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聪明的方皇后

明朝的嘉靖皇帝早年还有些作为,步入中年以后,为了能炼制神丹妙药来延年益寿,听信一些江湖术士的胡诌,命令宫女们每月定时不吃不喝献血呀,清晨采集新鲜露珠呀……种种奇葩行为让宫女们不堪其苦不说,皇帝本人的荒淫无度残暴无情更是让宫女们感觉朝不保夕。几年之中,因为细微小事被打死、吓死的宫女竟有上百人之多。

有个叫杨金英的宫女,是嘉靖宠妃曹端妃宫中的,因为嘉靖常来此宫,她遭受呵斥、打骂那是家常便饭,她觉得长此以往,大多姐妹都会被折磨而死,与其这样死去,还不如拼死一搏。于是,她联合了十几个对嘉靖恨之入骨的宫女,准备瞅准机会置嘉靖于死地。

机会很会就到来了。嘉靖二十一年的秋夜,他正在曹端妃床上睡着呢,杨金英带着那十几个宫女,拿着一条长绳,勒住了嘉靖的脖子,然而,因为慌乱,也因为嘉靖命不该绝,她们竟打了个死结,结果只把嘉靖勒昏了,而没能把他勒死。其中一个小宫女看嘉靖就是死不了,心下害怕了,她觉得皇帝是真龙天子,凡人害不了天子,于是她就偷偷跑到皇后宫中,告发了此事。


自作聪明的方皇后


方皇后闻听此事,大惊失色,连忙带着侍卫赶到曹端妃宫中,救下了嘉靖皇帝。皇帝还在昏迷之中,皇后就下了命令,立即处死了杨金英等十六个企图弑君的宫女,连那个告发的宫女也没逃过此劫。因为此事发生在曹端妃宫中,而曹端妃的得宠让方皇后一直非常不快,方皇后觉得不趁此时杀了曹端妃,更待何时呢?而且方皇后想起来,曹端妃向来与王宁嫔交好,而王宁嫔也是个“狐媚惑主”的女人,不如把她们一锅端了!于是在方皇后一念之间,曹、王二妃便被诬以“勾结宫女谋害圣上”的罪名,与那些宫女们一同被处死了。

三天后,当嘉靖从昏迷中苏醒,方皇后向他述说了事情的经过和处置情况。嘉靖并不昏庸,他逼视着方皇后,心里想的是:“那十六个宫女自然是死有余辜,但曹、王二妃肯定是冤枉的。皇后竟然如此心狠手辣!天理难容!”尽管心中怒火冲天,但人死不能复生,与皇后争辩也无用,再说皇后好歹还是他的救命恩人,他不愿也不想再深究此事。

方皇后看皇帝没有多说,心里也安定下来,处死曹、王二妃,她心里多少是有点害怕的,但她也拿捏住皇帝会念着她的救命之恩,即使明白她俩含冤而死,也不会对她怎样的。果然如此。方皇后不由沾沾自喜,以为这事儿可以就此过去了。

宫中少了那两个妃子,日子清静了许多。皇帝时常来皇后宫中闲谈和歇夜,他没再提起过那二妃,看来感情也是淡薄的很。方皇后暗暗庆幸自己在关键时刻果断出手,把她俩送到了阴司。真是太聪明啦!


自作聪明的方皇后


五年之后的嘉靖二十六年,一个初冬的夜晚,在西苑华丽的寝宫中,方皇后已经安歇,而嘉靖在外间的道场修道。突然,他听到一阵“噼哩啪啦”的燃烧声,随后看到寝宫失火了。很快地,火借风势,大火封住了宫门,闻讯赶来的宫女太监,不顾生命危险,合力将嘉靖救了出去。

嘉靖很狼狈,道袍被火烧了一半,道士帽都丢了,但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他,竟然还向大火中的寝宫施礼。宫人们好是奇怪。

突然间,一个宫女如梦初醒,她惊恐地叫道:“皇后,快!皇后还在宫里!快!快去救皇后!”刚才大家只顾救护皇帝,竟忘了沉睡中的皇后。

太监们都不敢怠慢,就要往火里冲。

嘉靖止住了他们,他说:“赶紧到各处喊人来救火,难道你们要眼看着大火烧进宫城里边去吗?”

大家面面相觑,比救火更十万火急的是皇后此时身在火海啊?皇上的意思是不用救皇后了?

火光映着嘉靖略显苍白的脸色,那脸上有着一种触目惊心的残忍。他一直认为屈死的曹、王二妃的冤魂已变成厉鬼,这场大火,就是为了向方皇后索命而烧起来的,他怎么能阻止她们报仇呢?皇后虽然救过他,但她却借机杀了曹、王二妃,使得他这五年来食不知味寝不能安,在他对皇后无可奈何的感激之中,有着最深的敌意和愤怒。


自作聪明的方皇后


方皇后死在了这场大火之中,她本不会死,但自从她手上沾了无辜的曹、王二妃的血之后,她不知道,她的存在,是嘉靖心中的一根刺,他一直在想,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拔掉这根刺,为他心爱的两个妃子报仇,当他终于如愿以偿时,他脸上没有悲伤,反而是偿还重债之后的如释重负。刚才他之所以会向燃着大火的宫室施礼,是在感激上天,惩处皇后,让曹、王二妃的亡灵得以安息。

方皇后的葬礼非常隆重,因为她毕竟救过皇帝,而且她以她的死,偿还了她对曹、王二妃所犯的罪,而本可以救她却任她死在火海中的皇帝,心里多少还是有一些不安的,隆重的丧仪可以弥补掉皇帝心中的不安,也可以掩盖他的残忍。

如果时光能倒流,方皇后能再回到嘉靖二十一年的那个秋夜,她会不会再去救皇帝?会不会再自作聪明地杀了那二妃?或许,还不如帮着杨金英等人,一起把嘉靖杀了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