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監督的本事從哪來


紀檢監督工作是一個單位的淨化器,是保證單位內部風清氣正的前提。做好紀檢監督工作,是紀檢幹部義不容辭的責任。在新形勢下,隨著紀檢工作要求越來越嚴,為紀檢幹部履行監督職能也提出了新的挑戰。

從現實情況看,紀檢幹部在履行監督責任上,有時還不夠大膽,工作監督抓得還不夠深入。有的由於缺乏紀檢監督方面的專業知識,做監督工作並不得心應手,適應崗位的能力素質需要得到進一步提高。

如何增強紀檢人員自身的本領,是擺在每個紀檢人員面前的現實課題。


紀檢監督的本事從哪來

好好監督

一、勤奮學習是成事之基

選擇學習就是選擇進步,放棄學習就是放棄明天。

學習就要堅持問題導向,結合單位和自身實際,領悟學海無涯、書囊無底的真諦,要有一種深深的知識恐慌感。

知識儲備和理論素養不夠,在理論和業務知識的學習上存在不經常、不深入、不繫統、不全面的問題,仍然是困擾紀檢幹部的實際問題。

學習中,要充分發揚"上山問樵,入水問漁"的求知精神,把學習當作一種責任、一種人生境界、一種終身追求。

加快形成與崗位相匹配的文化素質、理論功底、領導能力,把學習作為立身之本、成事之要,彌補知識弱項、能力短板、經驗盲區,自覺向書本學、向實踐學,向身邊的同志學,緊跟紀檢監察工作的新形勢、新要求,堅持"缺什麼補什麼""需要什麼學什麼",及時"充電""加油",持之以恆、全面系統地學習理論和業務知識,堅持紀法兼學並用。

特別是面對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的新要求,不斷培育專業精神、提升專業素養、增強專業能力,掌握"看家本領",練出好把式、真功夫,更好地適應和跟上時代的變化、實踐的發展、群眾的期待,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和紀檢監察業務能力。


紀檢監督的本事從哪來

學習和實踐

二、學思踐悟是篤行之要

三千年讀史學習有歸期,九萬里悟道踐行無窮期。

讀書學習,貴在思考。只有注重思考、善於思考、勤于思考,帶著信仰學、帶著忠誠學、帶著感情學、帶著使命學,堅持學習理論與指導實踐相結合,堅持改造主觀世界與改造客觀世界相結合,才能做到運用自如,才能有效提升思想水平和工作水平。

作為紀檢監察干部,要著眼於反腐鬥爭取得壓倒性勝利的工作大局,著眼於紀檢監察機關的職能,著眼於紀檢監察機關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實行監督全覆蓋,立足於監督的工作實際,對一些重要理論觀點和業務知識,深入理解、勤于思考、善於總結。

在聯繫實際工作的基礎上,充分消化吸收,既要從中汲取真理的力量,也要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準確理解、深刻領會其精髓要義,更要從完成反腐鬥爭工作任務中總結經驗做法,主動消除知識恐慌,有效破解紀法貫通、法法銜接難題,真正把所學的理論知識,用於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上,做到學思踐悟、學以致用,知行合一。


紀檢監督的本事從哪來

責任

三、強化監督是應盡之責

紀檢監督的目的在於營造風清氣正的幹事創業環境,在於監督教育幹部。要發揚好"勤勞、嚴謹、求實、創新"的良好學風,在學中幹,在幹中學,將所見、所學、所思、所悟融入到日常監督執紀工作中去,以擔當奮進的精神狀態,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紮實做好監督各項工作。

做好監督工作,需要有較真碰硬的勇氣擔當。要以永遠在路上的韌勁和執著,把監督工作持續抓下去、抓出高質量,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英雄氣概和"狹路相逢勇者勝"的鬥爭精神,把監督時刻放在心上,把責任牢牢扛在肩上,敢於動真碰硬,嚴格廉潔自律,讓監督利劍永不蒙塵。

做好監督工作,需要正確處理好監督與被監督的關係。要樹立"一家人""一家親""一家事"的理念,緊緊圍繞被監督單位的中心工作開展監督,做到被監督單位的重點工作落實到哪裡,監督的觸角就延伸到哪裡。

做好監督工作,需要精準運用監督形式。要注重用好監督執紀的"四種形態",特別是第一種形態,在抓早、抓小、抓苗頭、抓防範上下功夫,"小病早治""個病專治""未病先防"。


紀檢監督的本事從哪來

讓他臉紅

要把"紅臉出汗、咬耳扯袖"作為常態,在嚴格監督中加強警示教育,在日常監督中體現真關心、真愛護,努力營造風清氣正、乾淨幹事的良好生態。

做好監督工作,需要從嚴要求。要準確理解監督的實質要義,嚴格區分失誤與失職、敢為與亂為、負責與懈怠、秉公與徇私的界限,真正為敢於擔當的幹部擔當,為敢於負責的幹部負責。

要找準監督的切入點,注重正面激勵、重在教育引導,注重日常監管、重在提醒保護,不僅要當好監督員、更要扮演好"護航員"。

做好監督工作,需要發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打鐵還需自身硬""手電筒既照別人更要照自己"。

紀檢監察干部必須勤於學習,善於思考,敢於"亮劍",需要在監督實踐中見世面、長見識,學本領、長才幹;

就需要在嚴格自律中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做示範、立標杆;

就需要自覺地將工作置於管理監督之中,做到對自己和對被監督單位全體幹部職工的真正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