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菜有肉……小區封閉後,看這些地方如何“花式買菜”

疫情當前,何以為戰,我們最有力的武器,就是彼此。

隔絕了疫情,不隔絕愛。

在實施住宅小區封閉管理後,一個個守望相助的暖心故事,在城市的各個角落上演。

“帶貨”達人開私家車,幫村民採購

吳濤是金水辦事處新溝大隊黨支部書記。“現在村裡封閉管理了,村民們儘量不外出,但是生活需求停不了。”吳濤說。

每天早上,他會將村民前一天發給他的物品清單採購一次。上午,在大隊裡排查時還會問一遍,利用中午的時間再去採購。

“採購車”是吳濤的私家車,有時東西多了裝不下,要分兩次跑。

有菜有肉……小區封閉後,看這些地方如何“花式買菜”

11日,一位村民由於缺鉀頭暈,需要吃香蕉補充鉀。吳濤跑遍十多個水果攤點才找到,一口氣把水果攤上的香蕉全買了下來。

小區建起臨時菜市場,為老人設置專屬通道

16日下午4時15分,67歲的漢陽區建橋街歸元社區居民劉奶奶,在自己小區的東門廣場,買了一袋蔬菜,拎回了家。

當天下午,歸元社區復地翠微新城的近百名居民,在小區裡買到了青菜。這是自2月2日以來,該小區居民們聯合物業公司和附近餐館,辦起的第8次臨時小菜場。

有菜有肉……小區封閉後,看這些地方如何“花式買菜”

考慮到居住的老年人較多,臨時菜場還特意設置了一條65歲以上老人專屬通道。“居民們依次購買,會稍微費些時間,我們希望儘量減少老人的等候時間”。

社區團購送貨上門,“一站式”服務居民

藝苑社區是一個老舊社區。防控管理升級後,社區物業建起一個買菜微信群,收集居民需求,尋找供貨渠道,統一購買統一送貨到社區門口,再通知居民錯峰領取。

有菜有肉……小區封閉後,看這些地方如何“花式買菜”

針對不會使用網絡的老年人,物業主動電話收集老人需求,並聯系供貨商,每隔三四天集中送貨上門。物業還與轄區附近超市和水果店取得聯繫,為居民提供送貨服務。

在江漢區新華街單洞社區,志願者陳斯則和社區副書記呂怡聯合創建了社區“菜幫幫”團購群。

有菜有肉……小區封閉後,看這些地方如何“花式買菜”

每次團購,陳斯先將菜品套餐發到群裡,居民自選下單後統計好給商家,商家送貨到社區,再通知居民到指定地點領取。

家住東湖睿園小區的王瑋琪,自從當上了社區在長江嚴選上組織團購的“團長”以後,就被丈夫“奚落”起來:“24小時對著電腦,比上班還忙。”

王瑋琪負責幫大家在長江嚴選平臺下單,貨到小區門口後,王瑋琪和其他兩位業主志願者提前把菜品分類。

有菜有肉……小區封閉後,看這些地方如何“花式買菜”

“等我們準備工作做好,再通過微信群5人一組叫號”。業主們手握門牌號,通過門牌號認領物資。

“專屬快遞員” ,跑4家藥店為老人買藥

單洞社區是老舊社區。疫情發生後,社區定期派專人為獨居老人送菜上門,保障基本生活,年過九旬的李爺爺就是其中一位。

2月3日,網格員王守芬在給李爺爺送菜時,聽到了他的新困擾:最近心絞痛、食慾差,希望社區幫忙買藥。

王守芬拿上李爺爺的空藥盒,跑遍了小區附近的3家藥店,都沒有這種藥。想起對面小區還有一家藥店,她立即趕去,終於在貨架上找到了需要的藥品。

有菜有肉……小區封閉後,看這些地方如何“花式買菜”

此後,王守芬就成了李爺爺的“專屬快遞員”,隔三差五送菜送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