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座古碼頭裡的記憶,泛起77萬南充人的鄉愁

飛速發展的成渝第二城-南充,除了心心念唸的美食、除了打卡網紅聖地,你還想著南充的什麼呢?


我在想,南充的古碼頭。


嘉陵江是南充的名片,是流淌在南充人血脈裡的念想。南充的嘉陵江岸線,長到足足298公里,山水相宜讓769萬人口居於此地。


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國道、省道、鄉村公路一條條的修建,南充的古碼頭也漸漸退出了它的歷史舞臺。但是無論社會怎麼進步,也無法奪走它曾經的繁華,因為歷史一直在延續。


古碼頭完全可以成為一種碼頭文化,甚至是歷史的印記。在那日漸縹緲的記憶裡,或許能給我們一絲感動,甚至心靈的藉慰。


兩座古碼頭裡的記憶,泛起77萬南充人的鄉愁


周子古鎮—嘉陵江上文脈最盛的老碼頭


四川蓬安縣周子古鎮,被稱為滔滔嘉陵江上最後的老碼頭。這裡是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的故里,是唐代畫聖吳道子豪繪“錦繡嘉陵三百里”的地方,也是北宋理學巨擘周敦頤《愛蓮說》的誕生地。


兩座古碼頭裡的記憶,泛起77萬南充人的鄉愁

現在改名叫鍾情門

小九是蓬安人,每每路過河邊的時候,家裡的長輩都會跟我說,“不要看現在這裡的船這麼少,想當初這裡可是有上百號船。我們周子古鎮靠著嘉陵江,很多人以前都是以打漁為生,然後發展了水產商貿物流業,周子就這樣漸漸的成為了川北地區著名的大埠頭。每天早早的那些船工就喊著號子,忙得是不可開交。清晨的時候,江面上不但有你現在看到的保留下來的船,還有你沒看到過的竹筏,到處都是縴夫的吆喝聲。到了黃昏的時候,這裡的竹筏跟船就串了起來,可以從財神樓排到牌坊哪裡,幾百米都是有的。到了晚上的時候,街上就會掛起燈籠,照亮來往客人以及打魚人的路。”


兩座古碼頭裡的記憶,泛起77萬南充人的鄉愁

據南充地方誌記載,嘉陵江蓬安段魚類特別豐富,有180多種,最著名的特產是石樑沱江團。這種江團魚,下頜上有一點丹砂一般的紅印跡,品嚐起來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曾是歷朝歷代進貢朝廷的貢品,周邊客商也紛紛趕來搶購。


兩座古碼頭裡的記憶,泛起77萬南充人的鄉愁

至今,依然能看到周子古鎮老碼頭的別樣風光


幾艘狹長的機動船泊在碼頭的青石腳邊,小木船停靠在角落裡,嘉陵江水不斷拍打著他們。


兩座古碼頭裡的記憶,泛起77萬南充人的鄉愁

清晨,一群人守在碼頭邊,等著買捕魚人的正宗大河魚。用漁網罩起的鋁盆裡,那些大大小小的魚兒歡快地在小天地裡擺尾。

偶爾,還會有小孩子吵著要小螃蟹、大蝦。只見打漁人將細繩捆在腿上,成了小孩子心愛的玩具。不過,價格有點小貴,上次看到有個小朋友買成10元。


“大姐,給我來一個紅糖鍋盔。”

“老闆,這些豆乾給我一樣來兩袋,我要帶給我同事嘗一下。”

“這個簪子好別緻,老闆好多錢?”

“搞快點兒嘛,好不容易遇到財神樓開門了。”

……

兩座古碼頭裡的記憶,泛起77萬南充人的鄉愁


古鎮、古街、古碼頭,周子古鎮三個“古”讓人流連忘返。


青石板、青瓦房、財神樓、古剎古廟節次林立,打鐵匠、打魚人、農二哥、特色小吃,儼然一副周子古鎮市井圖。


兩座古碼頭裡的記憶,泛起77萬南充人的鄉愁


龍門古鎮—宋朝至今的時代記憶


龍門鎮依山傍水,風景宜人,歷來是交通要道。這裡曾經商賈雲集,市場繁榮,令歷代文人墨客魂牽夢繞,並留下近百首吟頌龍門的千古佳句。


兩座古碼頭裡的記憶,泛起77萬南充人的鄉愁


今天下午,天氣晴朗,空氣清新,忍不住誘惑的小萌,早早來到龍門鎮古碼頭。


眼下,我看到的豔陽輕撫江面,跳金耀銀,剪出船兒修長的身影。對岸太陽島,遠處青山隱隱,雲蒸霞蔚,嘉陵江風光盡收眼底。


那波光粼粼的河面讓小萌忍不住想去戲水一番。


兩座古碼頭裡的記憶,泛起77萬南充人的鄉愁


古碼頭的水面上,如預想的那樣停泊了幾艘船兒,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展現著自己傲人的身姿。


一艘白色的小船藏在角落裡,似乎是偷懶不想出門打漁。


兩座古碼頭裡的記憶,泛起77萬南充人的鄉愁


為數不多的船員坐在岸邊的桌子上聊著天,或許他們正在講述那些古老迷人的記憶。有人要坐船過河的時候,他們便穿起救生衣,在船頭等著那些人。一大叔還好心的問我,“小姑娘,走不走?我們要開船了喲。”我擺了擺手,“謝了叔,我就是想來看下碼頭的美景。”


兩座古碼頭裡的記憶,泛起77萬南充人的鄉愁

低頭髮現腳下的封航線,他們說漲水漲得厲害的時候,到了這根線就不能再出行了。


兩座古碼頭裡的記憶,泛起77萬南充人的鄉愁

旁邊的堤壩上,有好些人喝著壩壩茶,臉上洋溢著幸福的模樣,好一片和諧的場景。


兩座古碼頭裡的記憶,泛起77萬南充人的鄉愁

曾經的龍門古鎮是怎麼樣的呢?小九 不經充滿了想象:


曾經這裡也是沿河檣桅如林、船篷相連的吧?大大小小的船隻密密麻麻的塞滿河道,河岸上擠滿形形色色的“江湖中人”。


天還未亮的時候,碼頭便開始油燈閃閃,繚繚炊煙在日出前升起。在破曉的煙火氣中,早餐攤老闆開始吶喊叫賣,碼頭工人唱起號子,船伕也開始催促行人上船……


等到夜深了,街市上的茶館、煙館、酒館熱火朝天,行人來來往往,那聲色犬馬似乎整晚都平息不下來。


春初時節陽光下,古鎮小橋流水,濛濛煙雨裡的青石板路,晨曦漫步少有人走的靜逸,夜來穿梭華燈初上的繁華,無不訴說著這些古鎮的柔情模樣。


兩座古碼頭裡的記憶,泛起77萬南充人的鄉愁

在這些“碼頭”,每天流轉交換的不僅是物質,還有精神層面的愉悅。在時代高速發展下,繁忙都市中需要有個地方提供一份放鬆和自我,流轉人情味。


南充這座城市,古老而年輕、底蘊深厚又充滿朝氣。老漁民說,“如果沒有那些碼頭,也許就沒有今天的南充。”


瞭解一座城市的歷史和文化,聆聽它古老的傳說以及曾經的驕傲,是件特別容易讓人產生認同感和自豪感的事。


碼頭文化,值得我們細細琢磨、慢慢品味。


兩座古碼頭裡的記憶,泛起77萬南充人的鄉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