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投入20萬,升不上重點高中之一:培養有持續發展能力的孩子

7月中旬,中考成績及縣中錄取分數線公佈後,睿睿媽媽哭了:初中三年家教投入20萬,睿睿卻沒能升上省級重點高中。當然,睿睿媽媽並非心疼錢,而是省級重點高中的誘惑實在太大。

睿睿媽媽所指的重點高中實際上是縣中,雖說學校位於五線縣級市,卻也是省級重點高中。學校成立已近百年,一直以“治學嚴謹、學風濃厚”而聞名,傑出校友遍佈全國。近幾年,每年參加高考的人數大約2700人,10多名學生升入清華北大,一本上線率45%,本科上線率90%。該縣每年初中畢業生大約18000人,縣中只能招收大約2700人,又因為縣中高考成績比市中還要好,所以每年中考競爭“慘烈”,無形中刺激了家長的投入。

為了盡心盡力照顧孩子學習,睿睿媽媽計劃到睿睿中考後再生二胎。為了睿睿吃好喝好休息好,睿睿媽媽每天早晚車接車送。從上小學起,睿睿就上補習班;上初中後,開始“一對一”,七年級是語文、數學、英語,八年級增加了物理,九年級又增加了化學,每科每週上兩小時的家教課,每小時100元。同時睿睿還上著美術課,並在中考前取得縣中的藝體合格證,以藝體生身份報名參加中考,但最終因為文化課成績低而落榜。

其實,在八年級地理生物結業考試中,“睿睿模式”就已經露出失敗端倪,只是睿睿媽媽不懂教育,沒有及時做出調整。

睿睿所在地區教育部門規定,每年九年級中考後,接著進行八年級地理生物結業考試,時間為80分鐘,地理生物各50分,合計100分計入中考。為了迎接地理生物結業考試,睿睿媽媽給睿睿各找了一個地理生物老師,一對一輔導。睿睿地理生物結業考試那年,考試內容相對簡單,學生成績普遍好,得到90分以上的學生佔到40%,但睿睿只考了66分,比別人低了30多分,為升省重點高中蒙上陰影。直到九年級中考後,睿睿媽媽才給我說起這件事,其實睿睿的地理生物結業考試失利原因並不複雜。

第一:睿睿只是聽老師講,根本就沒有時間記憶課本基礎知識。

任何一科,基礎知識都是考試內容之一,每一份考題,變化的只是類型,不變的則是基礎,學生永遠不知道考什麼類型的題目,掌握基礎知識則是“以不變應萬變”,只有多讀多記才能達到目的。而且,記憶是理解的基礎,基礎沒有記住,又怎麼能深刻理解?睿睿備考時,一方面學習新課,一方面上各種各樣的家教課,根本沒有時間記憶基礎知識,理解也不深刻,拿什麼做題?

第二:缺乏反思過程,沒有將外在的知識內化為能力。

有些家長誤認為,老師講得越多,學生學得越好。其實,老師講解佔用時間過多,學生根本沒有時間反思感悟,就像食草類動物沒有反芻過程就無法消化吸收一樣,學生所學知識不能轉化為能力,更談不上應用。所以,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不能過度“輔導”,應該是“指導”:讓學生按正確學法學習,指出學生不足,進行改進。

當然,一對一家教的作用應該是課堂教學的拓展與延伸,是點化與拔高,而不只是簡單複習課本基礎知識。

第三:備考目標不明確,沒有把握住重難點。

從睿睿所在地區使用的教材分析,地理重難點是七年級上冊《地球》《地圖》《世界氣候》部分,生物重難點是七年級下冊《生物圈中的人》。這兩冊各佔該科結業內容的40%,而且難度大,很多知識點學生個人理解不了,應該讓老師講透知識點,學生再去梳理;而其它很多較為簡單的知識點,不需要老師講,讓學生自行記憶理解即可。而睿睿複習備考時“大水漫灌”,平均用力,沒有抓住重點,會與不會的都讓老師講一遍。

第四:備考方案不科學,沒有重視“考試反饋與矯正”的作用。

從陰曆年後到中考前,地理生物模考了三次,期中考試又考一次,睿睿分數考低了,為什麼不找原因,重新調整備考方案,以至於最後無可彌補!

其實,地理生物備考很簡單,理解記憶基礎,刷題強化技能,試題檢測作為查缺補漏的最後一道“鐵閘”:以每冊檢測為縱軸,以前一年省內各地級市中考真題為橫軸織就一個網,學生做完試卷後,讓老師評改,就像篩沙子一樣,把學生還沒有掌握的知識點挑出來,發現做錯的習題,重新複習該單元全部內容。

為什麼錯一道題,不能只改這一道題,而是重新複習該單元全部內容?因為,學生學習的內容很多,而考卷容量有限,不能全部考查。所以試卷考什麼是隨機事件,是抽樣調查。該題不會,說明該單元還有問題,如果只是改錯題,這道題改對了,難保其它題不出問題,所以,重新梳理該單元所有知識點,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這種備考策略,同樣適用於中考、高考。

第五,平時努力做好積累,而不是臨陣磨槍,企圖一口吃個大胖子。

睿睿七、八年級地理生物學得不好,希望一下子考好,根本不現實。其實,初中地理生物並不簡單,大多數知識點需要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數學、物理內容差不多。初中地理大約三分之一的內容是人文地理,涉及社會生活及經濟發展,初中生沒有相關經歷,理解困難,這就需要強化課外閱讀,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睿睿作業都做不完,當然更沒有時間進行課外拓展。

第六:讓學生動起來,成為學習的主人。

睿睿平時學習沒激情,天天疲疲沓沓,像個木偶一樣聽從她媽媽的安排。而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家長幹使勁沒有用,必須讓學生動起來,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才是正確的選擇!

其實,睿睿並非個例。一提到培養孩子,很多家長的目標遠大,而方法模糊,過程漫長而艱辛,結果是迷茫而又無奈,錢花了,孩子也付出了,可效果不理想。不少學生,小學成績不錯,到了初中成績就下來了;有些學生,初中成績還拔尖,到了高中,就跟不上了,為什麼?不少家長缺乏大局觀,只顧孩子眼前成績、名次,並以此作為談資,忽略了孩子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

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於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價值在於求變。一直紮根基層,從事教學管理與教學研究工作,關於教育,我有話說!家長應根據孩子特點,及早佈局,及時調整,培養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孩子。怎樣才能讓孩子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教育是科學,要遵循正確的規律,家長也要與時俱進,瞭解先進的教育理念,培養孩子應有章可循,而不是“跟著感覺走”。

特別是不要盲信家教,過渡輔導反而影響了孩子的發展。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五個關鍵時期,家長要把握住。

第二:成績是學生取得的,家長應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與基本能力的培養。非智力因素特別是意志力應放在首位,注意力、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抽象思維力、基本計算能力及閱讀能力一個都不能少!

第三:重視心理疏導、習慣養成及學法指導。

教育學生應堅持的原則:想學(心理疏導)——會學(習慣養成、方法指導)——學會(獲得高分)

1.心理疏導——態度決定一切,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習慣養成——積習成性,積性成命,良好習慣受用終身。

3.學法指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同階段不同學科的學法不盡相同,學法指導要跟上。

第四:重視均衡發展,加強課外閱讀,提高孩子人文素養。

1.重視學科均衡發展。語數英是工具,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理化生探索自然奧秘及自然規律,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史地政研究人類社會的現象與規律,調節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學習時要合理安排時間,重視學科均衡發展。

2.重視體育鍛煉,營養均衡,調節酸性體質,提高學習效率。

3.加強課外閱讀,開闊視野,提高閱讀與寫作水平,提高孩子人文素養。寧可影響暫時的成績及排名,也要強化課外閱讀,能力提上來,成績也就上來了。

第五:重視考試的反饋及矯正功能,科學分析學生考試成績——有毒的分數要不得。

1.評估成績的含金量,是靠老師教出來的,還是自己學出來的。

2.科學分析失分原因,及時矯正習慣及方法上的不足。學生考試失分,一般有三個原因:

①沒學好,或因為態度不端正或因為能力達不到或因為方法不正確。這一點,很難在短期內改變,但找準原因,對症下藥很重要。

②做事不細緻,審題馬虎。與性格有關,與經歷有關(家長包辦過多,長期得不到鍛鍊,觀察力及動手能力弱等),但要杜絕“假馬虎”(基礎掌握不牢)。

③技術性失誤,如審題抓不住關鍵、書寫潦草、格式不正確(不能頂格寫、不用序號或括號、大小寫不分、答題卡填塗有誤)等。這一類問題的出現與當前老師不能親自批改作業關係很大,只要多注意,技術性失誤很容易改正。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而非百米衝刺,一時成績好壞,並不能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命運,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孩子,才能跑得更快跑得更遠,成為人生贏家!

透視教育現象,迴歸教育本質,本系列大約二十個專題。

家教投入20萬,升不上重點高中之一:培養有持續發展能力的孩子

透視教育現象,迴歸教育本質:五線縣級市,初中三年家教投入20萬,升不上省重點高中系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