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书圣的归隐之路,王羲之究竟得罪了谁?

王羲之,字逸少,生于琅琊国临沂县,东晋琅琊王氏第二代代表人物。说起琅琊王氏,它有着中国第一家族的称号。在汉唐时期,琅琊王氏出了600多位历史名流,南北朝时期做到五品官员以上的有160余位。每当人们提到王羲之,第一反应都是他的书法成就,那篇千古名文《兰亭序》不仅在东晋的文坛上位置极其重要,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也享有美誉。但很多人并不了解其实王羲之在政治上也有着理想和才华。他当过护军将军、做过江州刺史,还东床坦腹与郗鉴家族联姻成为东床快婿。他一生中两次出仕,但最终在52岁时选择了归隐。宦海沉浮,王羲之为什么要归隐,他到底得罪了什么人?

一代书圣的归隐之路,王羲之究竟得罪了谁?

公元355年,王羲之在父母的坟前发誓从此辞官归田不再踏入官场,并激动的写下了《告誓文》来表示自己的愤慨。辞官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一位同样是王氏的后人,名叫王述。

王述,字怀祖,与王羲之同岁,不同的是他出身在太原王氏家族而并非琅琊王氏家族。太原王氏家族和琅琊王氏家族原本同出一支,但东晋后,琅琊王氏形成了“王马共天下”,太原王氏家族一下就被比下去了。

一代书圣的归隐之路,王羲之究竟得罪了谁?

王述此人有三个特点:贪财、脾气不好、有心计。他可以称得上是历史上因搜刮财物被检举罪行最多的人了,一共被检举了1300多条。有一次王述为吃一个鸡蛋,吃得是惊心动魄。《世说新语》上曾记载王述先用筷子想弄破鸡蛋,结果因为鸡蛋没破,王述就将鸡蛋仍在地上,鸡蛋还是不破,于是一气之下王述把鸡蛋捡起来咬了一大口给吐了。一个叫谢奕的曾经大骂王述,王述自知自己还没有实力对付谢奕,于是一声没吭,弄得对方自讨没趣躲开了,忍气吞声并不代表他没有城府。

一代书圣的归隐之路,王羲之究竟得罪了谁?

王羲之一向看不起王述,理由是王羲之出身于高、受过良好的教育,名声一直在王述之上,而王述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两人不是一路子人。《晋书》上表明,王羲之和王述的恩怨主要责任还是在王羲之。公元351年,王述的母亲去世,王羲之代替王述成为了会稽内使。问题就出在吊唁上。《世说新语》上说:“王羲之屡言吊唁,连日不果。”意思是王羲之多次表示要去吊唁,但一次也没去过。最后终于去了还搞了一场无聊的把戏。听说王羲之终于上门了,王述准备好了哭丧,结果王羲之还没走到灵前扭头又回去了,简直是在耍人。王述自觉收到了极大的羞辱。王羲之没事找茬,结果二人结下了梁子。王述也发誓要找机会整整王羲之。

一代书圣的归隐之路,王羲之究竟得罪了谁?

王羲之万万没想到,守丧期满后,被自己一直看不起的王述竟然当上了扬州刺史,变成了自己的上司。除去私人恩怨,从政局上来讲,朝廷让王述成为刺史是为了和当时的荆州刺史桓温抗衡。王羲之的态度一向不明朗,而历史也证明王述一直站在朝廷这边对抗桓温。处于弱势的王羲之不但要应对王述不断地打击报复,还要受到周围人的嘲笑成天看别人脸色。王述当上刺史后从来没光顾过王羲之的会稽,在工作上对王羲之是吹毛求疵、鸡蛋里捡骨头。王羲之最终决定辞官归田。

一代书圣的归隐之路,王羲之究竟得罪了谁?

不过隐居后的王羲之生活还算如意,他隐居的地点大概在杭州、宁波一带,那里风景宜人,是纵情山水的好地方,用王羲之自己的话讲是“从山阴到上行,如在镜中游。”离开了官场。他好像重获自由。

除了游览山水,王羲之经营起了自己的田庄,他买了很多田舍,并在此享受天伦之乐,平时种种果树、与亲朋好友饮酒谈心。

进入老年后,王羲之也迷上了服食长生之药。《晋书》里记载:“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但服食药散的结果是让他身体每况愈下,58岁这年王羲之与世长辞。

一代书圣的归隐之路,王羲之究竟得罪了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