

工業發展勢頭強勁,靈山新材料等項目工地塔吊林立、機聲隆隆,煜眾精密機械、瀚瑞特軸承項目生產線高端智能、國內領先,機械裝備和新材料產業集群奮力向300億挺進;

鄉村振興全面提質,德雲山上百花香,望花湖畔賞美景,二郎廟鎮打造獨具特色的“田園綜合體”,拐河鎮鵬邁牧業流轉荒山荒地,種養遊一體發展,帶動600餘名貧困群眾脫貧;

…… ……

眼前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讓人們對方城這個曾經的農業大縣、工業弱縣、財政窮縣刮目相看、肅然起敬。不怕起步晚、就怕起點低;不怕沒門路、就怕沒思路;不怕沒財氣、就怕沒志氣。近年來,方城縣以提高發展質量效益為中心,用心工作、務實重幹,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有利趨勢、良好態勢、昂揚氣勢,奮力實現窪地崛起,書寫出“春天的故事”精彩樣本。

潮涌裕州——方城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探访

河南瀚瑞特軸承有限公司引進的成品軸承重點項目 南陽日報記者 崔培林 特約記者 孫 宇 攝

大提升·城市建設——

美麗蝶變正當時

悠悠潘河水緩緩流淌,憑欄遠眺,裕州大地開啟全新發展格局:水脈築城、有機生長,以主副城區核心建設為引領,城東片區、城西片區、高鐵產業片區等依次排開、聯動發展,伴隨著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成功創建,方城城市建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展現出破繭化蝶、振翅高飛的強勁勢頭。

龍泉公園是“三河一廊”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的核心景觀之一,潘河橫貫其中,水域面積262畝,河道清淤已經完成,土方、綠化工程正在掃尾,沿著親水步道漫步其中,樹影婆娑、曲徑通幽,流水潺潺、鳥語蟲鳴,是居民健身休閒的好去處。

作為實施百城建設提質的一號工程,“三河一廊”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是該縣科學規劃的濃墨重彩之筆。“三河”中的潘河、甘江河、三里河是縣城內的三條主要河流,尤其是潘河素有方城“母親河”之稱。項目總投資30億元,工程通過清淤疏浚、截汙、生態護岸改造建設和高標準綠化,新增5000畝景觀綠化帶,將形成3500畝觀光水面,建成陽城公園、鳳瑞公園、龍泉公園、釋之公園等4個大型綜合性公園、16個遊園,“水清岸秀、四季常青、三季有花、色彩豐富”的城市核心生態軸呼之欲出。

民之所需,行之所至。縣委書記褚清黎說,以滿足人民群眾需求作為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小遊園、大民生”為理念,我們精心描繪“以文塑城、以綠染城、以水潤城、以亮扮城、以產興城”的大美圖畫,讓設施跟著規劃走、建設跟著設施走、功能跟著建設走、管理跟著功能走,重點建設9個綜合性公園、22個社區公園、南水北調環城景觀廊道等,構建起“一心、兩廊、兩帶、多節點、綠網藍脈交織”的生態格局,帶動城市建設全面提質,實現“人在園中、園在城中、城在林中、水在城中”。

“開門就能聞見花香,出門就是綠地遊園,住在這樣的優美環境中,心情咋能不好?黨委政府把好事辦到了咱百姓的心坎上。”居民們紛紛豎起大拇指。

一條高鐵南北暢,橫線連片均暢通,撇撇捺捺米字呈,經濟騰飛有保障。走進鄭萬高鐵方城站站前廣場,氣勢宏大的站房躍入眼簾。以“春秋楚地、四方之城”為主題,取城郭層疊的意境,採用層層遞退的屋簷反映出方城悠久燦爛的文化底蘊,簡潔大氣。“作為三級站,方城站原計劃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縣委、縣政府著眼長遠、超前謀劃,追加投資3000萬元,增加3000平方米,達到了現在的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李金匡介紹說,高鐵站區是展示縣城形象的窗口,規劃面積為3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工程佔地1.5平方公里,主要包括站房工程、站前廣場和兩條引線,已於去年12月1日前完工。二期工程包括地下綜合體、架空廣場綠地和兩側三層商業建築,總建築面積43441平方米,該項目3月6日復工以來,一手抓復工,一手抓疫情防控,確保5月底全部竣工。

交通興,百業興。傍晚時分,家住育才路的居民喬霞像往常一樣,和丈夫出門散步。她說:“以前這裡太偏僻,黑燈瞎火的,現在路修了燈亮了,環境越來越好。”這些新的變化,是方城縣委、縣政府貫徹“大交通”格局決策的結果。方城縣新改擴建21條城區道路,對縣域內兩條國道、5條省道線路規劃進行調整,力爭納入省市交通範圍,共同構建“六縱四橫三環”公路網格局;通過建設中心城區、產業集聚區、超硬材料園區道路36條(段),消滅斷頭路、卡脖子路,人均道路面積由9平方米增加至13.8平方米;採取“居民出工出料、政府補貼水泥、縣直單位分包路段”等辦法,改造背街小巷128條。

“四館兩中心”是該縣城建的又一精品力作,歷經兩年多建成,集多功能於一體,包括規劃展示館、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會議演出中心和廣播電視演播中心。整個建築設計現代、氣勢恢宏,堪稱地標性建築。“改革開放之初,老城區面積僅兩平方公里,現在中心城區框架已經拉大到30平方公里。不僅如此,近年來城區面貌、城市設施等方面也紛紛提升,怎不讓人心生幸福?”方城縣老居民李沐陽自豪地說。

讓居者心怡、來者心悅。一個宜居宜業宜養宜遊的裕州新城正綻放出耀眼的光芒,散發著無窮的魅力。

大發展·產業集聚——

無中生有顯真功

產業決定著一個城市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影響著一個城市發展的動力和後勁,也關係著一個城市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

眾所周知,曾經的方城產業薄弱,工業經濟幾乎是“一張白紙”,每次觀摩都為拿不出像樣的項目而頭疼。方城工業往哪裡走?主導產業如何確定?招商引資該怎麼幹?針對這些問題,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冷靜思考、重新謀劃,統一思想、堅定信心,緊緊抓住長三角產業轉移和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戰略機遇,確定軸承、超硬材料兩個產業為主攻方向,大力開展“產業鏈招商”,一步一個腳印,堅實前行。

“彩色鑽石首飾級,科技孕育它長大。跨越億年超自然,一舉成功響天下。”近期,《河南日報》報道的《中南鑽石:大顆粒彩鑽技術獲重大突破》在業界引起轟動。其中,所報道的中南鑽石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方城縣產業集聚區的龍頭企業和標杆企業,不但是世界知名的高品質克拉級鑽石規模化生產企業、中國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而且還帶動引領了30多家超硬材料企業整體入駐集聚區。

河南神州靈山新材料有限公司便是超硬材料配套企業的佼佼者。該公司專門生產超硬材料不可或缺的配套產品——葉臘石構件。該項目由北京神州靈山葉臘石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葉臘石製品生產線50條、金剛石生產線150條。公司負責人介紹,項目達產後,年產2億套葉臘石系列產品,能充分滿足集聚區其他企業需求,併成為全國最大的葉臘石系列產品加工基地,年新增產值20億元,納稅1億元以上。

像上述兩家企業一樣,方城縣產業集聚區超硬材料產業園入駐企業32家,已經形成以中南鑽石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南神州靈山新材料有限公司為龍頭的企業集群,“超硬設備機械—金剛石觸媒粉—人造金剛石—金剛石微粉—金剛石刀具磨具”產業鏈條初步形成。目前,該縣的人造金剛石產品和立方氮化硼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分別達到43%和50%,產品出口到印度、日本、韓國、美國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硬材料產業園被評定為省級特色產業集群。

除了超硬材料外,方城縣還打造了紅紅火火的軸承產業。河南瀚瑞特軸承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隆隆車床聲混合著砂紙摩擦聲,高精圓錐滾子源源不斷從流水線上通過,工人們在燈下聚精會神地檢查著每件產品,閃亮的成品碼成了小山……公司負責人向家君說,作為從瀋陽引進的成品軸承重點項目,總投資3.3億元,一期包括滾動體生產線10條,成品軸承生產線4條;二期將建設滾動體生產線10條,成品軸承生產線16條。項目全部建成後,可年產10億粒高精滾動體和2000萬套精密軸承,年產值5億元,利稅1.8億元。

軸承產業巨大的用鋼量吸引了軸承鋼企業的關注,南陽勤大鋼管科技有限公司慕名落地,項目總投資7.5億元,建成後年產5萬噸精品軸承鋼管、8000萬套軸承配件,年新增產值8億元,納稅5000萬元以上,將成為國內設備一流、工藝一流、品質一流的高端軸承鋼管及軸承配件生產企業。

目前,產業集聚區入駐軸承企業65家,13家軸承企業成為中國軸承協會會員單位。軸承產業已經形成了以勤大鋼管有限公司、瀚瑞特軸承有限公司、煜眾機械有限公司為龍頭的產業集群,“軸承鋼管(鍛件)—軸承套圈—軸承滾動體及配件—軸承產品—整機裝備”產業鏈完整閉合,成為省內第二個軸承製造集聚地(第一為洛陽)。

“按照‘上游圍著龍頭轉,下游龍頭帶著轉,上下聯動共同轉’的發展理念,持續加大投入,優化發展環境,圍繞主導產業上項目、圍繞延鏈補鏈強鏈上項目、圍繞主導產業相關產品上項目,鎖定那些技術優勢、市場優勢、管理優勢比較突出的企業進行精準招商,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正如縣委書記褚清黎所說,方城縣產業集聚區已成為南陽大地一方聞名的產業新城,入駐企業達130家,形成了以軸承為重點的機械裝備、超硬材料兩大百億元產業集群,年均增長30%以上,榮獲省產業集聚區“金星獎”以及“南陽市先進產業集聚區”等稱號,實現了從零起步、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歷程,走出了一條“平地起谷堆”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大民生·旅遊富民——

點石成金謀振興

如果說方城工業的發展是一段無中生有的佳話,那麼方城旅遊業的崛起則上演了一出點石成金的好戲。

數年之前的方城旅遊默默無聞,資源較之西峽、內鄉等旅遊資源強縣,也算不上豐富,然而作為後來者,該縣站位高遠,積極研究遊客心態,發揮區位優勢以及可進入性、可通達能力等優勢,抓住自駕遊、短途遊爆發的機遇,按照“縣域景區化、景區全域化,連點成線、串珠成鏈,旅遊鏈條貫三產、旅遊元素進萬家”的發展思路,以旅遊景區建設為突破口,優化配置旅遊要素,打造旅遊全產業鏈,最大化發揮後發優勢,使之成為拉動方城經濟增長的新亮點和促進消費的新熱點。

明亮而乾淨的陽光裡,位於二郎廟鎮的望花湖被照耀成一塊光澤變幻的翡翠,微風盪漾著碧綠的湖水,與湖畔鬱鬱蔥蔥的萬畝林木和花海交相輝映,靜謐而優雅,漫步其中,遠離喧囂,一切煩惱都可拋諸腦後了。該鎮通過實施萬畝國家生態資源戰略儲備林項目,加之“天然氧吧”大乘山省級森林公園高達95%的森林覆蓋率,使鎮域森林覆蓋率達38%,綠更濃了、景更美了。

二郎廟鎮,與望花湖交相輝映的是獨具特色的“田園綜合體”——德雲山風情植物園,該公司董事長尚紅陽把農民手中的土地流轉或託管出來,通過建設萬畝花海、打造兒童樂園、建造特色水景觀、開發戶外運動項目等,盤活旅遊資源,帶動發展生態高效的特色農遊產業,為遊客提供休閒、娛樂的好去處,讓周邊群眾共享旅遊業發展帶來的豐厚效益。

從方城高速站到望花湖、德雲山風情植物園以及七十二潭、七峰山等景區,開車均在半小時以內即可抵達,形成了一個“半小時旅遊圈”,這得益於該縣專門修建的兩條雙向四車道旅遊公路,將優勢旅遊資源望花湖、德雲山風情植物園和七十二潭、七峰山、花海水鄉、大乘山生態文化旅遊區串成了一條獨特的風景線。

近五年,投資13億元全面建設升級了境內的國、省幹線路網和農村路網,同步建設了遊客服務中心和環七峰山、望花湖內外環線等旅遊道路,分類建設了楊集鎮大河口村、二郎廟鎮莊科村等一批鄉村旅遊示範點,新增農家賓館100餘家,把山水文脈、旅遊景點、人文景觀、休閒養生、生態農業、循環經濟有機融合,構建鄉村遊、文化遊、生態遊、紅色遊、休閒養生遊為一體,一日遊、多日遊相結合的精品線路。

飛速發展的旅遊產業釋放出了巨大的產業紅利。與七峰山生態旅遊區毗鄰的磨溝村因土地貧瘠,村民們的日子一直處於比較貧困的狀態中。自2013年七峰山、七十二潭的先後開發,帶來了大量人流資金流,也讓磨溝村興起了近10家農家樂賓館,開設了30餘個旅遊商品銷售門店,當地的各種土特產也實現了自產自銷,讓磨溝村一下子“活”了起來。據統計,依託“金融+景區+農戶+合作社”的形式,僅七峰山景區就輻射帶動周邊8個鄉鎮4252名貧困人口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還有,位於拐河鎮的鵬邁農牧發展有限公司,種養遊一體化發展,帶動510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如今在方城,旅遊元素已滲透至每個鄉鎮,依託農業資源優勢,崛起了一批有鄉土記憶、地域特色的名鎮名村,培育了一批鄉村旅遊示範區,二郎廟鎮、拐河鎮成功創建為國家級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全域旅遊的大膽探索實踐,開創了方城縣旅遊全年無淡季、全域四季遊的新業態模式,成為引領縣域經濟發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方城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梁志豪告訴記者。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這是永恆的宣言,也是方城縣委、縣政府對裕州大地上120餘萬名群眾的莊嚴承諾。當新時代的太陽躍出地平線,新的希望之光再次灑遍裕州大地,我們相信,方城經濟社會發展的浪潮必將更加風起雲湧,創造更多契機,鑄造更大輝煌!(南陽日報記者 梁玉振 趙 甫 陳琰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