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媳妇眼中的客家人

因为想提升底层思维,所以开始学习写作,定期分享个人成长、育儿内容。

欢迎加“关注”,一起学习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


客家媳妇眼中的客家人

客家围屋

我籍贯北方,但是在南方出生长大,虽然流着北方人的血液,但是语言、习惯、思想已经完全是南方模式,所以是不折不扣的伪北方人。

因为有着北方人的基因,所以个头比较大,除此之外,已经看不出其他北方的痕迹,从小到大都没有人相信我是北方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很自然的成为了广东客家人的媳妇。

客家人,纯朴、勤劳、节俭。


客家源起


客家媳妇眼中的客家人

客家是汉族民系之一,不以地域命名,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

传统观点认为,客家人的根源在河洛,即当今的中原地区,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由于南征、战乱、政治运动等原因,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形成了现在分布于粤东、粤北、珠三角东南部、赣南、闽西等客家地域,远到港澳台、东南亚、大洋彼岸也不乏客家人的身影。


客家风俗


客家媳妇眼中的客家人

客家妇女回娘家,节礼满箩筐

因为客家人地域分布广,不同的地方水土、气候不同,风俗习惯多少有些不同。但是,客家人纯朴、勤劳、节俭的特质还是普遍一致的。

客家人重视风俗礼节,以我婆家为例,从一月到十二月每个月份都会有节日及相应的习俗。


客家媳妇眼中的客家人

农历节日摘录表,有些节日没有名称,日常直接以其日期命名

每年的中秋、端午都是大节日,村子里的妇女大多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准备回娘家的节礼。

客家人思想传统,传宗接代的文化浓厚,实在的说就是“重男轻女”还是很明显的。如果当年家里生了男丁,来年正月十二要去祠堂添丁。


客家日常


客家媳妇眼中的客家人

我做的客家黄酒鸡

广东人对生活、饮食习惯向来讲究,其中客家人可以说是讲究的代表。

经常家人、朋友的闲谈都会谈及食物的好与坏,往往是围绕着关键词热气、寒凉、湿热而展开的讨论。

客家人会在不同的季节煲不同的汤水,取其不同的食补功效。

春雨到初夏的时候,客家人会经常煲粉葛、淮山、土茯苓、赤小豆、薏米等健脾祛湿的汤水供家人饮用;

七至九月最炎热的时候,则是冬瓜海带、竹蔗马蹄毛根胡萝卜、莲藕花生、霸王花、鸡骨草、马齿苋头等清热解暑的汤水;

秋冬季则是以润澡、滋补的汤水为主,如:沙参玉竹、北芪党参、苹果淮山薏米。

客家黄酒,很多客家人家里都会常备,是女性食补的灵魂。

清明前后,艾叶出市的时候,客家妇女会用艾叶、黄酒煮鸡蛋。

冬天,客家妇女会做黄酒鸡、猪脚姜补身取暖,黄酒鸡、猪脚姜也是客家妇女坐月子时不可缺的。(欢迎准妈妈们私信拿食谱做法)

我自己的亲身经历,生大宝时月子里吃了很多,天天吃。出月子以后,明显感觉冬天不怕冷,从前的手脚冰冷都没有了。

可是,生二宝的时候因为身在外地,取材不便,所以整个月子里只吃了几次黄酒鸡、猪脚姜。这次出月子以后,腿会没有力气、冬天不抗冻了、脚又开始冰了。

最后想说的是,鸡是客家饮食里的重中之重,节日、喜事、宴客、月子、聚会一定少不了鸡,做法主要是白切鸡、盐焗鸡、清炖鸡


我这个客家媳妇虽然在南方生长,从小接触广东人,但是刚刚成为客家媳妇的时候,经常都会因为客家人的讲究多而觉得好笑。现在,自己早已被同化,养成了客家人的习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