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不就是為了找客戶嘛!幹嘛那麼麻煩

對於小企業來說,營銷是一個大難題,他們不知道那些花裡胡哨的營銷到底怎麼做?什麼方案、什麼渠道、什麼邏輯,等等,其實對於小企業來說,營銷只幹兩件事就好:吸引客戶,併成交。

現實中,小企業的問題也就真的是兩個:

第一,沒客戶來

第二,客戶來了不成交

一元老師在《裂變系統》可中說:

誰在客戶心中位置最高客戶想把錢給誰

誰離客戶最近誰有機會收到客戶的錢

誰能持續滿足客戶的價值誰能持續收到客戶的錢。

那麼如何解決客戶來源和成交問題呢?

一、沒客戶來

只要一問,企業主肯定會說:“我們什麼都挺好的,但是就是客戶少”。其實並不是一定是這樣的。

人成功的時候喜歡主動找內部的原因,人失敗的時候喜歡主動找外部的原因。你可以思考一下,自己過去的經歷,自己的想法是不是這樣的。

內部原因:

第一,產品的價值是否能讓客戶明確感知?

第二,沒有明確客戶是誰?

第一,產品的價值是否能讓客戶明確感知?

產品的價值能否被客戶明確感知?能否用一句話說出你產品產品的核心價值?很明顯,沒有。

現在市面上有這麼多產品,你是否梳理了你產品的核心賣點?並且讓客戶感知這個價值很重要?

那麼我們該如何讓客戶明確地感知到產品的賣點?

基本上圍繞兩個維度去思考,值得做和容易做。

第一,值得做

1.同樣的成本,更高的體驗(好賣)

2.更低的成本,更高的體驗(好賣)

3.更高的成本,更高的體驗(沒那麼簡單)

第三種的價值更難讓客戶感知,但是現在市場上遇到困境的產品一般都是第三種,所以對於這種產品的價值梳理更加重要。

“青春只有一次,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坑爹的景點——XX畢業定製自由行”

企業想營銷簡單化?只需設計5個營銷系統

“南孚電池一節更比六節強”


第二,容易做

消費者為什麼更傾向於選擇品牌?除了品牌本身帶來的形象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降低客戶的選擇成本。客戶在一個陌生的貨架當中,一般都會選擇自己看過或者聽過的產品,這其實就是降低選擇成本的表現。

有一些非常非常複雜的產品,如果你將其簡單化,客戶會非常樂意選擇你。

如:

“白天吃白片不瞌睡,晚上吃黑片睡得香”


第二,沒有明確客戶是誰?

這其實也是很多企業存在的內部問題,很多人沒有進行明確的客戶分析,這會帶來很多問題。

第一,不知道在哪找客戶

第二,浪費營銷費用

如何明確我們的目標客戶?

如:美白睡眠面膜

第一層目標客戶:女性

第二層目標客戶:20歲——40歲女性

第三層目標客戶:20歲——40歲中高收入女性

第四層目標客戶:20歲——40歲中高收入女性

第五層目標客戶:20歲——40歲中高收入,注重女性美白女性

第六層目標客戶:20歲——40歲中高收入,注重美白但工作繁忙的女性

第七層目標客戶:20歲——40歲中高收入,注重美白,工作繁忙,經常出現在XX場所的女性

...

所以越後面越具體,我們的有限營銷費用也能發揮最大化

如:

A.每一個女性都派傳單

B.在目標客戶聚集的網絡社區或者圈子,設計“誘餌”

雖然b的成本更高,但是轉化率也很明顯,對吧。

外部原因:

第一,沒有將信息傳遞到目標客戶的耳朵裡

第二,客戶來了成交不了

第一,沒有將信息傳遞到目標客戶的耳朵裡

當我們的產品賣點梳理得差不多了,目標客戶可能也清楚了,但是客戶還是少,最大的可呢個就是我們將產品信息傳遞到有限的客戶耳中,所以才會導致客戶少。

所以,是不是因為推廣方式比較少帶來的沒客戶,企業主客戶好好思考一下。如果是這個問題,就是最好的問題,畢竟用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

二、客戶來了成交不了

① 銷售流程

② 銷售技巧

③ 成交主張

銷售流程

一個客戶進門(諮詢)再到成交應該是有一個套路的,如:醫院,先掛號——排隊——診斷——溝通——出方子——買單,這一個過程非常流暢。不只是因為是醫院特殊情況,更多的是診斷和溝通的過程。如果你有診斷過程,客戶的能量會特別得低,更容易成交,如填表,檢查,提問,測試,這些都是診斷的過程。

銷售技巧

核心不在意花言巧語,在於是否抓住客戶的主要需求。

發現需求——再次確定需求——解決疑問——成交

成交主張

1.是否有第三方保證

2.是否有零風險承諾

所以,無論目前的成交結果如何,小企業都應該梳理出一個成交流程,不斷去改進、優化,直到有一個更高的成交率。

開發客戶、成交客戶是一個長期且耗力的事,但是為了企業的盈利,還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將眼前的事做好,為長遠的盈利做打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