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入市 小產權轉正 將成為壓倒城市房地產的最後一根稻草


1998年7月3日,是中國住房制度改革的一個分水嶺。從這一刻起,福利分房成為歷史,停止住房實物分配,逐步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讓房地產真正走入了市場化。

宅基地入市 小產權轉正 將成為壓倒城市房地產的最後一根稻草

經過20多年的發展,目前國內的房子過剩嚴重,空置率很高。現在接近人均住房面積40平方米。早幾年前在很多人的心中,買房是一件穩賺不賠的事情,而事實也是如此,房子不僅跑贏了通貨膨脹,更是能夠完勝GDP的增長,很多人也藉此賺的盆滿缽滿。

宅基地入市 小產權轉正 將成為壓倒城市房地產的最後一根稻草

樓市暴漲,導致大多人都不願意做實體,投實業的人都後悔了。認認真真創業,搞新技術推廣,做創造發明的開始總結自己,辛辛苦苦幾十年,不如去買兩套房子。所以,房地產的暴漲,不僅僅是錢的問題,還會帶動一種不好的社會環境。

宅基地入市 小產權轉正 將成為壓倒城市房地產的最後一根稻草

中美貿易戰,美國對華為的連番出手,可以說給所有中國人再一次敲響了警鐘。只有製造業,高科技產業才有未來。

這次冠狀病毒全世界大流行,超密集的城市發展模式下密集的人群,繁忙的公共交通,為新型冠狀病毒傳播創造了完美的條件。

宅基地入市 小產權轉正 將成為壓倒城市房地產的最後一根稻草

大量的病例和死亡數都集中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中心地帶,尤其是武漢、米蘭、西雅圖、馬德里和紐約市。這場危機讓世界重新思考固有的觀念,也就是城市是人口越密集越好嗎?

宅基地入市 小產權轉正 將成為壓倒城市房地產的最後一根稻草

美國統計局的數據77%的美國居民住在別墅,他們家家戶戶住別墅、花園、綠地、車庫。中國現狀是大部分都住在密集的公寓內,主要是過去國內房地產開發一直沒有放開農村土地市場。

宅基地入市 小產權轉正 將成為壓倒城市房地產的最後一根稻草

國家發改委4月9日消息,近日,國家發改委印發《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提出,全面推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直接入市。出臺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指導意見。允許農民集體妥善處理產權和補償關係後,依法收回農民自願退出的閒置宅基地、廢棄的集體公益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按照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經營性用途入市。啟動新一輪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

宅基地入市 小產權轉正 將成為壓倒城市房地產的最後一根稻草

建立健全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加快修改完善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完善相關配套制度,制定出臺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指導意見。全面推開農村土地徵收制度改革,擴大國有土地有償使用範圍。建立公平合理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製度。建立公共利益徵地的相關制度規定。

宅基地入市 小產權轉正 將成為壓倒城市房地產的最後一根稻草

深化產業用地市場化配置改革。健全長期租賃、先租後讓、彈性年期供應、作價出資(入股)等工業用地市場供應體系。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要求前提下,調整完善產業用地政策,創新使用方式,推動不同產業用地類型合理轉換,探索增加混合產業用地供給。

宅基地入市 小產權轉正 將成為壓倒城市房地產的最後一根稻草

鼓勵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充分運用市場機制盤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研究完善促進盤活存量建設用地的稅費制度。以多種方式推進國有企業存量用地盤活利用。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深入推進建設用地整理,完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為鄉村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

宅基地入市 小產權轉正 將成為壓倒城市房地產的最後一根稻草

完善土地管理體制。完善土地利用計劃管理,實施年度建設用地總量調控制度,增強土地管理靈活性,推動土地計劃指標更加合理化,城鄉建設用地指標使用應更多由省級政府負責。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農村房地一體不動產登記基本完成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城鄉建設用地供應三年滾動計劃。探索建立全國性的建設用地、補充耕地指標跨區域交易機制。加強土地供應利用統計監測。實施城鄉土地統一調查、統一規劃、統一整治、統一登記。推動制定不動產登記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