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瓜岛争夺战(八十五)西线反攻 01

当美国陆军第 25 步兵师正在奔腾小马山、海马山和岐阜要塞进行激烈战斗之时,北侧的海军陆战队正在逐渐巩固防线和准备即将到来的大反攻。

一、新旧之交

海军陆战队第二师的部队一直在守护着第 14 军之前要求达到的防线位置,即克鲁兹点至南侧 66 高地间,长达 3000 码(2.74 公里)的宽阔地带。在第 27 步兵团开始进攻奔腾小马山三天之后,海军陆战二师收到了佩奇的命令,准备对该防线西端的日军据点发起冲击。这是海军陆战二师第一次以整个师的规模进行作战,但是体量仍然较小。虽然此次进攻行动有“美国师”和二师下辖的炮兵部队进行地面火力支援,海军陆战队第二航空联队(2nd Marine Air Wing)进行空地支援,但是就步兵而言,只有二师下辖的海军陆战六团能够有发起进攻的战力。

因为二团的部队早在 1942 年 8 月 7 日,就随陆战一师一同登岛,八团的部队在 11 月登陆瓜岛,并在马坦尼考地区已经先期进行了数次作战。他们代替了劳累的第 164 步兵团和第 182 步兵团的部队后,已经疲惫不堪,于是六团的部队就在 1943 年 1 月时,代替他们的部分部队进行正面进攻。尽管如此,二团和八团的部队仍然加入了六团的部队,只不过他们到 1 月 17 日之后,就撤回了伦加防御圈进行设防。

日军在 1942 年年底对于克鲁兹点西侧的防线仍然非常顽固,设防的第二师团早已建筑了大量的低矮碉堡,并利用大量的山谷地形,尽力规避美军炮兵的骚扰。美军曾经在 1942 年底在此地区进行过多次巡逻和进攻尝试,但都因为缺少地面火力支援、缺少空中支援和缺少单兵对付碉堡所需的战术和武器装备而被迫中止。除了由丸山政男指挥的日本陆军第二师团余部在此驻守外,共同设防的还有日本陆军第 38 师团第 228 联队第一大队的人员,指挥官为早川菊雄少佐(Maj. Kikuo Hayakawa)

面对如此顽强的日军防线,美军只能中规中矩地使用侧袭和正面突破这样传统的推进方式,小心翼翼地削弱日军的防御力量。不过,等到 1943 年初,面对陆战二师、“美国师”和第 25 步兵师的炮兵部队已经移动到前线地区,第二航空联队可以随时进行空地支援的有利状况,陆战二师仍然发起了进攻。

1943 年 1 月 13 日早晨 0500 时,陆战二师二团的部队正式发起进攻,在付出了 6 名士兵阵亡、61 名士兵受伤的代价下,于 3 小时内朝原先的防线向西推进了 800 码(731 米),不久之后,六团的部队立即顶替了二团向前推进,通过侧面迂回来协助正面突破的八团减轻负担。然而,八团的部队在穿越 80 高地、81 高地的东侧山脊,并朝山谷推进之时,遭到了日军多个据点的交叉火力压制,八团曾试图在第二天发动正面进攻,但仍然被日军的机枪按在家中。

15 日,陆战队迎来了两大福利:坦克和喷火器,M2A4 和 M3“斯图尔特”的功效对陆战队来说收效甚微,但对于第 25 步兵师第 35 步兵团二营来说,却是上帝的恩赐。相反地,第 35 步兵团二营用不惯的喷火器,却给陆战队带来了前进的动力。当天,在克鲁兹点西部的海滩地区和南方的奥斯登山区域,美军总共投入了 43 个 M1 喷火器。支援陆战队的是“美国师”下辖的化学武器小队(Chemical Warfare Service, CWS Section),领头的两人组成的小型火力小组,在当天顺利烧毁了 3 个日军碉堡,并帮助受困的陆战队员解围。

二战:瓜岛争夺战(八十五)西线反攻 01

一位士兵正在测试 M1 喷火器。在实验型号 E1R1 完成之后,M1 喷火器的正式型号开始于 1942 年 3 月投入生产,并于 1942 年 12 月率先投入瓜岛的战斗。然而,虽然 M1 在实验型号 E1R1 的基础上扩大了油料的储量,但它仍然具备让操作者过分暴露和因工艺问题,油料槽漏油的风险。但是,M1 喷火器在 1943 年下半年 M1A1 投入战场之前,对付一些干燥的碉堡和地道是非常有效的。

在这两大重要武器登场之后,陆战队和步兵的进攻效率获得了显著提高。截止到 1 月 18 日,美国海军陆战二师的部队已经成功地从克鲁兹点—66 高地连线地带,向前推进了 1365 米(1500 码)。六团走左翼,八团走右翼,两团协同进行清剿任务,共消灭了 643 名日军,俘虏两名士兵,缴获 41 个掷弹筒、57 挺轻机枪、14 挺重机枪和 3 门 75mm 野战炮。在二师获得有效战果之后,第 14 军可以说是完全获得了一月第二次大反攻所需要的战斗空间。

二、取消错误答案

二次反攻是由亚历山大·佩奇主动提出和指挥的,他要求岛上的美军部队在一月底直捣日军第 17 军的指挥部:科肯布纳村,歼灭所有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日军,并一路穿越坡哈河,实现自克鲁兹点起,战线向西拓展 8.2 公里(9000 码)的战术目标。为了准备这次大反攻,除了二师先期的预热之外,还需要尽快部署补给物资。

“陆战之路”(Marine Trail)将再次进行拓展,以穿过之前的 66 高地,继续向西南方向延伸,虽然陆战队和陆军在相关地区集结的效率颇高,但是补给的不足、吞吐量有限的道路以及地形丛林的阻隔力量还是拖慢了美军的进攻速度,其后果从一定意义上讲,给予了日军撤退的时间。

要消灭第 17 军在该岛上的全部有生力量,必须要切断其撤退的路线。从日美双方当时都有限的地图信息来看,日军要大规模地撤出科肯布纳村,只能走两条路:一条是从瓜达尔卡纳尔岛的北部海岸线的平坦地带,向西撤退,但一旦被美军得知,日军将完全暴露在美国海军舰炮支援的范围之内;另一条路,则是从科肯布纳村向西南方向穿越长达 32 公里(20 英里)的严密丛林和山区,从瓜岛西南方的博福特湾(Beaufort Bay)撤离。这条路异常隐秘,且一旦美军从后追击,日军可以利用当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优势,来拖延或是重创美军的追击部队。

幸好,在 1942 年 12 月之时,美军的巡逻队就发现了这条小路,并且侦察了博福特湾。可喜的是,博福特湾早在战前就已经有居民居住,而且是一位天主教神父:

埃莫里·科勒克(Emery de Klerk),这位自带传教任务的荷兰神父(又有一说是比利时神父)自 1935 年起就在所罗门地区传教。战争爆发后,纳粹军队挺进西欧之后,他与家人失去了联系,于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时,他就成为了抵抗轴心国的人员,变为了海岸观察员。当美军人员发现他时,他拒绝离开此地,而选择成为了美军的地形向导。

二战:瓜岛争夺战(八十五)西线反攻 01

埃莫里·科勒克神父(Father Emery de Klerk)罕见的照片,他左侧为美国海军陆战队中校戴尔·希里(Lt. Col. Dale M. Heely)两人站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海军学院的一颗鱼雷旁边,拍摄时间为 1953 年 10 月 21 日。天主教的传教任务规模不小,有大量欧洲、澳大利亚等地的神父遍布在各个岛屿上。

为了确保日军的撤退意图,佩奇派出了一小支部队前往博福斯湾切断日军的退路,掌握了主动权和绝对制空权的美军,同样利用当地的地形优势,来达到以一敌百的战果。这一小股部队将会在博福斯湾登陆,并穿越内陆的丛林山区,到达位于科肯布纳村西南方的伏莱村(Vurai Village)进行阻击。这支部队隶属于美国陆军第 147 步兵团(147th Infantry Regiment)的一个分支(并不是参与奥斯登山作战的队伍),指挥官为查尔斯·比奇上尉(Capt. Charles E. Beach)。该步兵团支队包含完整的 I 连、M 连的一个排、反坦克连的一个排以及少量的支援部队、医疗部队和通讯部队。

1943 年 1 月 7 日,阻击部队搭乘两艘

坦克登陆舰(LCT Mark 5)科肯村(Kukum)的海岸出发,于夜间秘密行动,绕过瓜岛北部的埃斯佩兰斯海角,并在两天后的 1 月 9 日下午 1315 时到达博福特湾。I 连的一个排和反坦克连的一个排建立了滩头阵地,并开始向内陆推进。

二战:瓜岛争夺战(八十五)西线反攻 01

LCT(5)-156 号坦克登陆舰,照片拍摄于 1942 年 10 月 10 日,加利福尼亚的马累岛(Mare Island)该艘坦克登陆舰服役于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期间,并活到了战争结束。该型(Mark 5)坦克登陆舰普遍装备美国海军、英国皇家海军和波兰海军,并在朝鲜战争中服役使用。坦克登陆舰在瓜岛期间的主要任务并不是运送坦克,而是运送步兵需要的大量补给物资,或者罕见地执行小股部队渗透行动的运输任务。

1 月 14 日,当第 27 步兵团、第 35 步兵团在奔腾小马山、海马山和奥斯登山打得如火如荼之时,这支部队就已经穿越严密的丛林地带到达了伏莱村。他们在建立了稳固的防线和观察哨后,并没能发现任何日军的踪迹,于是便移动至努埃哈河(Nueha River)上游且更北端的塔潘南加村(Tapananja Village)进行驻防,此处同样可以监视坡哈河的上游地带,但仍然没有发现日军的迹象。

阻击部队显然对战况不太满意,不仅干事要偷偷摸摸,没有日军可干,而且还要饱受粮食危机。由于阻击部队的粮食全靠当地土著运输,运输路线又是要通过严密的山林,所以士兵经常吃不饱。士兵们尝试将烤绿香蕉来作为主菜勉强度日,但那也非常熬人,士兵说它尝起来跟地狱一样(taste like hell)。比奇上尉面对如此艰难的状况,便向佩奇将军请求空运,但佩奇为了向日军隐藏自身的战略意图,拒绝了使用空中运输这样高效率却过分高调的补给方式。

二战:瓜岛争夺战(八十五)西线反攻 01

这应该是阻击部队吃到烤完的绿香蕉时的准确反应

唉~

但不管怎么说,派遣这样一支部队前去侦察与阻击,仍然是一种极为经济和低调的手段(只是饿饿肚子,不死人)。它以无伤亡的代价,确认了日军唯一的撤退线路。佩奇在阻击部队报告了日军没有任何迹象的情报后,于 1 月 16 日签署了战地作战命令第一号(Field Order No.1),准备开始大规模地反攻和截击。

二战:瓜岛争夺战(八十五)西线反攻 01

佩奇签署的战地作战命令第一号的部分内容,签署时间为 1 月 16 日,命令中要求部队应有序地朝克鲁兹点和奔腾小马山连线的西面战场进行推进。

三、混血杂交有前途

战地作战命令第一号命令有战力的美军部队朝克鲁兹点以西 2600 码(2.34 公里)和奔腾小马山以西 3000 码(2.73 公里)连线的位置进行突破。由于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美军部队种类繁多,且许多部队已经较为疲惫,整个师全部能进行战斗的数量为零,因此佩奇上将将陆军部队和海军陆战队进行混编,新的部队更名为 CAM(Composite Army-Marine)师,其步兵团的主力由海军陆战队二师师部及六团、陆军第 182 步兵团(三营除外)和陆军第 147 步兵团构成,炮兵则从陆战队二师和“美国师”中挑选组建。CAM 师将会和陆军第 25 步兵师进行协同进攻,不仅其左翼和第 25 步兵师右翼重合,还要照顾马坦尼考河和海岸的日军动向,并且在第 25 步兵师左侧迂回包抄之时,时刻吸引日军的火力。

此次行动不仅包含了麦卡锡的海军陆战队第二航空联队,美国海军的数艘驱逐舰也加入了舰炮火力支援的队伍,由隐藏在丛林中的海岸观察员充当炮兵的眼睛,第 164 步兵团、第 132 步兵团、陆战二师二团和八团返回伦加防御圈内部进行防御。

摆在两个步兵师面前的,和奥斯登山的日军相同,是隐藏在丛林和山谷中的大量日军碉堡,而且许多火力点全部隐藏在美军炮兵够不到的高地背坡上。首先应当解决的是由 87 高地、88 高地和 89 高地组成的山丘,这些山丘是埃斯佩兰斯海角至马坦尼考河之间的良好观察点,它们的战略地位和能俯瞰伦加防御圈的奥斯登山一样重要,如果不将这些山丘拿下,美军的部队调动将会完全被日军掌握。

为此,美军准备了 75mm、105mm 和 155mm 口径的大量火炮和炮弹,并准备在 1 月 20 日后的某天早上,向日军阵地倾泻。

二战:瓜岛争夺战(八十五)西线反攻 01

美军炮兵在 1943 年 1 月使用 155mm M1918 GPF 火炮对日军阵地进行火力支援。由于该型火炮不易移动,过于笨重,所以在瓜岛战役后期,美军渐渐使用 155mm M1A1 榴弹炮代替老旧的火炮

二战:瓜岛争夺战(八十五)西线反攻 01

美军炮兵使用更老旧的 155mm M1918(法国原名:Canon de 155 C modèle 1917 Schneider)在 1943 年 1 月对日军阵地进行火力打击。该型火炮脱胎于一战,早在 1918 年美军就已经在实战中使用,此时的美军动用所有可动用的火炮,为增强便携性(虽然并没什么用),拆除了不必要的炮盾。

1)Stanley Coleman Jersey 著,Hell's Islands: The Untold Story of Guadalcanal. Texas A&M University Press 2008 年出版, ISBN 1-58544-616-5

2)Gordon L. Rottman 著,Japanese Army in World War II: The South Pacific and New Guinea, 1942–43. Osprey 出版社 2005 年出版, ISBN 1-84176-870-7

3)Frank O. Hough,Verle E. Ludwig,Henry I. Shaw 合著,Pearl Harbor to Guadalcanal,History of U.S. Marine Corps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第一卷,IBIBLIO 网站

4)John L. Zimmerman 著,"The Guadalcanal Campaign",Marines in World War II Historical Monograph 1949 年出版

5)John Miller Jr. 著,Guadalcanal: The First Offensive,United States Army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1995 年收录,CMH Pub 5-3

6)Henry I. Shaw 著,First Offensive: The Marine Campaign For Guadalcanal,美国海军陆战队历史中心 1992 年出版

7)Samuel B. Griffith 著,The Battle for Guadalcana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63 年出版,ISBN 0-252-0689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