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升太監竟然這麼難?

太監這個職業,容易招人罵,罵人者往往還在前面加上個“死”字以盡興,而且當太監還要捱上那致命的一刀,肉體上疼痛,精神上被鄙視,這樣看來,太監是沒人願意當的,除非活不下去的那種人。但事實上,太監是競爭上崗的,而且競爭情況還很激烈,不是想當就能當的。拿明朝來說,當太監要經歷面試、篩選,朝廷看上的那些人才能去官方的閹割場所實行閹割。所以啊,朝廷看不上的,連接受官方閹割的資格都沒有,很多志在當太監的,為表決心,自己在家割了子孫根,然後去北京應聘,挑上了自然還對得起那一刀,挑不上又沒成家的,只能到處遊蕩,這樣一來,這些人就成了社會不安定因素,所以,明朝後期就出現了一個乍一看讓人匪夷所思的法令:禁止自行閹割。


進了宮就是太監了嗎?不然。
宦官有專門的機構,拿明朝來說,宦官機構共二十四個衙門,分別有十二監、四局、八司,太監這些部門的一把手,這二十四個衙門各有分工,不但處理宮中事務,還要處理部分政務。實際上閹割完剛進宮時只能當典簿、長隨、奉御,如果表現良好,就能被提拔為監丞,監丞再往上升是少監,少監再往上才是太監。而且在這些宦官衙門中,也有冷熱輕重之分,一個剛入宮的宦官要想出頭,先要看他被分在哪個部門,要是在司禮監或者御馬監,那就被提拔的快,要是別的部門,被提拔的機會就少,所以,想要當上太監,那也是很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