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保险鼓励干部创业被疑变相裁员 回应称非强制措施

据悉,4月20日,华夏人寿保险下发《关于鼓励管理干部停薪留职自行创业的通知》。通知称,受疫情影响,因2020年经营利润压力增大,华夏人寿保险为优化干部结构,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鼓励B类以上管理干部(特别是45岁)以上的,可选择停薪留职进行创业,期限不超过三年。有业内人士质疑,以上举措或为变相裁员。

根据华夏人寿保险的通知,停薪留职后,根据职务年限,公司支持三到六个月标准工资,作为自行创业基金和期间生活保障。停薪留职期间,社保由公司代缴,不再享受公司其他福利项目。基础标准为三个月标准工资,任B类及以上职务每满两年增加一个月工资,最多不超过六个月,原则上逐月发放,特殊情况经特批可一次性发放。

据新京报报道,4月21日,华夏人寿保险方面证实,确实发了上述通知。同时表示,发布这一通知有三大原因:

一是尊重部分同仁自主创业的决定,疫情期间,大家都有很多思考,有人认为当前是最恐慌其实也是最有机会的时刻,提出公司给予停薪留职政策出去创业,经研究,公司给予政策通道,并给予一定经济支持。

其次,由于公司这些年经营发展的经验价值,大量干部面临高薪高职挖角,有人“朝秦暮楚”客观存在,最终损失的还在公司,不如站在员工角度上支持他们成长进步,如果事业不顺可以倦鸟归巢。

此外,“近年来公司施行市场化改革,化小经营单元,成本自担、自主经营,总部各部门、分公司内部各单位的薪酬总量都是固变分离计算提取。在此形势下,各单位也希望有适合的政策来疏导部分成本压力。”华夏人寿保险方面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9年1月份,华夏人寿即下发了《关于减编减员控制薪酬的通知》。通知就总公司和分公司的减编减员控制薪酬作出如下通知:

一是总公司编制核减21个。核减后,以部门为单位,在2月底之前减员5%,基数为部门现有人数。核算减员人数不足1人的部门,至少应减员1人,如不减员,则公司直接核减部门薪资成本总量的5%。确实无法完成减员任务的部门,每少减员1人,部门薪资成本总量核减5%。

二是总公司上半年内,将撤销部分公司宽度和深度不足的职能部门和功能处。下半年将择机另行减员5%。

三十分公司2019年度后后线人力成本总量在下达标准内核减5%,年度结余部分的50%留存分公司自主使用。

四是分公司须在2月底前减员5%,基数为现有后线人员数量;减员不达标的,再核减人力成本总量的10%。下半年减员安排另行安排。

而对于此次鼓励干部停薪留职创业,华夏人寿保险在文件中称,受疫情影响,2020年公司经营利润压力增加,成本管控难度加大。

中华网财经梳理财报数据发现,华夏人寿保险2019年保险业务收入达到1827.95亿元,相比2018年的1582.75亿增长15.49%,不过,华夏人寿保险2019年净利润7.15亿元,较2018年的31亿元净利润下滑近77%。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净现金流方面,华夏人寿保险2019年一季度到四季度净现金流数值依次为-52.2亿元、-50.96亿元、28.15亿元、-26.84亿元,即华夏人寿保险2019年整年净现金流为-101.85亿元。

有业内人士质疑称,此次鼓励干部停薪留职创业或为变相裁员。对此,华夏人寿保险回复财联社时表示:“符合要求的管理干部可以自行选择是否停薪留职,非强制措施。‘选择停薪留职自行创业,期限不超过三年’是指创业员工三年内若创业失败,仍可回公司就职。目前,公司已经有个别员工提出了停薪留职自主创业的需求。”

(中华网财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